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禅定回忆术
碧水丹山映杖藜,夕阳犹在小桥西。
酒楼客栈外,青河湖畔中,缕缕炊烟袅袅升起,与那落日余晖交织相融。
空旷的草地上,商队伙计如往常一样挽起衣袖,熟练地切着鲜嫩时蔬,动作娴熟无比。
不远处青河湖面,波光粼粼,偶尔有鱼儿跃出水面,泛起圈圈涟漪。
落日余晖下,叶嗣看着这稀松平常的一切对着江晚余淡笑道:
“好快,已经有两年时间了吧?穿过前方厄难谷,这段旅途也该画上句号。”
微风拂过,一旁逗着小猫的江晚余似乎意识到了什么便放开怀中宠物感叹道:
“是啊,尽管灵气复苏,世间五境修行者可入三花。
但短短不到两年时间,叶嗣你从一个毫无修为的普通人修到三境武者,这份资质简直就是闻所未闻,你想好接下来去哪了吗?”
江湖之中,唯有三境武者这般武林高手方能独善其身,叶嗣同样在等着这么一个机会,一个可以独步江湖的机会。
江家商会行走于秦国北境,而叶嗣在北境两年依然没有打听到自己身世的下落,这不得不让叶嗣认为自己到底是不是秦国北境之人。
思索片刻,叶嗣一时间也说不清个所以然,北境并没有他在丢失记忆前存在过的证明,而他也不知道接下来该去哪。
从叶嗣的眼眸之中,江晚余看出了前者的疑虑,随即拿出怀中准备已久的一张秦国地图道:
“去秦国南边看看?亦或者是赵国?当初是在相思河捡到你的,或许你去那会有意外的收获。”
相思河连同着三国,流向漠北,处于中州腹地,范围极其广大,这也大大增加寻找叶嗣身世的难度。
就在叶嗣思索之际,一身僧袍的佛子也听到了二人的对话,桃夭般的眼眸上下打量着叶嗣道:
“阿弥陀佛,叶施主丢失过记忆?这一方面小僧或许能尽一些绵薄之力,我佛门有一部名为禅定回忆术,不知叶施主是否愿意一试。”
佛法万千,历经千年传承哪怕是中间传承有些断层,却依然是修道之人前行的一座大山。
叶嗣一听有些激动的抓住佛子的手腕喊道:“真的吗!这个世界上还有这般术法!”
被叶嗣抓住手腕的佛子单手做礼轻声道:
“阿弥陀佛,叶施主不必如此激动,记忆本就是隐藏在识海深处,它从未消失从未离去。
禅定回忆术不过是放大被隐藏在识海之中的记忆,只是此法需要大量时间布置,等待商队至北俞城,小僧可为施主施法。”
听完佛子的话,平静内心波澜的叶嗣深吸一口清气,两年间自己无数次看到希望,可每一次都遭到打击,一个人若是忘记了过去,那与背叛又有何意?
叶嗣想要知道自己过往,想知道自己到底是谁,这不仅仅是对自己负责,还是对那些关心自己的那些人负责。
片刻过后,江晚余眼神之中流露着些许失落,可还是笑着回应道:
“恭喜恭喜,我听说佛门佛法高深莫测,叶嗣你很快就能找到自己的记忆啦,不过在这之前,我听闻百家商会在此举办一场联谊会,等夜色后陪我逛逛?”
厄难谷前,诸多从四面八方的商会汇聚于此,想要前往秦国北境更北部,厄难谷无疑是最快的捷径。
而一些商会则是会在厄难谷外这几日,与一些商会一同进入相互依靠,也正因如此,各家商会会在此相互交流。
听到自己身世的下落,本就有些上头的叶嗣一听也是满口答应江晚于的请求道:
“去!肯定去,佛子你也来吗?人多热闹有点。”
佛子本想答应,可看了一眼江晚余那有些失落的眼神,手中转动着佛珠拒绝道:
“阿弥陀佛,多谢叶施主好意,世间红尘景小僧不敢贪恋,今夜小僧还是饱读手中佛书。”
在佛子拒绝后,叶嗣也没有过多在意,出家人就是这样文绉绉的,什么大道理说的一套一套。
望着湖面金鳞,满面春风的叶嗣深吸一口气笑道:
“晚余,你说,我的过往到底是什么?我越来越好奇我的过往了,不过那个禅定回忆术真的有用吗?要是还是不行怎么办?”
江晚余凑到叶嗣身旁眼含微笑道:
“会的,佛门可是千年前人族最强三门之一,传承下来的东西一定有着过人之处,我先恭喜你找回自己的记忆啦。”
吹着夕阳下的微风,叶嗣也是充斥着对于过去地向往又有些害怕道:
“那你说,如果我想起了我的爹娘,亦或者我是那种无依无靠,无家可归的人,我还能不能留在江家商会。”
尽管平常会时常调侃自己是大户人家的氏族子弟,可叶嗣同样知道,自己也有可能是那饱受战乱,因纷争而失忆的漂泊者。
过去的记忆到底是美好的,还是破败的?这些叶嗣都无从得知。
在这世道因纷争而流离失所的人太多太多,除去五姓七望,高官氏族的子弟,平民百姓不过是如同水中泡影那般随时消散。
江晚余下意识梳理被风吹乱的秀发,她看向那些赵国流民,眼神之中浮现一丝坚定道:
“我想让江家商会不再只是秦国的商会,而是天下人的商会。
母亲说过,商人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我想打造的商会不仅仅只是秦国人的商会,而是是天下人的商会,是天下人的家,叶嗣,这里不就是你第二个家吗?”
什么是家?在这个时代,人们安居乐业,居有定所,对着明天有希望的地方,那才是家。
而不是饱受纷争战乱,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似乎早就知道答案的叶嗣也是笑道:
“你还是这样善良,自打我失忆起,江家商会就已经是我第二个家了,不仅仅是我的家,还是他们的家,如果可以,我还挺想一直留在江家商会,见证你口中所说的天下大同。”
这里的大部分伙计都是流离失所之人,都是江晚余接纳,包容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