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绿化工程不好做
“姚老弟呀,你没到之前,我们还真拿出了一个方案。但是,我们中间,有一个搅屎棍,不管采取哪种方式,都被他搅黄了。”张全新说着,眼睛看了看李四兰。
今天,李四兰女儿没有跟着,只有他自己,张全新说话少了许多顾忌。
“你老张说话就顺嘴放屁,说我是搅屎棍,你怎么不说你所有的心思都为了你自己,一个极度自私自利的家伙,哪里能服众呢?”李四兰斜着眼睛对张全新说。
近年来的招投标市场,早已不再是一片蓝海,搏杀之激烈,已经到了惨烈的程度。工程领域的竞争,几乎是刀刀见血,工程商之间就像是杀红眼的敌人,每逢招标,必然刺刀见红。
就绿化行业而言,只是各类工程领域里的小众存在,对于市政,建筑,路桥等等而言,可以用鸡肋形容毫不为过。工程额度小,安全风险低,关键是门槛还低,在许多人心里就是栽树种花弄草,仿佛是个人都可以做绿化。
而实际上,这个行业的施工,比建筑、市政、道路等难度更高,风险更大,钱也更加不容易赚。不说一个工程下来,动辄苗木品种就达到几十种,上百种,乔木灌木花花草草,常绿植物,落叶植物,有时还有水生植物,看似栽下地,烧上水,就万事大吉。殊不知,绿化是一个技术要求高,养护周期长,工程款回笼慢的领域,搞不好,苗木大量死亡,工程商就会亏损累累。
不管是楼宇,道路,桥梁等等,建好移交后,一般都有一年的责任质量保证期,而建好交付没有质量问题,绝大多数一年时间也不会出问题。而且不需要投入人力物力维护保养,基本不再发生费用。
而绿化工程则不同,施工完成,养护必须跟上,技术,责任心,而且天气因素、自然灾害,都会关乎苗木的成活率。
早年的绿化工程,都是验收以后一年养护期,后来渐渐的都采取两年养护期制,有的甚至在招标文件上载明养护期三年。养护期不满,就拿不到全部工程款。而不管多么高明的施工单位,都不可能做到栽植的苗木百分百成活,只要有死亡,就发生损失。
许多人不懂,都想在绿化工程上分一杯羹。结果入了行才知道不容易,钱花了,树栽了,由于缺乏栽植养护相关技术、知识和经验,栽下去的苗木大量死亡,初入行的工程商亏损累累。
而且为了中标,纷纷压低价格,道理似乎很通俗:只有中标,揽下工程,才有可能赚钱。如果连标都中不了,门槛都迈进不去,何谈挣钱呢?所以为了中标,耍阴谋,使手段,低价是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杀手锏。有的甚至把价格定到成本里面。意图中标以后再通过关系设法变通,谋取利益。比如春天工业园区景观大道绿化工程,张全新就采取了低价竞争的手段。
随着招投标法律法规的健全和完善,政府监管力度加强,市场规范以后,再想通过变更,增项等等不正当手段谋利越来越渺茫,低价中标就成为了花钱出力赚吆喝。
这样的市场趋势,张全新看到了,姚尘看到了,张安国、李四兰们也看到了。
项目年年做,就是不赚钱。大家都不傻,要打破这种尴尬局面,只有规范市场秩序,建立市场规则,大家回归理性。然而,要做到谈何容易。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心从来都是难测的,江湖波诡云谲,一个人想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是很困难的,一个人想说服别人也是不容易的。
所以,打春天开始,张全新就动心思,想把在钟立市场上有实力的几个工程商整合起来,结成联合体。但大家各怀异志,努力了好久,几个人坐在一起,商讨了几次也没能达成合作。
期间,建设局,文教局等几个单位招标了几个小工程,大家还是各自为战。一个预算五十万的项目,往往三十多万中标,结果是赔本赚吆喝,徒劳无功。
最极端的一个项目,临河镇一段街道绿化,招标预算价三十二万,结果一家初入市场的工程商,中标价十七万。
而姚尘今年夏天繁杂事多,钟立的几个小绿化工程,他都没有参加。
现在,区发改委这样一个绿化和附属工程,是近年来本地最大额度的项目,张全新从内部获得信息后,就暗暗跑到现场踏勘过了。
如果采取抽取系数、中值中标,这里面有不低于百分之二十五到三十的利润。他不想白白浪费了这样一次机会,就找到张安国,毕竟他做过乡镇书记,是区里一个科级干部,还是有一定影响力和号召力的,至少他说话李四兰是很给面子的。
几个人一碰面,都认为应该合作。
“钟立绿化行业无序竞争应该画句号了。”张安国说,“因为你和老李的矛盾,这几年大家活没少干,钱没赚到,损失了多少利润啊?”
“我们在这里瞎合计也没用啊?要想联合起来,做到共赢,不把姚尘拉进来,我们几个结盟了,他一出手,我们的联合体还不是给他做嫁衣?”李四兰斜着眼睛看着张全新说。
“是啊,我们要联手,姚尘是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他不参与,我们的联合体毫无意义。”张全新感叹,“姚尘这家伙,在投标上稳准狠,不管是什么标,他总能设计合理,计算精确,报价要么吻合标的,要么无限接近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