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借酒消愁
第170章借酒消愁
汾阳王妃冷眸道:“这个贱婢倒是真有手段,竟然哄得荣王主动求亲!”说着,她瞅着马太后,问道:“如此说来,真要她与昭君一道嫁入荣王府?”
马太后停下手里的动作,取过海安递过来的茶饮了一口,淡淡道:“圣旨都下了,难道还有假吗?”
汾阳王妃蹙眉道:“可惜太后没有早些为她与李志赐婚,否则也不至于如此。”
马太后坐直了身子道:“你这么说,是在怪哀家?”
一听这话,汾阳王妃赶紧站起来回道:“子君不敢,只是担心吴曼文心机深沉,以后昭君会受她欺负。”
马太后笑了笑,“昭君是荣王正妃,又是哀家的外甥女,哪个敢欺负她。”
汾阳王妃忧声道:“就怕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太后知道,昭君那孩子单纯,半点不晓得隐藏心思。”
马太后拢了拢鬓角,淡然道:“这也是没法子的事,不过好在昭君是正妃,又有你这个母亲从旁提点。”
汾阳王妃愁眉道:“话虽如此,但臣妾也不能时时在她身边提点。”
马太后淡然一笑,取过桌子上双耳瓶中插着的一支桃花在手中把玩,微一用力,桃枝拦腰折断,开在枝间的粉红桃花,受到断枝震荡,落在马太后深红裙裾上,“何需时时提点,瞅准时机,一次就够了。”
汾阳王妃的眉头微微一跳,眼底扫过一轮精光,下一刻,欠身下去,恭敬道:“臣妾明白,多谢太后提点。”
马太后随手掷了桃枝,“不过你也要多劝劝昭君,让她学着收敛性子。出嫁之后,毕竟不比汾阳王府,尤其昊儿对她并无感情。”
“臣妾谨记。”在直起身后,汾阳王妃忍不住叹了口气,“若非昭君这孩子死心眼,非荣王不嫁,哪里需要如此。”停顿片刻,她想起一件事来,轻声道:“太后,这秦筝还住在荣王府中,该如何是好?”
马太后揉了揉额角,“为了昭君,哀家已经过问太多荣王府的事情。这件事就留给她自己去解决吧!”
汾阳王妃赔笑道:“昭君性子直,哪里懂得这些,还是得请太后多多费心。”
“你倒是护的牢。”马太后语气平淡如常,却令汾阳王妃心中一跳。她与马太后是姐妹,也是最了解她的人。虽然这几个字很是平淡,却已然察觉出马太后隐藏于言词后的不满。是以,她小心翼翼的斟酌了言词道:“臣妾是想着,趁现在尽量替昭君铺平道路,让她往后好走一些。”
“铺得了一时,铺不了一世。往后的路,终归还是靠她自己走。秦筝也好,吴曼文也罢,就当是给她的历练。有哀家看着,翻不了天。”
马太后已经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汾阳王妃自是不好再说什么,欠身应下后,关切的道:“臣妾看太后神色疲倦,可是昨夜未睡好?”
马太后靠着垫子,幽幽道:“哀家昨夜梦到了母亲,她质问哀家,为什么不救鸿程,为什么要任由皇帝下旨斩了他,断了大哥唯一的血脉。”
汾阳王妃叹息一声,安慰道:“鸿程一事,太后已经尽力了,是他自己不争气。母亲想必是不知其中缘由,才会托梦来质问太后。臣妾明日一早就去母亲坟前祭拜,告知鸿程一事的经过,相信母亲会理解。”
马太后点点头,“大哥怎么样了?”
汾阳王妃眸光微闪,温声道:“臣妾昨日去见大哥,他已经没什么事了,太后不必挂心。”
马太后牵起唇角,划出一抹凉意,“他可是还在怪哀家?”
她的话令汾阳王妃沉默了下来,直至炭盆传来一声暴炭的声响,才低声道:“鸿程毕竟是大哥唯一的儿子,杳然失去,难免伤心。太后再给他一些时间,他能想通的。”
“希望如此!”马太后看了一眼细腻莹润的窗纸,叹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