第633章烧尾宴 - 贞观长安小坊正 - 罪孽9999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633章烧尾宴

二月放榜,有人痴,有人狂。

范铮从来没想到,雍州居然还有人中举了。

最后一次的秀才科就别指望了,难度高着呢,你就是让骆宾王上都不一定能过。

明经、进士是别指望了,倒是明法意外地中了一人。

好吧,倒也说得过去,毕竟雍州法曹的案例本就多得是。

有诸多的案例可循,法曹几年出一个明法,似乎也不是多希奇的事。

相较只读书的呆子,有一定实操经验的法曹流外官显然更具优势。

当然,仅限于在法曹时间不是太长的新人,老人或许借书催眠、或许屈服于生存,没有心气再去挣扎了。

岁月,能够将青年的豪情壮志,抹杀成中年的唯唯诺诺、老年的碌碌无为。

经籍于明法中占的比例并不高,主要内容是律、令、格、式、法例,其中又以律、令为主。

明算就不要指望了,本身州学也不是专业研究算学之地,弃。

唯有明法居然无一中举,让范铮颇为不悦,叫来经学博士训斥了两句。

读书不成,懂律法也是好的,总不至于写两笔字也跟范某似的拿不出手吧?

书学一道主攻《石经》、《说文解字》、晋朝吕枕的《字林》字帖而已啊!

石经并不是一部书籍,而是泛指石碑上的儒、道、释经文。

但在明书所指,则是曹魏正始二年在洛阳开刻,用古文、隶书、篆书等三种文字刻成的《三体石经》,遗址在洛阳宫偃师县。

三体石经刻有《尚书》、《春秋》、《左传》,于洛阳运往邺城时,水路出现意外,半数落入黄河。

到魏征收集三体石经时,早已十不存一。

三体石经刻本笔法与结构规正,故为初学者取作范本。

当然,对于范铮这种书法天负者,三体石经也救不了。

倒不怪范铮苛求,州学、县学本就是培养刀笔吏之所,连书法都没有一个冒头的,说不过去嘛!

经学博士唯唯诺诺,再无半分骄傲。

其他的借口都能找,唯独明书一科颗粒无收,有些损颜面了。

别说什么国子监书学,又不是在书学之外就练不好字了!

书法是唯一不看家世、不讲师承、不论学校,就有成功希望的路途。

故而,谁也不能说范铮苛责。

“下官懈怠了。即日起,经学生日加书贴一张,若明春明书科再无成就,下官辞官耕田!”

经学博士也是要脸的,当即给出了承诺。

要经学生考上明经科、进士科不太现实,难道明书科还不能觊觎一二?

这是瞧不起谁呢?

经学生不知道,他们的悲惨生活要开始了。

书法,只要没练死,就往死里练。

每天上交的书法手稿,稍有敷衍,迎来的就是经学博士戒尺的爱抚,且省了买蒸饼的钱——手掌都打得像蒸饼。

甚至,经学博士还想了个歪招,所有经学生皆于小臂绑沙袋负重,不至休憩不得解开。

有点狠,经学内哀鸿遍野,但对于手臂沉稳很有帮助,悬腕、悬肘而书,竟有了些许起色。

法曹中,唯一考中了明法那位,蹦跶着入二堂,满面喜气地给范铮呈上请柬。

“咋,红成你这是要摆烧尾宴了?”

范铮面带温和的笑容。

不说红成此次顺利摆脱流外官身、光明正大地进入流内,就是他不愿屈居流外官、努力参考的精神,范铮也是欣赏的。    说到这里,范铮就显得有些双标,对登第与落第的人说法截然不同。

呵呵,别奇怪,多数人其实也这样。

红成真的姓红,一个较为少见的姓,是芈(mi)姓首批衍生的荆楚十八姓氏之一。

于荆楚十八姓氏后,芈姓衍生单姓一百四十三、复姓一百一十二。

咳咳,没印象的话,楚国投汨罗江的大夫屈原知道吧?

芈姓、屈氏。

烧尾宴并不是起于韦巨源,封演的《封氏闻见记》就记载有太宗问朱子奢烧尾事,可见此前就有这说法。

《清异录》记载韦巨源烧尾宴成为权威,是因为它是唯一记录此奢华食谱的资料,计有五十八道美食。

仅生进二十四气馄饨这一道,就是二十四种不同的馅料。

“生进”二字,当然不是让人生食,指的是及第、升迁。

小天酥,为鹿、鸡糁拌。

光明虾炙,生虾(现炙烤)。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