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北京保卫战(五)
第196章北京保卫战(五)
十月十四日,清晨,彰义门。左都督毛福寿,昨晚又是一夜无眠。
毛福寿这左都督,现在只是暂时署理。昨日去西直门策应三千营总兵官孙镗,所获的战功,还不足以让他这“署理”二字去掉。
但让毛福寿此刻最为揪心的是:他认为孙镗的昨日之功,足以使孙镗那临时的右都督坐实。
另外据镇守居庸关的都指挥赵玟,策应居庸关的涿州(紫荆关位于居庸关、倒马关之间,与居庸、倒马合称“内三关。而涿州的地理位置能迅速策应内三关)石彪来报,北元知院阿刺率三万鞑靼本部正在猛攻居庸关。
由于应对得当,赵玟、石彪等人成功地粉碎了阿刺的每次攻击。所以毛福寿知道,现在城外的瓦剌大军的撤军,已是随时可能发生的事情。
稍懂兵法之人,都能明白孤军深入可能会导致己方被关门打狗。北元太师也先对此,自然会心知肚明。
而瓦剌一旦撤军,自己还谈何立功?这无疑让与孙镗有隙的毛福寿,倍感压力。
毛福寿的压力,很好理解。既有人一旦登上高位,很难接受被撤下来的心理;又有老对手可能坐稳都督之位的成分。
想到老对手孙镗因功登上高位,而自己因功劳达不到升官的标准……当想到孙镗那副得意的嘴脸,将可能在自己面前晃悠后,让毛福寿不由地背脊一阵发凉。
就在毛福寿对彰义门,进行例行城防的检查之际,他得知太师张辅与他在贵州平叛的长官张軏、道教教主即第四十六代天师张元吉等人,正在来彰义门的路上。
在得知太师他们是直接来彰义门时,毛福寿不仅确认了瓦剌即将撤兵,而且彰义门可能会是瓦剌为掩饰撤军而故作佯攻的目标。
不然太师不会直接来彰义门。太师直接来彰义门,肯定也是判断到瓦剌会通过佯攻彰义门来掩饰撤退。毛福寿心中判断着。
一生都在军旅当中的毛福寿,猜中张辅的心中所想。
来到彰义门,见毛福寿与监军太监曹吉祥向自己磕头,待他们行完礼后张辅淡淡地道:“你们自个去忙自己的事情”。
随着众人应诺离去,张辅则来到城墙当中而远眺瓦剌大营。
暴雨过后,随着冷空气的入侵,北京此时也进入冬季。这几天乍暖乍凉的天气,让张辅受了些风寒。
虽然身体有些不适,但当张辅看到远处雄伟的瓦剌军营,他那心中的野兽则被呼唤出来了。随着感官变得敏锐起来,张辅得以迅速进入状态。
都指挥赵辅从德胜门来到彰义门,与张軏先说了会话,就直接走到太师身边。
拜见太师张辅后,一脸冷峻的赵辅请命地道:“瓦剌来犯彰义门,属下请令带神机营骑兵出城迎战,并将瓦剌引致城门下”。
张辅回过头来,看着一脸战意的赵辅,问道:“德胜门那边的情况怎么样呢”?
赵辅回道:“总兵官武清侯石亨与神机营总兵武兴都督,正在德胜门戒备”。
“赵辅,字良佐。”张辅心中正如是默念时,又听到赵辅补充地道:“昨日晚上被陛下敕封为少师的于大人,现也在德胜门”。
张辅郑重地向赵辅点了点头,他中气十足地说:“精锐从来就是在战争中打出来的,准你所请”。
待赵辅下去后,估摸着他快到城门时,张辅毅然地下令:“传令军士,令他们大声吼‘太师有令,开城门’”。
当听到彰义门城墙的明军齐声喝道:“太师有令,开城门”时,赵辅暗暗地嘘了一口气,即率领神机营骑兵走出了城门。
赵辅明白,太师令明军齐喝“太师有令,开城门”是想通过此举来告诉也先,他此时正在彰义门。
赵辅更明白太师此举是以自己为诱饵,而让也先打乱他之前的部署。擒贼先擒王,从来都是对双方而言的。赵辅觉得也先应该会来彰义门。
果然出城不久,赵辅并看到也先率领的瓦剌军,倾巢向彰义门杀来。
一马当先的赵辅沉声地对他身后的神机营骑兵道:“废话我就不多说了。此番若能回去,官升两级是可以肯定的。若谁运气好能擒下也先,与国同运的‘世袭伯爵’也是十拿九稳的”。
华夏文化一直以来就是等级文化,所以无论任何人,在心底都有成为人上人的渴望。身为明军精锐的神机营骑兵们,自然能领悟自己自幼渴望的通往权贵之路,此时已向他们打开。
之前看到太师以身作饵,此时又看到指挥一马当先,身为明军精锐的神机营骑兵在又判断到富贵近在咫尺,怎能不变得战意十足起来?
看到士气可用,作为队总的赵辅领着身后的鸟铳手、快枪手、鎲鈀手、枪棍手、大棒手、火兵保持着阵型向瓦剌军杀去。
就在神机营与瓦剌军交战时,在此起彼伏的枪炮轰鸣声、惨叫声中,刚刚从西直门过来的孙镗在与张軏的私人交谈中,得知自己这右都督坐稳了。
但得知总兵官石亨敕封为武清侯而进入中枢,兵部尚书于谦因擢升为少师也进入中枢后,孙镗原本兴高采烈的脸顿时就变黑了。
孙镗毫不忌讳地道:“石将军被封为武清侯自是应当,但……”
张軏打断了孙镗的说话,他坦率地道:“不在自己权限范围的事情,就应当明白是自己管不了的事情。祸从口出是蠢货才会干的事情”。
孙镗能听进去张軏的话。觉得张軏是为自己好后,他诚恳地回道:“属下受教了”。
张軏点了点头,道:“昌平伯杨洪若再立下功,并可来中枢处理军国要事。当杨洪来到中枢,有意让你去接替杨洪镇守宣府”。
孙镗闻言,不由大喜。
宣镇有“畿辅要地”、“京西第一府”之称,是名副其实的九边之首。
但孙镗之所以喜形于色,最重要的原因是他知道凡镇守宣府者,最后无一不被封爵。孙镗也明白在击退也先后,他这三千营总兵官若再呆在京师,将难有立功晋爵的机会。
张軏一直很清楚孙镗被北元人恨之入骨,不过张軏认为这是孙镗的成功体现。只有对敌方造成过实际性伤害,才可能会被敌军将领恨之入骨嘛。关于这点,张軏从来不觉得是问题。
但孙镗被他上峰、同僚厌恶,就是问题了。
对于孙镗那种向来我行我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的霸道作风,张軏也曾规劝过他。但孙镗当时倒是虚心接受,随后做起事却依旧秉承“天大地大,唯我最大”的风格。
既会做事又会做人之将,自然是最好不过。但如果要在两者选择其一的话,想干番事业的张軏自然也如其兄一样,会选择能做事的人。
这世间哪里有这么多即能做事,又会做人的良将?更何况孙镗对兄长与自己,是忠心的。张軏也只能退而求其次。
见孙镗兴高采烈,张軏淡淡地道:“你先去休整。待杨洪回京,你立即与其一起去围剿来犯之敌”。
“或瓦剌,或鞑靼,你等军令就是”。张軏对正欲提问的孙镗继续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