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东宫之议
第625章东宫之议
雍州二堂。
范铮巴掌拍得案板咣咣响,指着束苍的鼻子足足骂了一刻钟。
“就知道莽!知不知道,血涌上头的时候,庄户管你是不是官,抡家伙就打!”
还不是危言耸听,打到上头的时候,就是对面站着亲阿耶也止不住势头。
真打了,就算你过后对庄户加以惩治,也只是亡羊补牢。
对李巢敢抗命、对群架敢插手,生死无惧的束苍,乖乖垂手,聆听着范铮的训斥。
这一位不仅是上官,更是自己的授业恩师,别说只是骂两句、来个吐沫淋浴,就是踹上几脚也得生受着。
看着性情刚直的束苍被喷,还频频赔笑点头,骆宾王心里升起一种异样的感觉。
好像当年,阿耶在世时,也这么喷过胡闹的自己啊!
骆宾王知道,虽说自己行事端正,可心底总有那么一点阴翳,却无师长可以当头棒喝。
莫名其妙地,骆宾王心头酸溜溜的。
待范铮骂得差不多了,王福畤才饮尽茶汤,笑眯眯地打圆场:“别驾也莫太苛责,司户府也是心系黎庶,才贸然插手。”
范铮可以臭骂束苍,却不能对王福畤无礼,师出无名。
“参军不知道,玉不琢,不成器;徒不训,不子弟。”
范铮的歪理邪说一套一套的。
王福畤晕了:“这个‘子弟’啥意思?”
范铮才想起,这个时代还没有洋芋。
“这是云南方言,夸俊秀呢。”
束苍咧嘴笑了,没心没肺的,好像鬓角就插了一枝花似的。
“回去好生想想,要怎样才能以最小的风险,控制事态的扩大。”
范铮没好气地瞪了束苍一眼。
朝廷下设的里正、村正、保长是干嘛用的?
一层层揪下去,不是天灾人祸闹到饿死人,就掀不起大浪!
需要你一个小小的司户府以身犯险?
束苍出了二堂,在天井里吐了吐舌头,扮了一个鬼脸。
“别驾要求高了,束苍虽不谙民曹处理流程,却一片赤子之心,难得。”二堂里飘出王福畤的声音。
束苍乐得蹦了一下,要不是场所不对,他能来上一个空翻。
范铮哼了一声:“参军不必袒护他。若非看他长了两根硬骨头,本官才懒得捞他起来。”
“参军有空,多教导他做事之法、处世之法。”
束苍的眼眶微润。
果然,舅父还是惦记我的。
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臭皮袋。
争水之事,并非只是蓝田县独具。
大大小小十八场群架,十一场为官吏适时赶来制止了,六场群殴,好歹没动锐器,就几个轻伤。
唯独一场是两名村正角力,居然搞得在场的官吏都喝彩,这叫什么事?
好吧,只是一较个人武勇,那也不是太过分,毕竟整个大唐都武风昌盛。
但是,官吏喝彩,是不是味道不对?
六名村正各自吃了二十笞,庄户被赶开,引水时间在官府的主持下划分。 歪一下嘴,即便官吏秉承公正的原则了,这一碗水依旧端不平,顺了兄意失嫂意。
哎,当家难,范铮终于理会得“不痴不聋,不做阿家阿翁”的精髓。
诸县处理争水的群殴,还是板子高高举起、轻轻落下。
按律令,至少得杖数十人的。
可正是农忙时节,杖伤了人,不得误了农时?
蓝田尉薛奉镬代县令至光德坊州衙,上书认错,对岱峪水争水处理不及时表示认罚。
这就是官面文章。
蓝田令也是贼精,知道范铮对薛奉镬观感好,就让他来顶缸。
范铮有气无力地摆手,实在没兴趣装了。
“行了,回去告诉蓝田令,好生安抚黎庶,遇事让衙门官吏跑勤快些,别来本官面前走过场。”
务虚这种事,也不能完全否认其意义,但不能凌驾于务实之上。
别说蓝田县,整个二十县中,有几家不是手忙脚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