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来退婚的
姜晚迎着眼前人垂敛的眉眼,忽然有些不明所以。
这啥情况?
向继业“向某家中是做布料生意的,十年前……”
十年前,向继业的父亲向学富来江源府一带办货,路过南湖山。
当时南湖山的山贼还猖獗得很,向学富那时要钱不要命,生怕绕路晚了误了生意,心存侥幸冒险走了这条路,结果没有意外地就被打劫了。
货被劫就算了,人还被掳了。
山贼打着绑票勒索的主意,不肯放人。向学富跟对方周旋好几天,最终成功自救逃脱。
人生地不熟,到处都是山路,荒无人烟,又累又饿,身上还有伤,眼看赵老爷就要死在山道上,一个老汉路过救了他。
那老汉将自己的吃食给了向学富,还一路送向学富到了大路。
向学富感激老汉救命大恩,想赠金银聊表心意却苦于身无分文,就在他满腔激动不知如何是好之时,突然想到言谈间老汉说起自己有一小女,与自家独子年龄相仿,他于是灵机一动。
结儿女亲家!
于是,两个小儿女的亲事就这么被定了下来。
可惜,匆匆一别之后,两家便再没联系上。
可能老汉乡音太重说不清楚,也可能是赵老爷当年受惊过度脑子听不清楚,总之是名号地址怎么也对不上,向学富这些年怎么也找不到救命恩人。
十几年音讯全无,人海茫茫,他想着是找不着的。
“这些年来,父亲一直致力于找寻恩人一家,可惜总欠缺缘分。向家人丁单薄,三代单传,眼看在下年岁渐长,恩公却一直杳无音讯,是以……”
姜晚一脸的不可思议。
这分明是她编的故事,怎么真的有人跳出来对号入座?
虽然觉得姜晚的神情微妙古怪,很是怪异,但向继业还是硬着头皮将话说完,“年前,向某已另行婚配了。”
他咬牙说完,像是不敢面对地惭愧低头,“是向家背信,愧对恩公,辜负姜家。
向某实在愧对姜姑娘,姑娘有什么要求,尽管提来,但凡我向家能做到,绝无二话!金银珠宝,宝石美玉,田宅仆从,皆可商量,只求……只求能稍作弥补。”
陆晏回猛地看向姜晚,但见后者陆晏回眼瞧着眼前人震惊失神,目光怔然盯着向继业。
他眼波动了下,“阿晚?”
这唤声一下惊醒了姜晚,她看了陆晏回一眼,“怀与,你能暂且回避一下吗?”
陆晏回目光深深地望着姜晚,半晌回道,“好,我出去一趟。”
姜晚看了眼其身后的竹笙。
竹笙自不会多言,紧跟着主子身后出了院子。
明净的堂屋内,只剩下姜晚跟向继业二人相对。
姜晚看着局促不安的向继业,“公子当真是向有为?建州向有为?”
“在下确是建州向有为,如假包换!”
向继业目光诚挚,不带半点心虚,“向家在建州也有些名气,见过知道在下的人不在少数,姑娘若不相信,只管去打听核实。”
姜晚瞧着他不似作伪的神色,信了几分,“这婚约之事?”
“婚约之事,是向家对不起姜姑娘。”
说到婚事,向继业腰板一下弯了几分,语气也虚了,“实在是造化弄人,这些年来,我父一直在努力找寻伯父的下落,却十年了,却始终不能如愿,如今却……”
他不期然止了声,实在是那种古怪的感觉又来了。
跟适才一样,只要自己提到婚事,对面姑娘就露出一种新奇惊异的表情,让他不由地有种怪异感,说不下去。
“向家一直在寻人?”
“确实如此,向家寻人十年,在建州乃至周围各郡县几乎人尽皆知,姑娘随意寻人探听一二便可辨真假。”
虽然说这些已经挽回不了什么,但还是想申辩一二。
命运捉弄,他怎么也料想不到便寻多年不得的恩人会如此机缘巧合地被找到,更料不到从来重信守诺的向家注定要辜负恩情信约。
向继业压下心中怅意,从怀中取出一物,放置在桌面,往前推。
姜晚低头一看,是根断簪。
做工粗陋,材料随处可见,是寻常百姓用来束发的木簪,再普通不过。
断簪断痕老旧,一看便知是被折断多年的了。
“这是?”
“此乃令尊之物。”
姜晚怔了下,反应过来向继业说的是姜老汉。
“世伯手里有另外半截,姑娘不妨在家仔细找找看看,一对便知。”
居然连信物都有?
姜晚越听都忍不住怀疑起来,难道自己是身在迷局而不自知,不小心受了原主潜在记忆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