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大不了还开馄饨店
饭店第一天纯利八十七元,许政华跟着黄秀英开心了好一阵子。
但很快,黄秀英又开始患得患失了,她说要是明天没生意,这怎么办?
许政华对妻子黄秀英说,老婆,你看看今天的利润,这不好起来了,这是往好的方面发展。
果然,第二天的中午三桌,晚上四桌,一天的流水七百四十,利润一百零九元。
而且接下来的几天,一天的流水在六、七百上下,利润也在一百上下晃。
这下,黄秀英除了高兴,又开始发慌了。
心慌不是担忧生意不好,而是每天净利润有一百挂零,一个月下来岂非三千以上了?
一个月抵得上自己以前在粮管所一年的工资,一年下来那得自己在粮管所做上十年了。
这给了黄秀英不真实的感觉,超出了一贯的认知范围,这种感觉,在从前都不曾有过。
许政华挪揄妻子说,瞧瞧,生意一好,你又发慌了,看来你不是做生意的料嘛。
黄秀英不乐意了,反驳丈夫说,我不会做生意?饭店一天下来,都是我在操持。
现在的黄秀英已经蛮有老板范了,在人前大家都对她笑脸相迎,恭维有加。
现在黄秀英找到当老板娘的感觉,觉得自己比粮管所所长还厉害,粮管所所长想要办成什么事,都要问问好几位同事,哪像自己,对饭店的事可以一锤定音。
“嗯,现在我们家数你功劳最大,最厉害。”许政华深得为夫之道。
黄秀英说:“不是,我认为最厉害的是我们家阿岩了。”
夫妻两个私底下,已经无数次谈论自己的这个大儿子了。
儿子许岩生了场病,事事出人意料,黄秀英说,将来这儿子肯定了不得,能做大事情。
他自己学习成绩好了不说,而且写文章赚了一大笔钱,更是让老妈不自觉辞职,开了家午四海饭店。
说心里话,许政华也认为儿子自己的本事,他步步为营,让他的老妈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开了四海饭店。
许政华知道自己的妻子,一分钱要掰成两分花,饭店装修的时候,黄秀英小农思想,舍不得投大笔钱,说是先与别的饭店一样搞,走一步看一步,等生意好了,再投钱扩大。
许岩却直接和装修师傅一起,把饭店装修成老镇上最好的饭店。黄秀英对装修不懂,一切都由许岩折腾,等装修好了,许岩立即给结算了工程款。
饭店装修好了,钱也花出去了,黄秀英只有辞了职,逼上梁山,上马开饭店。
而这家饭店一开业,这让老许家在老镇人前显贵,现在但凡老镇上的人遇到他们夫妻俩,都是一律笑脸相迎。
这在以前不敢想象,以前工资低,一家四口,供两小孩读书,日子过得较为拮据。
那时,夫妻俩以为过日子就这样,安贫乐道,一心好好把两个儿子带大。
最近,夫妻俩频繁聊起儿子许岩,特别是黄秀英,聊着聊着,从儿子身上,会自然而然说到了林仙儿。
通过这几天的接触,黄秀英、许政华两人从心底喜欢林仙儿。
林仙儿能干,做事明事理,干脆利落,对他夫妻两又很是尊敬,“婶”“叔”地喊。
假如,林仙儿做他们家的儿媳妇,相帮着开饭店,那是很蛮好的,只是,美中不足是,林仙儿家有个智障的弟弟。
嗯,许岩满十八了,老一辈在这年纪都已经结婚,有儿女了。
“喛,政华,你发现没?林仙儿蛮听儿子许岩的。”黄秀英八卦地说。
“孩子的事,先不管,阿岩还要上大学的,到时都不知道啥样了。”许政华说。
说着说着,夫妻俩又说到大老板唐宏大有一个女儿。
现在,宏大注塑厂隔三差五照顾四海饭店生意,那位注塑厂林厂长对黄秀英客气异常,开口闭口老板娘长,老板娘短的。
并且经常夸黄秀英生了个好儿子。
林厂长说唐宏大老板交代了,厂子里有招待就放在四海饭店。
不只这,老板女儿也专门叮嘱他,要照顾饭店生意。
言里言外,似乎许岩将来会是唐家女婿。
这么大老板能看重自己儿子,黄秀英自然高兴,打听唐艺长得啥样?脾气好不好?
俨然进入了准婆婆模式。
黄秀英对许政华说:“唐宏大是不是就一个女儿?”
“咋?”
许政华说:“打听人家的女儿干嘛,人家可是我们县数一数二的大老板。”
“大老板怎么了,高攀不上?”黄秀英说:“我家阿岩一点也不差!”
许政华说:“咱儿子跟唐老板女儿是同学,你别胡乱打听,八字没有一撇,被人传出去,会惹人笑话的,以为我们要攀附人家大老板。”
又说:
“上次在街上遇到王得才老师,夸赞我们儿子,说阿岩考上本科大学没问题。阿岩路还长着呢。”
黄秀英横了丈夫一眼,说:“我说一句,你就说一百句,甭操心,我比你懂。”
但在一天,黄秀英终于又忍不住,当面问许岩:“阿岩,你喜欢林仙还是喜欢唐宏大的女儿?”
许岩一头雾水,等明白这么一回事之后,立即满头黑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