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为大唐效命 - 贞观长安小坊正 - 罪孽9999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517章为大唐效命

第517章为大唐效命

李治痛饮茶汤,置茶碗,隐现锋芒的目光看向范铮。

“孤诚心向卿家请教,何以置《贞观律》上限不顾,行严苛之事,竟至当街杖毙呢?”

倒真不是在找茬,李治聪明,阅历却是个短板,自然理解不了。

偏偏东宫属官,如李义府者众,即便看透了这个问题,敢说么?

除了一个尉迟宝琳,有谁敢自称是太子的心腹?

李治早期的过分谨慎,却也导致了他与东宫属官之间的关系并不亲密。

李世民不向李治解说个中缘由,李治只能借着怀贞坊外一事不耻下问了。

范铮抬眼,示意卜塘出去。

李治犹豫了一下:“都是孤信得过的臣子,但言无妨,无须顾忌僭越。”

但凡他不犹豫那下子,范铮就信了他的鬼话。

也就尉迟宝琳那个又坏又憨的瓜皮,会感恩涕零了。

事涉今上,即便范铮身为三品大员,也须斟字酌句。

“陛下春秋已高,殿下不怕他人异动么?”

春秋本意年龄,但范铮这里,却是隐喻时日无多。

虽说天命之年在古代也算不错了,但李世民的体质,若非早年受伤甚重,熬个古稀还是不难的。

李治热泪盈眶,却只在眼眶中打滚,兀自不肯落下,也不知是不是真情流露。

范铮不为所动:“雍州势单力薄,只能尽力压制地方,为朝廷尽绵薄之力。故,便是万千骂名亦无妨,只要地方宁靖,愿粉身碎骨。”

“食大唐俸禄,为大唐效命,此臣子本分。”

李治春风满面地离开雍州,不知道的还以为受了官娃(官妓)的侍候呢。

却无人看到,轺车驶出光德坊之后,李治的面容阴沉起来。

惑倒是解了,可范铮的态度也摆明了。

重点在于“为大唐效命”,也就是说,范铮不是为他阿耶李世民效命,而是为大唐朝廷效命。

听上去差不多,差距却大了去。

范铮的意思,不管是谁坐稳御座,在不损大唐、不伤自身的前提下,他就臣服谁。

简而言之,纯臣!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