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如芒在背、如鲠在喉、如坐针毡
那刑部尚书正要开口,平日里素来话语极少,存在感很低的李格非,突然站了出来。
“启奏官家,根据微臣所知,王统领正在为官家准备一份大礼。”
“哦?”
赵佶的兴致一下子就被李格非这句话给引了过去。
李格非素来古板木讷,不懂的官场那些趋炎附势,阿谀奉承之道。
但是他嫉恶如仇。
蔡京、高俅、童贯等奸贼就不消多说了,他恨不得将这些人挫骨扬灰。
而赵挺之更是排挤同僚、以公谋私、以权谋利的典型。
本来,像他这样的人,几乎不可能受到皇帝的关注。
但在王庆的点拨之下,李格非将他自身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
高俅也好,蔡京也罢,他们之所以能够在赵佶身边站稳脚跟。
无论有多少人数落他们的不是,赵佶仍旧听之任之,主要是因为,这些人都投皇帝所好。
他们均能写一手好字,诗词歌赋多少都有些造诣。
而这李格非更是苏轼的弟子,在文化方面完全可以碾压他们二人。
近些天来,赵佶对着李格非宠信日盛,对于李格非的赏赐也是越来越多。
赵佶知道这王庆是个闲不住的主,而且脑袋史进跟别人不同。
总是能想别人之未想,做别人之不敢。
当下也懒得去管这赵明诚了,赶忙开口询问:“他为朕准备了什么?”
平日里素来耿直的李格非,在这一刻却是卖了一个关子,他说:“启禀官家,王统领不让微臣说。”
此话一出,赵佶突然放声大笑。
“这个王庆啊,做事情总是这么神神叨叨。”
“朕来猜猜,他是不是想让朕出宫亲自去看看?”
李格非点点头,其实王庆对他这么说的时候,他也是为王庆捏了一把汗。
这天底下敢这么要求皇帝的人,恐怕也只有王庆了。
李格非本以为赵佶会发怒,没想到这样反倒是激起了赵佶强烈的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