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欲有所得
半晌之后,宋玉妍回过头来,将少年眼底的那一丝惊艳尽收眼底,她眉眼弯了弯。
“不知道你的绘画技艺如何,恰巧我这里带有笔墨纸砚,你是否现在就要作一幅画呢?”少年收起眼中的惊艳,忍不住开口询问。
宋玉妍稍稍犹豫了一下,然后点了点头,轻声说道:“好啊,那就献丑了。”
少年立刻让人去取笔墨纸砚。
宋玉宁她们这边,宋玉婉拉着两人,一个劲地往人堆里钻,费了好大一番力气才终于看到了正在作诗的那位少年。
与此同时她也听到了那位少年所作的关于桃花的诗句。
然而,宋玉婉听完之后并没有觉得这首诗有多么惊艳,甚至认为它只能算是一般水平,算不上是绝佳的诗作。
就在这时,一位身着朴素布衣、年龄约摸十七八岁的少年走上前,说道:“我觉得这位公子的这首诗的最后两句并不太押韵,如果能替换掉一两个字或许会更好一些。”
周围有人认出了这位少年,惊讶道:“这不是陆秀才吗?真没想到他今日竟然也来到此处。”
另一人接口道:“若是连陆秀才都说这首诗不够好,那恐怕就是真的不够好了。”
宋玉宁顺着众人的目光望去,只见那陆秀才容貌出众,气质温文尔雅,浑身散发出一股读书人特有的书卷气息。
之前作诗的那位少年,也不是不容人的,看到陆秀才出声,行了一礼讨教道:“那不知陆公子觉得,换成那二字好?”
陆秀才嘴角微微上扬,说了两个字。
宋玉婉将最后两句诗又念了一遍,顿时感觉到这首诗经过替换两个字后,意境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这陆秀才究竟是何方神圣?竟然还有这般能耐啊。"宋玉婉凝视着那位秀才,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惊愕与欣赏之情。
宋玉宁和宋玉柔相互对视一眼,纷纷摇头表示从未听闻过此人的名号。
此时,站在一旁的一个女孩子听到了宋玉婉的话语,主动为她们解答疑惑道:"这陆秀才确实才华横溢。
他在九岁时便考取了童生,十二岁时更是一举成为秀才,十五时原本就应该参加乡试。
若不是因为他父亲离世需要守孝三年,说不定现在已经是举人了呢。"
宋玉婉见陆秀才说完话之后,转身就准备离去,心中一动,与宋玉宁低语了几句,然后拉着侍女一同朝着陆秀才追去。
宋玉宁和宋玉柔二人并未阻止她,毕竟来这里就是为了广撒网,宋玉婉有了目标也是好事。
“七姐,我看那边有凉亭,要去坐坐吗?”宋玉宁问宋玉柔。
宋玉柔转头望向凉亭处,见那里人流稀少,思索片刻后摇了摇头:“我在这周围随意走走看看,你若是感到疲惫,就自行过去歇息吧。”
宋玉宁应了一声,转身朝着凉亭走去。
此时,宋玉婉领着侍女快步追上了陆秀才。陆秀才见到宋玉婉,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但还是停下了脚步。
“不知这位小姐有何贵干?”陆秀才文质彬彬地问道。
宋玉婉嘴角含笑,轻声说道:“其实也并非什么要紧之事,只是刚才瞧见您仅用两个字,便让那首诗的意境增色不少,实在令人钦佩。
所以特意前来请教一番。此外,小女子在闺中也曾作过几首诗词,不知陆秀才能否不吝赐教,帮忙修改润色呢?”
“原来如此,当然可以。”陆秀才神情专注地回答道。
宋玉婉嘴角的笑意更加深了,把自己做的几首诗,念给了陆秀才听。
陆秀才认真的听着,然后给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
“小姐的诗作堪称绝妙,如此才华横溢,实乃罕见。”陆秀才倾听着宋玉婉的诗句,脸上的惊讶之色愈发浓郁,情不自禁地与她展开了更深入的交谈。
随着交流的深入,他惊喜地发现,对于自己所言,宋玉婉不仅能够理解透彻,更有着独到而深刻的见解。
陆秀才凝视着宋玉婉,眼神中渐渐流露出几分欣赏之意。
又聊了几句,宋玉婉便和陆秀才告辞了。
陆秀才看着宋玉婉的背影好一会,才转身离去。
“小姐,您为什么要和陆秀才说这么多啊?我看他穿的衣服,实在不像是家里很有钱的样子。
虽然确实有点才华,但有才华的人可不止他一个,小姐何必选这样的人呢?”宋玉婉身边的小丫鬟青雀一脸疑惑地问道。
“我什么时候说过要选他啦?不过就是接触一下,聊聊天罢了。”宋玉婉轻笑一声。
另一个丫鬟缠枝戳了戳青雀的脑袋,略带责备地道:“这位秀才的身份,确实配不上咱家小姐。
但要是他明年参加乡试考中了,成了解元,那就和咱家小姐挺般配的。
以后的事谁也说不准,现在先接触接触,也不代表就真的选定他做姑爷了呀。”
宋玉婉赞同地点点头:“还是缠枝聪明,青雀,你以后可得多向缠枝学习学习。”
宋玉婉心想,自己只是觉得陆秀才有些特别,想要多了解一些而已,并没有想那么远。
而且,她也不知道陆秀才是否真的有才华,是否能够在科举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不过,缠枝说得也有道理,如果陆秀才真的能够考中解元,那么他的身份地位就会有所提升,到时候也许真的可深入了解一下。
陆秀才想必仍处于守孝期间,按常理来说,这个时期他不应到此。然而,既然他已前来此地,那就说明他必定遇到了解决不了的难题。
又或许,他也和她们一样,是来广撒网、寻找机会,能攀附上权贵,或者娶个对自己有好处的妻子。
但这并无大碍,宋玉婉也是居心不良,有所图谋的,都一样。
欲有所得,必先有所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