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至今犹忆李将军7 - 屠龙后记 - 鹤排云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屠龙后记 >

第十章至今犹忆李将军7

李景隆在德州闻报燕军攻打永平,喜不自胜道:“燕贼果然中我计矣。”遂命大军即刻北上,与郭英军相会与河间府,双方合兵一处,计有大军五十三万,浩浩荡荡一起北上,来攻北平。

这一日大军抵达卢沟桥北,但见长虹卧波,河水奔腾,桥上空空荡荡并无一人,河对岸也没半个守军,李景隆怕有埋伏,便命斥候前去侦察。探马侦察了半日回报,说是方圆数十里内不见燕军。李景隆闻报大喜道:“永定河为北平南面第一道屏障,燕贼不守此桥,我知其无能为矣。”

高巍警告道:“大将军小心,这恐怕是燕贼的诱敌之计,待我顿兵坚城之下,他返身杀回,我腹背受敌,恐遭不测。”

李景隆哼了一声道:“我有五十万大军,燕贼能有多少人马,最多不过十万之众,我可以围城打援,将燕贼一网成擒。”

高巍摇头无语。

朝廷大军抵达北平城下,分别在九门修筑营垒,将城池团团围住,独将安贞门和健德门放开生路,这在兵法上叫围三阙一,为的是动摇守城士兵坚守的决心。

李景隆命别将攻下通州,将中军大营扎在郑村坝,领兵四十余万以待朱棣回师,在此决战。

郭英率军十余万负责攻打北平,他命山东都司都指挥盛庸率兵攻打北平南门丽正门,此处为北平中轴线上的第一座城门,其后便是故元皇城,最为要紧,故此处城门修得高大壮丽,坚固无比,堪称北平门户。

盛庸原是耿炳文副将,生得粗眉细眼,鼻直口阔,身材高大,四旬上下。耿炳文被解职后,他又成了郭英副手。郭英有意提拔他,故特命他领兵攻打丽正门,如此门攻破,北平便告陷落,实为首功一件。

李景隆派张士行率孝陵卫前来助战,他不想将张士行留在身边,免得自己的一举一动为其所知,再密告皇上,有掣肘之嫌,尽管张士行并没有这么做。但李景隆仍将张士行打发到郭英处。

郭英也知道张士行出身锦衣卫,和建文帝关系匪浅,既不想得罪他,也不想重用他,便命张士行率本部人马攻打西面的平则门,也好给盛庸助攻。

盛庸花费了数日功夫,将护城河外的铁蒺藜,鹿角木、拒马,陷马坑慢慢清除干净,再搭起飞桥,将城墙下的羊马墙摧毁推平,然后组织大军开始攻城。

燕军方面守卫丽正门的正是老将顾成。世子朱高炽看着南军在城外忙忙碌碌的清除障碍,有些焦急的埋怨顾成道:“顾都督,你眼见南军清除路障,便要大举攻城,如何无动于衷,不发一兵呢?”

顾成镇定道:“世子,你有所不知,守城之道,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攻也。那盛庸在城外好整以暇的清除拒马、鹿角等物,实是诱我攻之。我军兵少,只能凭城坚守,若出城攻敌,则正中其下怀,城池不保。”

朱高炽这才恍然大悟,拱手谢道:“北平安危系于都督一身。”

顾成还礼道:“老臣愿与北平共存亡。”

正说话间,南军投石机开始向城上抛掷石弹,顾成急忙将朱高炽护住趴下,躲在雉堞之后。石弹打在城墙之上声如雷震,故此抛石机又名霹雳车。有几枚石弹击碎了垛口,将躲在其后的士兵打得是血肉横飞。

顾成叫声不好,大声命令道:“张网。”

十几个士兵爬起来瞄着石弹的来处,将几张由粗麻绳结成的大网,用竹竿撑住,离着城墙之外七八尺的地方,张挂起来,待石弹再次打来,飞入大网,其势稍歇,打在城墙之上便没有什么力道了。

这时大批南军已经通过飞桥渡过护城河,在城墙之下架起云梯,开始攻城了。

顾成命令放箭,但南军云梯底部覆有生牛皮,兵士躲在里面,不受矢石攻击。顾成命令城上架起夜叉檑,待南军士兵顺着云梯快要爬上城头之时,以铁索绞车放下夜叉檑,用来攻打登城士兵。

此物由用湿榆木制成,长一丈许,直径一尺,四周安装倒刺,长约五寸,两端安有轮脚,端得十分厉害,南军士兵沾着即死,挨着即亡,纷纷坠下城去。

这时城下轰然一声巨响,尘土飞扬,一名燕军百户来向顾城报告:“都督,大事不好了,瓮城门被冲车撞毁了。”

顾成斥道:“慌什么,将刃车推出,塞住城门。”那百户答应一声,领命去了。

顾成命人点燃燕尾炬,朝南军冲车掷去。那燕尾炬由干苇草束缚而成,下分两岐,如燕尾状,以油脂灌之,点燃之后,真如火燕飞舞,落在冲车之上,登时把那冲车燃着,南军士兵便抱头鼠窜而去。

这时城下驶来三辆吕公车,这是一种安有八个车轮、高五层的攻城塔。最下面一层是推车前进的士兵,其它四层装载攻城的敢战之兵。整车高约四丈,宽约两丈,长约三丈,车与城高,四周覆有湿毛毡,不惧矢石火攻,最上层竟然设有火炮,车与城齐,离着城墙约百步之遥,箭矢火炮齐发,把燕军打得人仰马翻,狼狈不堪。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