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184万(求订阅!) - 1979:孩子她妈是天仙妈 - 部步高升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41章184万(求订阅!)

第141章184万(求订阅!)

“你好,给我来份今天的《人民日报》。”

“给,一毛钱。”

“谢谢!”

陈稲明将右手的早餐换到左手,然后从兜里摸出一个钢棚递了过去,同时把售货员手里还散发着油墨味的报纸接了过来。

买完报纸之后,陈稲明并没有立马去看,而是径直走进了对面的中央戏剧学院。

1955年4月出生,已经满27岁的陈稲明并非这所学校的老师或者助教,他还是一个大四学生。

但他同时又不是一个本科生,而是考的中戏的表演进修班,不过与北电珠琳他们那一届表演进修班不同的是,他读的是四年制的,平常也是和本科班一起上课,其本质上没啥区别。

“老李,你的早餐我给你放桌子上。”

陈稲明进入宿舍之后,拍了拍他上铺的床位,然后自顾自坐下来边吃早餐,边看起了刚买的报纸。

这个时候,睡在他上铺的老李掀开被子坐了起来,抓了抓蓬松的头发,然后快速下了床。

瞥了一眼陈稲明手里的报纸,见是今天的《人民日报》,随意的问道:“有什么新闻吗?”

“有。”

陈稲明下意识的停下了嘴里咀嚼的动作,盯着手里的报纸道:

“陈浮生导演他们的电影创汇工作小组在昨天元旦节正式改组成立了东方影业出口公司,而且公司还是建立在老北电的地址上……”

比陈稲明足足大了11岁的李宝田听到感兴趣的内容,穿好外套后也把脑袋凑了过去。

“昨日上午十点,东方影业出口公司的总经理陈浮生同志用慷慨激昂的开场白点燃了现场的气氛,陈浮生同志描述的公司目标更是令人深刻,本报记者对其总结如下:一、拍好中国故事,让银幕里的家国情怀,民族风貌,成为世界看见中国的窗口……”

“剪彩仪式上,文宣部的丁书记、电影局的石局长一同出席剪彩,并为东方公司送出祝福词。”

“活动最后,陈浮生导演邀请所有人员,观看了他们东方影业出口公司出品的第一部电影,由凌子执导,陈浮生编剧并监制,徐向東、于荣胱、林秋苹主演的《木棉袈裟》。”

陈稲明看完了报纸对昨天东方公司开业的报道,然后和李宝田对视一眼,两人不约而同地说道:“走,看电影去。”

五分钟后,两人出了门,此时报纸被李宝田拿在了手上,他又看了一遍,然后问道:“稲明,你说我有没有机会加入这个东方公司?”

“你不是想留校任教吗?”

李宝田既然都比陈稲明大了11岁,那他自然也不是普通的本科生。

事实上在考上中戏之前,李宝田就已经混到了徐州地区文工团副团长的位置。

然后高考恢复之后,他抱着试一试考了中戏的导演干部进修班,没想到还真考上了。

但他是1946年生人,还没毕业就已经35了,这个年纪去哪个单位都很尴尬,所以李宝田就想着毕业以后留校任教。

不过他三年前既然选择报考中戏,心里自然还是有一颗电影梦的。

看到报纸上陈浮生导演想让中国电影屹立在世界舞台上的那番伟大目标,这不禁点燃他心里的那颗沉寂已久的电影梦,所以才生出了想要加入东方公司的冲动。

“我前段时间好像听我们老师说过,陈浮生导演似乎在北电招了好几个实习生,如果老李你真想去东方公司的话,可以打听一下。”陈稲明建议道。    同时他自己内心也有点心动。

但是看了东方公司的人员组成,好像根本就没有开设演员团。

李宝田点点头,觉得可以先打听打听,接着不再讨论这个话题,而是快步朝学校外面走去。

因为他们担心去晚了,就买不到票了。

毕竟上次《调音师》上映时的情况还历历在目。

……

与此同时,小西天,东方影业出口公司。

此时正在召开公司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员工大会。

“公布一个喜讯。”

刚刚会议开到一半,陈浮生在秘书进来通报之后出门了一趟,此时一回来,大家的目光又都齐刷刷的看向了他。

“陈导,什么喜讯?”

陈浮生迎上大家好奇的目光,也没有卖关子,直接了当的说道:“凌子的《木棉袈裟》卖了368个电影拷贝,按照约定,每个拷贝中影要分五千元作为我们公司的启动资金,368个电影拷贝,合计就该分给我们184万元,而这笔钱刚刚已经打到了公司账上。”

“居然有184万,我记得之前他们中影收购其他电影,统一价都是72万,去年好像涨了一些,涨到了99万,照这样看来,像我们这种五五分成的话,反而更赚一些。”韩弎坪道。

“分成的前提是电影的拷贝卖的越多,才能赚的越多。”凌子继续道:“我看了去年的报表,去年全国电影制片厂一共拍了589部电影,但是卖的拷贝数量超过200个的,十分之一都没有,如果要是按照分成的话,国内的电影制片厂,只怕都要倒闭。”

陈浮生点点头道:“没错,所以中影也只答应了《木棉袈裟》和《嫌疑人x的献身》的分成,我们以后的电影他们就会按照和国内其他电影一样的标准进行收购。”

“不过我们既然是出口公司,那就不要只盯着卖拷贝的那点蝇头小利,我们的战场在海外,要挣就挣美国人的钱,挣欧洲人的钱,挣日本人的钱……”

陈浮生此话一出,场上不少人附和道:

“没错,挣老外的钱才更有成就感!”

“出口创汇,本来就是我们公司存在的意义。”

“确实如此,就算是陈导的《调音师》在国内卖了五百多个拷贝,分成下来也就两百多万,但是这部电影光在香港就取得了超两千万港币票房,更遑论还有近七百万美元的海外版权,所以我们公司利润大头,其实是在海外,而非国内!”

“……”

讨论到这,这场东方公司的第一场员工大会也开得差不多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