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山水之间(二)
(三十)山水之间(二)
“你们留在这里,不许跟着。”
元芝跳下马车,提着裙摆兴冲冲地向林翡这边跑来。
晏如陶在后面喊着:“元芝,慢些跑!”
她停在林翡面前,抬头细细打量着,眼睛晶晶发亮:“阿姊,你的身手可真好!这一下、那一下,都好生利落,打得他节节败落。”
她将披帛随手一抛,伸臂踢腿地比画着。
李擎觉得失了面子,解释道:“公主,这话可有失偏颇,我擅长的是马上拉弓射箭,今日……”
“你方才还要阿适表兄救你呢。”元芝歪头看他。
林翡被这自来熟的小公主逗得止不住地笑,晏如陶鲜少见她笑得如此粲然,脚步一顿,目光汇聚在她弯弯的眉眼上,挪不开分毫。
六皇子停在他身边:“表兄?”
晏如陶才回过神,带他过去,一一介绍。
元芝的手已经攀上了林翡的小臂,甜甜地喊着“阿姊”,她个子小巧,远看像被林翡拎起来似的。
阿鸾有些委屈,明明是自己的阿姊,怎么来了个公主张口也叫“阿姊”?
阿鹤牵起她的手,带她往前走了两步。
林翡揽过阿鸾,俯身又对元芝介绍一回:“公主,这是我家小妹阿鸾,秋末将满八岁。”
元芝张口喊道:“阿鸾姊姊!”
阿鸾一怔,她是家里最小的,除了阿慕奶声奶气地叫她“阿姊”,还没被年龄相仿的小女郎如此称呼过。况且,元芝还是公主,这样叫了
她也不敢应,无措地看着阿姊。
晏如陶提醒道:“元芝,以后在宫里可留神称呼。”
元芝撇撇嘴,不以为然。寿阳、颍阳年长许多,仗着出身很是倨傲,在自己面前向来是“公主”,从未像个“姊姊”。
六皇子出来打圆场:“元芝聪慧,心里有数。”
林翡打量了一眼,这六皇子年纪不大,约莫十一二岁,性格倒很稳重温和,要比之前见过的皇子、公主平易近人许多――都是主上所生,看来薛贵姬未必似传闻中那般恃宠而骄。
李擎找到卸掉的枪头,安牢之后眼巴巴地看着他们:“那咱们捕鱼吗?”
元芝像只小兔蹦蹦跳跳到了李擎身边:“我也要捕鱼!”
晏如陶连忙叮嘱:“你在岸上看着,千万别下水。”
林翡看李擎一脸期待地盯着自己:“我去上山拾柴火,否则你拿什么烤?”
阿鹤和阿鸾的小脑袋左看看、右看看,陷入两难。没看过捕鱼,心里痒痒,但又想和阿姊在一起。
林翡看出来了,蹲下来捏捏两人的手臂:“想留在这里看捕鱼是不是?和公主一起在岸上给表兄当监工,数着一人至少一条,否则不准让他上岸。”
李擎:“阿鹭,我人还在这,听得到。”
林翡瞟了他一眼:“就是说给你听的。”
“……鱼哪有这么好捕?我又没有你的准头。”李擎面露难色。
六皇子听着,兴致勃勃地想加入他们:“我同他一起。”
晏如
陶变了脸色,他要是出什么差池,自己更担不起。正要劝阻,林翡摇摇头笑道:“六皇子,他说的拿长枪扎鱼不过是炙冰使燥,行不通的。”
阿鸾看表兄窘迫不甘的模样,知道阿姊是在逗他,笑着说道:“表兄,阿姊在哄你呢,她一早就带了渔网,就放在我们的马车上。”
李擎一喜。渔网自然省力,但他可不敢找仆人去要,生怕阿娘知道了恼他,还是阿鹭靠谱儿。
方才不过是兄妹嬉闹,阿鹭心里还是替自己着想,他美滋滋地想。一得意就忘了形,他走近想揽过阿鹭的肩以示亲昵。
看到他的动作,站在斜对面的晏如陶面露不忍,果然立刻听到了他的哀号:“我错了、错了,阿鹭松手――嗷嗷嗷疼――”
围观诸人又是一阵笑声,李擎揉着手腕委屈巴巴地说:“阿鹭你快去拾柴,多拾些,等你回来有一大网的鱼要烤。”
林翡拍拍手,去马车上给他拿渔网,又把拾柴的两个背篓也挎在手里,路过晏如陶身边时往他手里塞了一个。
他激动得面红耳赤。刚刚一直想提出和她一起去拾柴,但又怕被拒绝。
林翡将渔网抛给李擎:“你踩着石头到河中间,和岸上的人一起拉网。能网到多少算多少,莫要逞强跌进河里。”
李擎满口应下后,她就拎着背篓径直向山上走去,晏如陶连忙跟上。
他走在她右手靠后的位置,看到她腰间悬着那枚白玉
双螭鸡心佩,不禁扎下头咧嘴笑着。今日是她的生辰,佩戴着他送的礼物,此刻又一前一后上山同游,实在叫他心神激荡。
林翡自是不知,想着昨天临别送阿兄生辰礼时,他翻看着自己请人誊抄的《金乌枪法》,很是欢喜,随口提了一句“听闻还有精进版的《金乌枪法》,是从前定国长公主命人编撰的,似已散佚。能寻得这版已是难得,多谢阿妹!”
她这本书是昔日同窗辛泉寻到的,他家藏书颇多,因听闻林家大郎的枪法在军中颇有盛名,欲赠此书。
林翡不敢夺人所爱,从自己积攒的钱中拿出两百文请书铺的人誊抄一本,将原本还给辛泉,再三感谢。
定国长公主……那问问消息灵通的晏如陶,没准儿能有收获。
晏如陶见她冷不丁地转过身,吓得脚下险些一滑,好在勉强站稳了:“怎……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