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不想接的电话
姚尘扶着宋和平回到包房,王启运看着老宋一副苦瓜脸笑。
这时候,桌子上的几个人,基本上不喝酒了,在说着闲话。角落里,七歪八倒三只空酒瓶子。
待姚尘和宋和平坐下来,王局长说:“今天晚上,酒也喝差不多了,下面我宣布一件事,就结束。”
大家都停下嘴里的话。
“三天后,也就是十月十八日,我们到宿迁江南桥涵厂去考察,同时把梅湖两座桥的梁板合同订下来。”王启运说。
姚尘惊诧地看着王启运,心里想,上回宋和平说去宿迁,我还以为他顺口胡说,现在王局长确定了具体时间,这是什么梗啊?都什么时代了,甲方还搞早些年那些越俎代庖的把戏?
别人都是一副顺遂的态度,老宋还表现出热情高涨,直问王局长对方厂家招待规格高不高,能不能组织大家畅游骆马湖。
姚尘心里暗骂:这个傻逼,马屁拍得溜溜的,人家招待你的所有吃喝玩乐,都得加进箱梁上去,所有开销都得你报销。
王启运看姚尘不吱声,一脸的冰霜,心里有几分不快,嘴上却说:“可能姚总还不了解,我们区交通局,跟这家厂打交道六七年了。区里新建的所有桥梁,都是他们提供梁板,这家企业产品,质量过硬,价格低廉,我们为了保证工程质量,也是为了施工企业缩短工期,加快进度,创造最大经济效益,一直跟他们合作。姚总第一次承接我们局的项目,以后干我的工程多了,你就熟悉了。”
当然,姚尘心里清楚,甲方之所以指定厂家,指定产品,并不是王局长嘴里说的为了保证质量,节约工期,为施工企业创造效益,根本因素还是利益输送。
现在,哪一家工程企业,之所以能够去投标,承揽工程,都具备生产加工能力。梅湖桥如果自制箱梁,成本要节约许多,而购买成品,尽管他现在还不知道价格,但肯定不会比自制便宜。
权力者就是魔术师,不管制度如何,不管国家反腐力度多么强大,他们总是长袖善舞,总能花样翻新,最后把利益收回囊中,而且理由冠冕堂皇,不会留下蛛丝马迹。
“我确实是没有经历过,我所了解的,都是工程方自制梁板。”姚尘说。
“姚总啊,就拿你来说,作为工程商,你连一台桩机都搞不定,哪里有能力预制箱梁呀?没有成熟的技术,没有专业设备,制作箱梁,那不是胡闹吗?岂不是拿国家的钱胡造,拿质量当儿戏?所以,我们区里采取定制箱梁,十几年来从没有一起质量事故发生,我局也多年被市里评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王启运骄傲地说。
姚尘只好言不由衷地说:“王局长说的是。去时,我们要准备什么?”
“准备什么,准备钱就行。”宋和平瞪了姚尘一眼,怼道。
晚饭后,大家并没有去唱歌,临分别时,李莎莎把姚尘拉到沈北和朱红两口子身边,巧笑倩然,“姐夫,姐,我表哥以后就交给你们两口子关照了。姐夫,从今以后,我可不准你为难他。”
沈北酒喝的也有点儿多,脚步飘忽着来到姚尘跟前,张开双臂搂住他:“老弟呀,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既然我们有这层关系,你早怎么不跟哥说啊?你看过去这段时间整的?不过,你可不能怪哥,要怪,只能怪你自己不主动。”
老沈所说的不主动,一语双关。一方面你可以理解为:有这层“亲戚”关系,你早怎么不跟我讲啊?讲了,我哪里会这么坑你啊?另一层意思就更好理解了:你明明知道我是监理,你不主动给我上供,我不治你治谁?
当今社会做工程,谁不清楚首先就要跟监理融洽关系?
“如果不是莎莎跟我说,我哪里知道她跟嫂子有这种渊源。”姚尘打哈哈。
“现在好了,关系清楚了,你就放心干吧。不过,你可得请我跟你嫂子喝酒哦?”
“姐夫,改天,我陪表哥去你家里,专门给你送酒,送好酒。”李莎莎飞眼给姚尘,示意他主动表示。
姚尘拍了拍沈北的背,“沈总,就这几天,我去你府上,拜访你跟嫂子。”
“去我家喝酒、喝茶,我欢迎,但不准搞其它小动作。不是老哥我多清高,是我们弟兄之间,用不着。”沈北故意点出话语的精髓。
姚尘回到家里,已经九点了。今天晚上,在和平大酒店门口打车,李莎莎居然为姚尘付了车费。
姚尘走进卫生间,一边洗漱,一边想李莎莎,这个女人,今天为什么突然对我这么好,主动帮忙化解跟沈北甚至跟宋和平的矛盾,还为自己打车付费,尽管她没有请客买单,但主动为我打车,十块钱也是钱,这是什么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