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海上云台山
第三天早饭后,依然在宾馆门外广场上集合,组织游览海上云台山风景区。
两台大巴车一前一后,开了大约四十分钟,来到云宿路附近的停车场。停车后,大家排队购票进山。
海上云台山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后云台山,由云山、围屏山、桅尖山、吕端山、宿城山等58座山峰组成,面积53.11平方公里。主峰大桅尖,海拔605.4米,为江苏第二高峰。北邻新亚欧大陆桥的起点东方大港连云港,南环中国十佳村镇,素有“世外桃源”美誉的宿城乡。
景区峰峦毓秀、谷壑深幽、林木茂密、云雾缭绕。
组织者借地导的扩音器对大家喊:“大家上山,路线自己选,费用也要自己出,可以选择步行登山,也可以选择坐交通车。但是,下午四点半钟,都到这里来集中,统一返回市区。”
姚尘看了看姚望问:“我们是坐车上山,还是步行。”
姚望看一眼姚尘,又看看吴灿,仿佛拿不定主意。
“如果坐车,比较省力,但观景就是走马观花。如果步行,能把沿途景色尽收眼底,但会走得很辛苦。不过这样会比较省钱。”姚尘跟儿子解释。
“那、我们就步行登山吧,累是累一点,不过可以省钱。”姚望看着吴灿,似乎是下决心地说。
“走。”姚尘牵过儿子的手,迈步就往前走。
姚望回过头,伸手抓过吴灿的一只手,一家三口,向登山台阶走去。
海上云台山大小景点数不胜数,但主要景点有:万寿谷,悟道庵,海天一览观景台,二桅尖,法起寺等。
万寿谷是一条长度大约两千米的幽深山谷,因峡谷南面有万寿山而得名。峡谷内峭壁悬崖、绿水漫流、花香鸟语、空气清新、气候宜人、原始生态,有九寿镜谭、倒崖、佛光崖、沐佛台等十几处自然景观分布其间,青山、碧水、栈道、幽谷、古树、奇花,构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是览胜探幽、避暑养生的好去处,游客到此,顿然心旷神怡,令人流连忘返。
悟道庵又名悟真庵、悟正庵、三教寺,位于宿城乡大竹园村黄茅顶的山上,建于明万历年间,海拔约四百米。寺内古木参天,古刹流芳,给人一种庄严、肃穆、清幽之感。
庵坐北朝南,山门与正殿布置在一条中轴线上,两边都配有一排厢房,略成正方形。正殿面阔八米,进深五米,顶部已损坏。山门成拱形,用石头砌成,门上嵌刻“三教寺”三个字。
海天一览观景台,建于山崖顶上。依山面海,凌空壮观,气势恢宏,与悬空栈道、悬索桥、云中漫步廊桥相连,总长一千一百八十米,直通二桅尖山峰。游客到此,举目海州湾,纵览连云港,山海奇观,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有诗赞道:“山居有大观,图画入眼帘。旷目千里远,怡心数缕烟。岛峰浮雾海,帆影接云天。海上长虹落,银鸥舞翩跹”。
站在山顶可以俯瞰东方大港、东西连岛、东部城区、连绵群山和浩瀚的大海,感受纵目八荒的豪迈和山海大观的震撼。
二桅尖位于后云台山北麓,隔鹰游海峡与连岛对峙,紧邻大桅尖,海拔503.7米。这里山势雄峻、重峦叠嶂,山海相连、峰高海阔,海波与山色相映,水汽岚光、变幻莫测,云蒸霞蔚、气象万千,是展示连云港东方大港、山海风光的精华所在。
中午一点半钟,姚尘一家在连云老街吃了午饭。
看着姚望胖胖的脸上满是豆大的汗珠,吴灿尽管自己累得腰酸背疼,还是掏出纸巾心疼地给儿子擦汗。
一路上,吴灿更多地看着儿子跟姚尘,有时候比赛,有时候嬉戏,有时候,父子俩看着一株不知名的植物或者大树,讨论着什么,心里涌上一股温暖的幸福感。
午饭后,他们一家又看了法起寺。
法起寺,又名法溪寺,亦名鹫峰寺,因取“佛法起源”之意而命名。寺院始建于汉代,如从“楚王崇佛”算起,迄今已有一千九百多年的历史。创建之初,西域康居国僧人在此翻译经典、弘法布道。东吴赤乌四年(公元241年),康居神僧会尊者(康僧会)来此挂锡,并留“饮泉留仙”石刻为记。康僧会成为法起寺历史上第一位过化高僧。
跟姚望一道徒步上山旅游的一家人,小朋友叫张杨,爸爸叫张军,妈妈叫杨红。
张杨爸爸黑黑的,妈妈高挑而白净,五官秀美,身段修长,婀娜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