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三佛形容总不真2 - 屠龙后记 - 鹤排云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屠龙后记 >

第十八章三佛形容总不真2

王恕向路人打听何处有佛寺,路人见他们都是僧人模样,便很热心的指点道路。

众人一路打听,终于来到城中的一座大寺庙之前,只见山门上写着“万寿寺”三个大字。

众人入得寺里,向守门僧人说明来意,说自己是安南兴圣寺的僧人,想要在此处挂单,要求见方丈。

守门僧人将众人打量了一番,便入内去请方丈出来,不一会儿功夫,方丈大慧出来迎接,此人长得方面大耳,犹如一尊弥勒佛。

他把众人逐个打量一番,问道:“贫僧为本寺方丈大慧,你们几个人谁是主事的?”

朱允炆上前双手合什道:“贫僧清闻,乃是清德方丈的师弟,见过大慧方丈。这两位是我的徒弟净印、净能。这一位是我的俗家弟子净智。”

黄瞻等人便一起上前给大慧见礼。

大慧方丈急忙还礼道:“那个兴圣寺的清德方丈我也略有耳闻,你们是安南国寺,皇帝退位后常居此处,如何便到了此处?”

朱允炆叹了口气道:“如今安南被明朝所占,寺院也被焚毁,我们为躲避战乱,便只好来到此处讨碗饭吃,望方丈大发慈悲,收留我等。”

大慧脸色不虞,道:“我们三佛齐也是刚遭兵火,前几年爪哇入侵此处,国中大乱,若不是梁王率众抵抗,我这座万寿寺也险些毁于兵火。近年城中才恢复生气,寺中香火大不如前了,哪里能养活那么些人?你们还是向别处去挂单吧。”

朱允炆从怀中掏出一片金叶子,道:“方丈,这是我们的灯油钱和伙食费,我们在此处只是暂住一时,看看情况,再往他处。麻烦方丈行个方便。”

大慧方丈一见之下,脸上登时眉开眼笑,将金叶子揣入怀中,笑道:“天下佛门是一家,各位高僧前来驻锡,我正求之不得呢。”说罢,领着他们进入寺中。

走过天王殿,左首处有一座钟楼,里面悬挂了一口大钟,上面镌刻了“承天万寿”四个大字。

大慧方丈引着众人走到跟前,介绍道:“我国自唐朝天佑年间才通使中国。在宋朝建隆年间凡三遣贡入朝。淳化三年我国为阇婆国所侵,向宋朝求告,乞降诏调停,宋朝皇帝从之,我国乃免于所侵。于是我国国王在咸平六年上书,本国欲建佛寺以祝圣寿,祈求宋帝赐名及钟,时宋真宗在位,嘉许其意,赐名“承天万寿”,并以钟赐焉。故此三佛齐国感宋厚德,自景德、祥符、天禧、元佑、元丰以来贡使络绎于道,宋帝每每优诏奖慰。本寺之名就来源于此。”

众人听了不由得惊呼道:“原来这口钟大有来历啊。这三佛齐国也算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了。”

大慧方丈将众人引入后院,找了一个僻静的禅房,让众人住下,并交代了寺中的饮食起居等项事务,然后便告辞出门了。

朱允炆和一众徒弟商议今后行止。

黄瞻道:“我们得想个法子去会会这个梁道明。”

张士行道:“我们直接找上门去,恐为其所轻,要找个机会才行。”

众人商量了半天,也没说出个头绪,便各自安睡了。

此后几天,他们便在寺内和城中闲逛,熟悉周遭情况。

这一日,众人来至大雄宝殿上参拜,看到那尊释迦摩尼的佛像金身不似中原佛像那般圆润,倒似常人般有棱有角,全身金光闪闪,夺人眼目,显然是真金所铸。

朱允炆便问那大慧方丈,道:“方丈,此处的佛祖面目宝相庄严,然似乎与中原有异,颇为不同,这是何故?”

大慧方丈微微一笑道:“清闻师父,你有所不知。因我国民念梁王复国之恩,捐献黄金,按照他的模样铸成这座金佛,日日供奉朝拜,愿其长生不老,保佑我国。”

朱允炆仔细看这尊佛像,见他浓眉大眼,大嘴大耳,相貌威严,一脸福相,不由得脱口赞道:“福星一路之歌谣,生佛万家之香火。”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