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榆木川前六龙飞2(大结局) - 屠龙后记 - 鹤排云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屠龙后记 >

第二十一章榆木川前六龙飞2(大结局)

朱棣乃是马上皇帝,久经战阵,非常人可比,他见势不妙,立刻就地一滚,躲过这惊天一击,闪电劈在青砖之上,火花四溅。

朱棣站起身来,对着苍天戟指骂道:“贼老天,瞎了你的狗眼,朕乃天子,奄有四海,统领万民,朕有何过,因何害我?”

他话音刚落,又一个滚雷响起,一道闪电,划破苍天,向他袭来。

朱棣不敢再骂,拔腿向奉天殿中跑去。

那道闪电又一次劈空。

待朱棣逃进殿中,天上的滚雷又一次响起,这次朱棣不再害怕,站在殿门口对着苍天轻蔑一笑道:“贼老天,朕已进殿,看你耐我何?”

他话音刚落,一道闪电击中了殿角的飞檐,登时冒出了火苗。紧接着又是几声响雷闪电过处,华盖、谨身二殿也着了起来。

说来也怪,这天上是光打雷不下雨,又刮起了东南风,风助火势,火借风威,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不一会儿便燃起了熊熊大火。

朱棣急忙命人灭火,太监、锦衣卫们端盘挑水,乱成一团,无奈火势太大,三大殿如同三个巨大的火炬,火焰冲天,整个北京城的军民都目睹了这一切。

杨奇也冲进了火场,眉毛胡子都被烧焦了,官服上也被烧了好几个洞,朱棣以为他来救火,却看见他进进出出好几次,只是搬出了一堆书籍,笑骂道:“宫中那么多的珍宝,你却只是抢了些许破书,真是个书呆子。”

杨奇抹了一把脸上的灰,回复道:“陛下,那些珍宝黄金算什么,这些古籍才是国家的无价之宝啊。”

朱棣大为感动,拍着杨奇的脊背道:“这些都不算什么,你才是国家的无价之宝。”

杨奇听后,十分动情,躬身施礼道:“谢陛下谬赞,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大火烧了三日三夜,巍峨壮丽、金碧辉煌的三大殿,终于成为了一片废墟。

古人讲究天人感应,紫禁城甫一落成,便出此大事,定是上天示警,为安定人心,敢于逆天犯上的朱棣也不得不下诏罪己,访求直言,其诏曰:“朕躬膺天命,祗绍鸿图,爰仿古制,肇建两京。乃永乐十九年四月初八日,奉天等三殿灾,朕心惶惧,莫如所措。意者于敬天事神之礼有所怠哉?或祖法有违而政务有所乖哉?或小人在位,贤人隐遁而善恶不分哉?或刑狱冤滥及无辜而曲直不辩哉?或奸佞交作,谄谀并进而忠言不入哉?或横征暴敛,剥削苛刻而殃及下民哉?或军旅不息,征调无方而馈饷空乏哉?下厉于民,上违于天,朕之蒙昧,未究由所,尔文武群臣受朕委任,休戚相关。朕所行果有不当,宜条陈无隐,朕必立改,以回天意。”

诏旨一下,群臣纷纷上书,历数迁都之弊,劳民之苦,初始朱棣尚能接受,后来一位叫萧逸的工部主事竟然上书,说三大殿被毁,乃是祖宗显灵,因建文帝未入宗庙,未建帝陵所致,应及早改过,方能免祸。

朱棣看到这封奏折后,勃然大怒道:“竖儒安敢妄议国事。”

他立刻命锦衣卫将萧逸逮入诏狱,严加拷问,令他招出背后主使之人,这个萧逸倒也硬气,并无胡乱攀附,一口咬定是出于本心,并无主使。

锦衣卫怕交不了差,便上了大刑,活活把萧逸给打死了。

朱棣知道群臣中还有不少人同情建文帝,担心他们乘此机会煽风点火,祸乱朝纲,便将一干上书大臣全部拉到午门外罚跪,不许吃喝,直到把他们的锐气消磨干净,自己的怒气消散后才肯放他们回家。

内阁首辅杨奇见此情景,为救群臣,便上前跪倒叩头,劝说朱棣道:“皇上下诏求直言,彼等大臣应诏上书,虽言过其实,然忠心无二,当赦其罪,否则日后朝堂无人敢言,非国家之福也。臣等备员大臣,不能参赞大计,匡扶社稷,罪在臣等,请陛下明察。”

朱棣见杨奇给了自己一个台阶下,便顺水推舟赦免了众人,然后他密召胡英入殿,呵斥道:“胡卿,如今朕已即位二十年,建文君却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朝中大臣议论纷纷,你是如何办事的?”

胡英吓得浑身哆嗦,连连叩头道:“陛下明察,微臣这二十年来一刻也未放松搜寻建文君的下落,也曾随郑监数次下西洋找寻,皆无踪迹,近日臣听闻其人或在塞外,正要前去找寻。”

朱棣哼了一声,道:“你快快前去,若是此次再无功而返,你也不必回来了。”

胡英叩头道:“微臣遵旨。此次必不辱使命。”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