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女怕嫁错郎 - 贞观长安小坊正 - 罪孽9999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446章女怕嫁错郎

第446章女怕嫁错郎

几天时间内,经过再三权衡,安西都护的人选定为右屯卫将军、嗣谯国公柴哲威。

柴哲威家学渊博,又是皇帝的亲外甥,性子稳重,堪当重任。

至于说柴哲威没有实战记录,有可能会成为赵括——你食不食油饼,这话敢当皇帝的面说?

贞观年的选将,基本是靠谱的,铨选标准范铮不知道,想来也不敢把如此重要的地段交给生瓜蛋子。

再说,范铮这档次,是没资格臧否柴哲威的。

说丑话,柴哲威这个人,在历史上没有留下浓墨重彩的痕迹;

说好听话,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呐,人嘴两片皮,说啥都不稀奇。

不管怎样,有莱菔填坑了,总归是个好事,安西都护府至少有个主心骨。

贪功冒进、疏忽大意之类的事,经过郭孝恪事件,相信不会重演了。

兵力依旧吃紧,但朝廷下诏了,准安西都护府出兵时,招仆从军协同作战。

对于安西都护府的扩张,整个司农寺承担的压力,几乎落在了唐同人身上。

不是安西都护府不产粮食,而是当地粮食的产量,供应民、商有余,但不足以供养军。

步兵团还好一些,越骑的马匹,那可是消耗粮草的大户!

安西都护府是有草原可供放牧,可越骑的马匹,能在牧区逗留的时间不可能长了。

偏偏安西都护府地域广袤,边军也基本以越骑为主,消耗自然非比寻常。

与安西都护府紧邻的陇右道,粮食产量也仅够自用。

大致想想就知道了,能成为太仆寺诸牧监所在地,陇右宜牧多过宜耕。

于是,安西都护府所需的粮草,基本得从关中运出。

更准确一点说,是从长安城运出。

李世民为此下过口谕,即便朝廷到洛阳宫逐粮,也不能断了安西都护府的粮草。

仅运送粮草一项,每年就需要征发大量的民夫,超期岁役在所难免。

超期岁役就不合法,可解释权就在朝廷,问你该怎么办?

关键民部还不肯以现钱发放,而是以蠲符的方式减免往后年份的租庸调。

韦曲、诸世家、柜坊以半价收蠲符,对庶民来说,居然还是一种施舍!

多数人顾不了往后年份,首要的任务是活过本年!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