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淡淡山川异国悬10 - 屠龙后记 - 鹤排云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屠龙后记 >

第十六章淡淡山川异国悬10

这一日,解缙将《太祖实录》修改完成,献给朱棣审核,朱棣略略翻看了一下,便命人将姚广孝唤来,一指御案上的厚厚一大摞书册道:“少师,解缙已将《太祖实录》修撰完成,烦请少师审定。”

姚广孝微微一笑道:“微臣何德何能敢审定我大明第一才子所修之书?”

朱棣道:“不然,解缙虽称大才,仍有书生意气。少师世事洞明,见识超凡,这《太祖实录》是要传之子孙后代的,千万马虎不得,由你替朕把关,朕放心。”

姚广孝急忙起身施礼道:“多谢陛下信任,微臣必不负所托。”说罢,他便从御案上取了一本《太祖实录》校阅起来。

朱棣便在一旁批阅奏折,姚广孝若有什么意见便直接与他交流。如此一连三天,姚广孝对着一卷《太祖实录》反复翻看,欲言又止。

朱棣见此情形,便问道:“少师,你有什么难言之事,尽管道来。你我君臣是患难之交,不比他人。”

姚广孝叹了口气道:“解大才子本意是好的,但如此一来,却显得欲盖弥彰。”

朱棣奇道:“少师为何如此说?”

姚广孝走上前去,指着书中的一段文字道:“陛下,请看,这段文字记载陛下和周王为太祖与孝慈高皇后嫡子,余者皆为庶出。”

朱棣疑惑的看着姚广孝道:“这有什么不妥吗?”其实这段文字正是他自己授意解缙修改的,以表明他起兵靖难的正当性。

马皇后无子,长子太子朱标、次子秦王朱樉、三子晋王朱棡皆为李淑妃所生,四子燕王朱棣,五子周王朱橚皆为碽妃所生。但因李淑妃和碽妃早逝,这五个兄弟都是由马皇后抚养长大,视如己出,称其为嫡子也不为过。但解缙偏偏为了衬托朱棣的光辉形象,在实录中只写了朱棣和他亲兄弟周王为嫡子,其他人皆为庶出,这就是好大一个破绽。

姚广孝当然知道朱棣的心意,也熟悉内情,他正色道:“太祖高皇帝最重嫡庶之分,若懿文太子不是嫡出,岂能立为太子,精心栽培二十余年?若是庶出,更置孝慈高皇后于何地?实录中如此一写,整本书将无可信之言,必为后世所笑。”

朱棣一听,如梦惊醒,急忙问道:“那依少师之言,当如何补救?”

姚广孝道:“无他,当修改此处记录,将太子朱标等陛下兄弟五人尽数改成嫡出。”

朱棣听后,连连点头道:“幸亏少师提醒,不然此书必成千古笑柄。”

他接着又在殿中来回踱步,思索半日,对姚广孝道:“朕意已决,烦请少师重新找人编纂《太祖实录》与《文献大成》,就在文渊阁办公,最终做到毫无瑕疵,光耀千古。”

姚广孝躬身施礼道:“微臣遵命。”

此后朱棣因怀疑解缙将立太子一事泄露与外廷,再加上修《太祖实录》不妥,对他渐渐疏远。

这一日,礼部尚书郑赐突然转来一份安南国使的奏章,言说那安南国王陈日煃(即陈艺宗之兄)薨逝,陈氏绝嗣,由其外甥黎汉苍接位,故此特遣礼部尚书杜省前来,请求我大明册封其为安南国王,并进贡了许多奇珍异宝。

朱棣觉得此事不一般,透着些许蹊跷,便召集七位阁臣前来商议此事。

本来解缙是内阁首辅,遇事当由他先来发表意见,但这段时间以来,永乐帝对他冷淡之极,常将解缙的意见驳回,故此解缙站在殿中一言不发,静观形势。

黄淮接过奏章后,只见其上用汉文小楷恭敬写道:“昔天朝太祖高皇帝受天明命,统一寰宇。时安南国王陈日煃率先输诚,蒙恩赐爵,称臣纳贡。然其后日煃不幸早亡,宗祀继绝,支庶沦灭,无可绍承。臣黎汉苍为陈氏之甥,为众所推,不得以权理国事,主其祠祭,于今有年。幸蒙圣德,境内粗安。然名份未正,难以率下,拜表陈词,无所称谓。伏望天恩,赐臣封爵,使废国更兴,荒夷有统。臣奉命效贡,有死无二。”

黄淮看罢,点了点头道:“这安南国倒是写得一篇锦绣文章。”他抬起头对朱棣道:“陛下,以臣愚见,当准其奏。”

朱棣哦了一声道:“这是为何,卿当详细说来。”

黄淮道:“太祖高皇帝之时,便将安南列为不征之国,不管其国主为陈氏也好,黎氏也罢,只要对我大明俯首称藩,我皆可对其册封,以怀远人,扬我国威。”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