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92.合作愉快
吴家老家吴县的县令那可是皇帝的人,是当时皇帝故意插的钉子。
为的就是不让吴家好受。
不管怎么说,大本营插进来一个敌人的棋子那是个怎么回事啊?
而且这个县令还很有些本事,明的暗的各种手段,还真就奈何不了人家。
反而是坐稳了位置。
这可是赵珝对付吴家的一个重要手段,当初王家覆灭还历历在目,谁知道这个县令会不会重演一波?
所谓破家知府,灭门县令。
吴家可不想自己的老家被皇帝给屠了。
这也是这两个月边军入京都城期间皇帝的反击后手。
这两个月内,各方都没有闲着。
皇帝直接下诏让边军入京都城固然是反转了形式,保证了京都城吴家的安全,甚至隐隐的对皇帝造成了威胁。
但是同时作为交换,城防司那边可就没有交出来。
叶寒在其中和吴家的少壮派是针锋相对。
偏偏还有吴家的一些老人,看着吴家的军队到了京都城,觉得稳了,没有问题了,所以各种扯后腿,竟然还联手叶寒对付少壮派。
而皇帝还不仅如此,神不知鬼不觉的又安排了一个吴家的县令。
本来吴家还没当回事,你一个人去我的地盘当县令有什么用?
所有人都是我的人,你算什么?大不了直接把你给“病死”不就完了?
结果没曾想,这个县令还真的站住脚了。
不说反客为主,但是搞事情的能力还是有的。
这就让吴霖很是难受,这算是什么?
互相卡脖子?
京都城吴家是没有事了,但是老家又有了危险,虽然说单凭那个县令应该不至于覆灭老家,但是终究是一个危险。
而且吴家很多老人对此选择视而不见,因为那不涉及他们的利益。
所以在京都城中于少壮派的矛盾还愈演愈烈。
逼得吴霖让吴家人和吴家有关的人上奏攻击一个县令!
就是想通过朝廷中央把其罢免,但是皇帝还在这里,谁又能罢免得了?
是以吴家都属于要认了这个亏的,只是这会皇帝提出来又是个什么意思?
难不成是?
吴母目光犹疑:“是曾听闻过类似说法,只是臣久居京都城,具体消息并不是太清楚。不过既然有人风闻奏事,想来不会是空穴来风的吧。”
“嗯,到底是乡土人情不同,为政首重因地制宜。吴县县令既然不行,朕就换人,吴家对吴县最为熟悉,就由吴尚书推介一个人送去内阁吧。”
“陛下明见,光照万里,恩泽遍及黎庶,臣替天下万民谢过陛下。”
吴母起身行礼。
但是心里还在琢磨,皇帝怎么还突然示好了呢?
这是怎么一回事?
这无缘无故的好处,吴母接受的不安心啊。
“无妨,这是朕应当做的,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些小事,也是大事。”
“朝廷诸公,站在这庙堂之上太久了,朕总怕他们看不到底下,看不到乡土之中的百姓。”
“陛下仁慈!”吴母搭话恭维,心中隐隐有所猜测。
“唉,这地方上终究实在是太远,各地的节度使和藩王,朝廷也顾及不好啊。现在还好,若是战事一起,怕还会误了大事。”
话说到这里,吴母自然是明白了。
好处果然不是白给的,你吴家老家的钉子,可以撤去。
但是同样的,作为交换,你吴家需要帮助皇帝去摆平地方节度使和藩王。
这其实就堵住了吴雪晴之前说的煽动地方节度使和藩王作乱以提升世家筹码的计策。
只不过吴母权衡利弊,其实对于吴家来说,还是皇帝的提议更为有利。
按照吴雪晴所说,确实能够要挟皇帝,索取更多的利益。
但是那利益再多,也多不过打下了第三异世界的利益。
之前那么想,是因为担心皇帝远征第三异世界的计划是不是对吴家有什么阴谋。
也就将其做一个备选计划。
要是发现了什么蛛丝马迹,就直接发动,煽动地方节度使和藩王,阻止远征。
可是现在看来,这些利益交换之下的话,吴家还是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