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转机,寿宴请帖做考卷 - 你迎青梅做平妻,我嫁皇子做帝后 - 一纸倾城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35章转机,寿宴请帖做考卷

“好久没有这么热闹了,今日难得人齐,管家,把我珍藏的那坛酒取出来!”裴老太君兴致奇高,满面红光。

裴大夫人忙道,“母亲,那坛酒不是说要留到过两天您的寿辰上用么?提前开了,岂不是……”

“不妨事,还有什么比我们怀瑾回来更值得高兴的事?”裴老太君大手一挥,“管家,快去。”

裴大夫人欲言又止的,裴三夫人见状拉了她一把,“大嫂,母亲高兴,不过一坛酒而已,不要扫了母亲的兴。”

裴三爷也附和道,“是啊,大嫂,母亲说开便开了,回头再寻一坛就是了。”

“那不一样。”裴大夫人说道,“六十大寿这是整寿,这坛酒是三十年前埋下的,意义不同。”

她费尽心思,也只是想让婆母好好过完这个大寿罢了。

薛怀瑾看出裴大夫人的心思,淡声道,“大舅母,玉粮春我那里还有一坛,也是三十年前埋下的,明日我便叫人挖来。”

席间众人闻言,都是一顿。

裴家小辈不知内情,都是一脸茫然。

几位长辈却心知肚明,东宫的那一坛,当年是给先太子妃陪嫁之物。

“外祖母,小舅舅,两位舅母,外祖母寿辰将近,又是整寿,往年因家中之故,都是闭门简办。今年,不如我们好好操办一场如何?”

“还是简单办一办就算了。”裴老太君下意识说道。

“母亲,怀瑾说得对。”裴三爷持反对意见,“今年是您的整寿,往年也就算了,如今怀瑾回来了,是该好好办的。也让世人看看我们裴家子弟是如何意气风发的。”

“可后日就是……”裴老太君犹豫。

“外祖母这些事就交给我们吧,你老人家不必担心。”

大夫人、三夫人也都纷纷附和,“是啊母亲,我们这么多人,还怕办不好一场寿宴?”

众人心气已被激起,裴老太君环顾一圈,见往日都神色怏怏的孙辈此时个个精神抖擞,气势昂扬,否定的话也说不出来了。

“那就依你们所言,咱们好好办!”

天还没黑,便有一大批人涌进了裴家,上下打扫一新,然后装点起来。

与此同时,薛怀瑾陪着拟出了名单,其实两位夫人早已有所准备,只需要稍加增删便可。

入夜,裴三爷便领着小辈们连夜写起了请柬,连不到十岁的允诺,都乖乖坐在椅子上帮着写了好几张。

天一亮,裴老太君六十大寿的请柬便雪花一样地飞向盛京各大高门,又引起一番惊涛骇浪。

当然,其中就包括了给商蕙安的那一份。

而在请帖送出去后,裴三爷悠哉悠哉地坐在院子里望着天,笑容逐渐灿烂,“怀瑾此计甚好。”

……

与此同时,商蕙安也接到了裴家的请柬。

看到那请柬时,她简直不敢相信,“没想到,这个时候了,裴家居然还会发请柬,更没想到,我也能收到裴家请柬。”

“姑娘,这真是裴家的请柬?这是一大早有人专门送过来的,就放在院子里。”银朱诧异道“看那个盒子,我还以为是什么首饰呢,没想到是请柬,”

商蕙安看着请柬上的用印,点了点头,“这是裴家的请柬,这印是裴家宴客惯用的,他们家的印是百年前的旧物件,印泥也是特制,一般人仿不了。”

说着,她又忍不住感慨,“原以为见不到太后了,没想到今日就收到了裴家的请柬。这盛京,怕是要变天了。”

“看姑娘的意思,不像是好事?”银朱不解。

“是好事,但也不是好事。”商蕙安摇摇头,“当年先太子妃和皇长孙病逝,裴相也跟着病逝,裴家渐渐式微,如今主家已无人在朝为官,说一句落魄也不为过,而如今的这个太子妃吕氏和她背后的吕家便趁机崛起。”

“明日的寿宴,今日才发请柬,这明摆着要让人做选择。裴家低调这么多年,一出来就闹这么大的阵仗,盛京各大门第还不知道要出什么幺蛾子呢,且看着吧。”

“姑娘,您给我们说糊涂了。”紫苏挠头。

银朱也道,“是啊姑娘,这其中有什么隐情么?”

商蕙安无奈道,“我刚才说裴家落魄,吕家趁机崛起,你们都没听进去。这两家表面功夫都不做了,更何况暗地里?”

“若是朝臣去给裴老太君贺寿,太子妃吕氏和她背后如日中天的整个吕家会不会对他们有看法?若是不去呢,裴相这遍布朝野的门生故吏又如何看?”

银朱和紫苏对视一眼,明白了一点,又没完全明白。

商蕙安接着道,“裴家往年并不宴客,此次裴老太君六十大寿,各家虽然也有所准备,但眼看着之前并没有动静,估计都生出了其他想法。而裴如此临时才发出请帖,这发的哪里是请帖,分明是裴家给各家发的考卷。”

说到这儿,她不禁笑道,“裴相在位几十年,他提拔的满朝文武数不胜数,若是裴老太君六十大寿都无所表示,以后难免要被人骂上一句忘恩负义——文人最重名声,一句忘恩负义就能把他们的青云路堵死。谁都知道人走茶凉,但谁愿意跟连提拔恩人都能忘记的人共事?往后谁又愿意提拔这样的人?”

“各大家族也是一样的,从前裴家风光时,各家争相奉承,如今裴老太君的六十大寿若是视若无睹,往后也是要被人诟病的。世家也要脸。”

银朱恍然大悟,“那也就是说,这是裴家给各大家的考验,也是给他们选择站队的机会,看是要继续看吕家的脸色,还是和裴家站在一起?”

商蕙安纠正道,“去寿宴不一定就是要跟裴家站在一起,也可能只是客套。但若是不去,就一定是站在裴家的对立面。别忘了,裴家可还有一位外孙是东宫嫡出的皇孙。”

银朱恍然大悟,“明白了。”

一扭头,紫苏还一脸呆,她又无奈的解释去了。

商蕙安看着请柬,也是感慨万千。

吕氏的孩子再怎么得宠,终究只是庶出,吕氏是从妾室扶的正,身上永远都去不掉这个妾的印记的,庶出怎么能越过嫡子去?

裴家这个法子虽然剑走偏锋,不过换个角度看,这也是裴家要重振必须迈出的第一步。

他们要重振门楣,总得先弄清哪些人是可结交的,哪些人以后不必留情。这个方法很是有效,明日便可见分晓。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