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子讲学不倦
这天, 正该是礼部侍郎学士钱典值讲,却见他是迟迟后到,一走进殿上就看见没有火,便也走到东厢房来,恰好就遇着文书房太监贾莫也正走来值讲,二人互相作揖罢。
钱典说道:如此天寒,这殿上咋个就不晓得设个火盆呢?
贾莫说道:按照旧例,这春日间讲筵是不应该设火盆的呐!
钱公公说道:礼是因义而起,物是由时而变,人的脑壳是活的嘛!咋个就进水了么?这样的死板,拘泥成例啦!看看这鬼天气像如此寒极闭口,让人浑身打颤,咱们连话也难说,又咋个进去上殿讲学呢?
贾公公说道:祖训制定,谁敢变呐?
钱公公喝道:瞎说,若是依祖制的规定,这仲春间大家就应该穿绸绢衬衫,你贾公公咋个还穿着衣重皮裘呢?
贾莫见他发起话来,也不便与他争论,遂就扭头不别而去,钱典也不理他。
又对各官说道:这样如此的寒天,殿上无火,咋个开讲呐?当今朝廷上下,无论是太子为宗庙社稷之主,还是我辈一介书生,都是得幸皇上的知遇之恩,才以位列师尊,既然已非等闲,都是要为皇爷一心一意的添砖加瓦之人材,今个个呆立在冷寒之中瑟瑟发抖面色都改,倘若不慎受此寒威侵蚀,有伤了身体,都躺睡在床起不来啦!岂不是有违这尊师重道的意思了么?
说罢,
便立即叫阶下校尉赶快去各内官府值班室里看看可还有火盆燃烧,如有,赶紧都取过来。
众官见他说得有理,遂都齐声称是,然后,个个都积极而又主动的亲自领了校尉去往各处搜火。
少刻,
就见已搜取来了有二十多盆火来,全都一一摆放在殿上的两旁。
一时,
只见众官都挤拥上来,个个喜笑颜开的围定烤火,浑身上下才觉得活络稍稍暖和了一些。
又过了一会儿,才闻听到殿外传来辘轴之声,知道是太子驾到了,众官赶忙就走出殿来分班分序打躬迎接,却是只有这天不跪班,也充分体现尊师重道的意思。
只见太子来到殿门口下了辇,由两边的引礼官便引至先师位前,恭恭敬敬的行了四个拜礼,又被引至御案前,但见众官排班列队的行了四个拜礼,侍讲官将太子供上书案,日讲官赶忙送上讲章。
太子不慌不忙的说道:天气严寒,诸位先生都先各赐饮一盘椒汤暖和暖和身子吧!
便见御前早送上一碗椒汤,其余各官也都各送上一碗椒汤,都是由内官恭敬跪奏,众官一一接过都立即饮吃完毕,然后,谢过恩,个个始觉是遍体暖和。
这时,
就见太子也已经饮用完毕,贾莫走近御案来,先讲了一章易经复卦,但见也是讲解的辞理通畅,说论明晰,众官听罢也都啧啧称赞,又抬头仰窥圣容,见皇太子也是大能领略个意思,满脸欣欣有喜色,遂见传旨赐茶。
众官便退下一堂课进入房厅中课间休息,只见屋内早已是摆下茗茶糕点啥的,大家放轻松身心围火歇息了一会儿,就听到开始叫礼声起,又赶忙来到殿上。
直至人到班齐,各就各位安静下来,就见翰林院官又走上前来讲论语三章,便遇上皇太子的反复问难。
讲毕,
侍郎钱典问太子说道:刚才讲的巧言乱德,这个意思咋会乱德呢?
皇太子说道:便就是颠倒是非,移人视听,所以,这德不就被乱了么?
然后,
众官都叩头谢讲。
谢毕,
皇太子散课驾起,就在他上车去的一瞬,大家忽就看见太子龙袍之下也不过仅是穿了一件很朴素寻常的狐裘袍子而已,引众官都皆赞称其仁孝恭俭的典范,遂被各官恭敬送至殿门外,直候至驾起,方才见各自退入值班室去。
少刻,
就见内官前来传旨,曰:如此天寒与皇太子讲学不倦,力学可嘉,赏赐衣币羊酒,众讲官俱着赐宴席。
众官忙领旨谢恩,遂便就座饮食,饮罢而散。
宴席酒散之后,时已过午,众监主都没有啥子事,便就来到值班室里围火饮酒,御寒休息,就只见贾莫是闷闷无言。
崔升问道:贾爷可有啥子心事如此烦恼呢?不如就让小刘唱个曲儿解闷,如何?
贾莫恨恨的说道:我一想起礼部那牛逼烘烘的钱典,咱就气恨的很呐!这狗弟子娃真不懂礼,既然如此不与我脸面的当众辱我,确实是着实让人头痛恼人啊!便想找个计策好好收拾他娃一下才好啦!
刘大鹏在旁边伺候听了,忙说道:公公,你要想收拾他一下让他懂事,有啥子好难的么?
崔升说道:我看这娃脑壳里也是有一些见识的人,可否能替贾公公想出个啥子计儿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