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会无期》【1】
《再会无期》【1】
师门番外,珞凇退出师门那一年
傅长砚&段华卿,珞凇&乌恒璟,以及师门群像
甜虐参半,段珞的刀、傅段的糖
【小家伙,在我这儿犯浑呢?】
嘟——
嘟——
嘟——
单调的电话音,保持着固定频率,从手机听筒内传来。
岑沐霖的心情,却远不如电话音来的平静,相反,他的心情随着无人接听的电话,越来越急躁。岑沐霖素来平静,很久没有这般浮躁过。
——师兄,接电话啊!
他已经打了整整三通电话,他不信师兄能这么长时间不看手机,他更加不信,师兄不知道老师今天离开苏国。
师兄真的不来吗?
虽然师兄已经离开师门,但老师这一走,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回来。
难道师兄真的不来送老师?难道真的舍得,连老师离开前最后一面都不见吗?
难道真的……再会无期?
眼看着段华卿登机的时间越来越近,岑沐霖在前往机场不停地给珞凇打电话,可是珞凇,始终未接。
一周前。
段华卿的手机收到珞凇发来的信息:“华老师,近来身体可好?听朋友说,您把北庐的宅邸捐了。”
这是珞凇离开师门以后,第一次主动给他发信息。
段华卿望着手机上的文字,还是熟悉的迂回,熟悉的试探,是听说他要去中国,所以想问什么时候走吧,非要从“近来身体可好”开始切入。
两个人之间的互相试探与周旋,是一种情趣,如同棋局对弈,一子落下,兴致勃勃地期待对方要如何破局,然而以二人现在的身份,段华卿不打算与他斡旋,直接回复航班号:“定了下周六sz561,飞中国北京。”
对于段华卿的直接,珞凇似乎不意外,亦或者,他此刻有更关心的问题,因为他发的信息是:“您一个人去?”
按照段华卿对珞凇的了解,他这么问,无非是想确认,自己是不是为了“那个特定的人”去的中国。
是的,是为了“确认”,而非“询问”。
今日他们二人的选择,早在珞凇决意离开师门的时候,他就应当想到。
按理,他不应该问。
但段华卿还是回了,不加情绪,照实回复:“与长砚一起。”
三秒后,珞凇直接拨了电话过来。
段华卿接起来,语气轻松:“许久没见过,你如此沉不住气。”
这不是老师与学生之间对话的语气,更像久别重逢的老友。
他们算朋友吗?
不算吧。
然而,离开师门之后,恐怕也只剩下这层薄如蝉翼的友情,虚无地足以支撑这通电话。
与段华卿的轻松不同,珞凇全然没有开玩笑的心情,他语气很重,沉沉地:“您这一去,是不准备回来了。”
段华卿应了一声,又道:“师门一切事务,交于长青处理。”
“为什么?”
珞凇这个问句,语气太重,问出了质问的意味,一股兴师问罪的意味,好像在问——你凭什么走?凭什么不回来?凭什么,和傅长砚去中国?!
好笑的是,这一切的源头,明明是他本人。
段华卿只一句:“你发什么小孩脾气?”
沉默。
珞凇在电话里,沉默了足足五十七秒。
段华卿等着他,没催促,没安抚,没回应。
只是,等着,安静地,等着。
时间走足一分钟,秒针即将走向一分零一秒的时候,珞凇再次开口:“逢年过节也不回来?”
段华卿在电话里轻轻地,笑了一声——他懒得理。
这个孩子总是城府深到少年老成的模样,以至于常常让人忘记,他才二十四岁。
你看,明明是他先放手的,是他说要离开师门,是他说要结婚生子,是他说永不再见,是他信誓旦旦地说——将来,大路朝天,各走一边。
孩子大了,非要甩开你往前走,你尊重了、同意了,他却反悔。
这不是小孩脾气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