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第48章—— - 夫人她迷途知返后 - 淼淼金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48章第48章——

第48章第48章——

古人先贤曾有言,“上以奉玉食,粢盛及醴酒,下以饱苍生,亿兆哺其口”,意思是说在祭祀仪式中,用粮食与美酒供奉祭祀祖先,从而求得神明庇护,以期获得健康丰收平安等,而这里所说的粮食与美酒,离不开稻麦这两种关键作物。

梧州是当年沈怀栀同老师等人共同选定的驯化优良稻种的重要基地,主要原因就是在于从当地某处比较偏僻的村子里发现了一种特殊的野生稻种。

多数野生稻,经常是稻粒干扁个头瘦小容易倒伏的,但也有一些特殊进化的稻种,会在某种特性上有所变异,在那个名为小石村的偏僻村落里,就存在着一种以粒多见长的野生稻。

前世能发现这种稻子也是机缘巧合,但也正是因为这份机缘巧合,造就了一种后来让稻谷产量倍增的优质稻种。

从前的偶然与随机已是过去,这次沈怀栀想亲眼去看一看上辈子这株历经波折才终于到达她手中的稻种。

小石村在梧州南面的山林间,这里作为人迹罕至仅有少数蛮人遗民聚居的地方,甚少有外人到访。

是以,当沈怀栀一行十几人出现在聚居地的边缘时,瞬间惹来当地百姓的注意。

那些人离得远远的,神情紧张且戒备的看着他们,指指点点的不知在说些什么,一同前来的几个向导只说对方并无恶意,极力想要为双方牵线做成他们眼中的这笔大生意。

“小石村这边虽然产些好药材,但在这边买田买地多少还是有些让人意外的,”其中一名向导对众人护着的沈怀栀道,“公子若是有意,我可以为您介绍其他好地方。”

身着男装的沈怀栀经冬桃巧手装扮后,如今充其量只算是一个容貌稍微有些俊秀的年轻公子,她摇摇头,拒绝向导的推荐,视线只在附近的荒地上打转。

上辈子再珍惜不过的野生稻,此时遍地都是,当年这些荒地上的稻种最后毁于一场林间大火,以致于后来培育良种之事费尽周折,钱财人力与时间不知浪费了多少。

如今绝世宝藏近在眼前,她放眼望去,只觉得心潮澎湃。

年轻时一心沉浸于情爱的沈怀栀,从未想过自己人生的落脚点竟是在土地之上,那些在田地里生机勃勃的植株,会给她带来无尽的幸福感与满足感。

也是那时候,她终于理解书本之中古人先贤们的远大理想与追求,先人遗志第一次在她心中有了明确的画面和目标。

那不是父亲和薛琮他们在朝堂中汲汲营营追求的野心与权势,也不是诸如祖母与母亲那般的狭隘与偏执,她在老师的引导下,看到了一个更为广阔崭新的世界,然后发现眼中的世界从此有了诸多斑斓色彩。

那是一种很神奇的感觉,无法简单的用语言来描述与分享,她只知道,她做这些事是快乐的欢欣的,付出是无怨无悔的,不管土地天时有没有辜负她的付出,她都没有半分怨怼。

自此,以小石村为落脚点,沈怀栀等人暂时停留了下来。

山间生活清苦,尤其是偏僻的小石村,可以说是要什么没什么,但即便如此艰难,每日里沈怀栀去往田间时都是面上带笑的。

虽说语言不通,但聚居地的蛮人遗民们见他们并无恶意,渐渐的也接受了这些外人的到来,尤其是随着两边频繁交换各类生活用品,彼此关系可谓是渐入佳境。

“吱吱,我们今天也来帮你干活。”蛮人中最近和她熟悉起来的小孩子们神情热络的冲过来,一大群孩子围在一起,叽叽喳喳的同她说话。

这边的蛮人只会说本地土语,为了方便交流,沈怀栀专门请了个向导学习本地语言,当然,因为有糖盐等好东西开道,对方在交换过程中十分积极的同她学着官话。

虽然听起来有些不伦不类的,但总算是方便了交流,其中孩子们学得最快最多最好,约莫也是因为沈怀栀格外喜欢雇佣这些孩子们陪她干活的缘故。

用糖作为奖励,她每天都同这些手脚伶俐的孩子们在山野间跑来跑去,他们带她熟悉地形,给她介绍各种各样的本地植物,她的脚步踏遍山野,将自己发现的每一株优良的野生稻或者特殊植株做好记号。

平淡的日子就这样一日日过去,她每日都忙得格外充实,月底时州城那边父亲专门派来的属官登门拜访,带来了父亲“关心”的同时,也送来了刺史大人的关心与问候。

“刺史大人很惦记大姑娘,平日里总要时不时问起,若是姑娘方便,不如书信一封让我带回去以慰藉大人爱女之心?”一脸笑眯眯的属官道,“还有,下官此次来这边视察公务需要暂时停留几天,正好为姑娘准备些常用的东西,毕竟这山上的日子实在清苦,虽说姑娘心有大志,是为了做正事,但也不可太委屈亏待自己,不然世子知晓了难免要怪罪我们没有照顾好姑娘。”

“世子?”沈怀栀手上动作停了一瞬,确认般问道。

“世子。”属官笑眯眯点头道,“所以,姑娘万不可太委屈自己了。”

好吧,薛琮的手真是伸得越来越长了。

不过只要他人不来,沈怀栀就能安心。

身兼沈刺史与薛琮两重责任的属官,办事效率着实是高,他只在这里呆了三天,沈怀栀的衣食住行就来了个翻天覆地大变样。

虽说和贵女生活不能比,但差不多就是她平常在庄园里那种水平,也就是她极力拒绝增加服侍的人手,不然对方好歹要给她再买上几个丫头回来。

就这,属官临走时还有些不满意,那副认为自己办事未能尽善尽美苛责自己的神情,沈怀栀看了都想感叹一声她何德何能,对方真的是天生就该有升官发财的命。

为此,她在分别给父亲和薛琮两人的信中,都不吝言辞的大肆夸赞了这位属官的尽职尽责。

生活条件变好后,沈怀栀要做的事也逐渐变多,将居住地周围的山野走了大半,获得了足够多的野生稻种之后,她开始组织人在附近开垦荒地,打算试种自己带来的良种。

梧州这边气候条件优越,刚好能赶上一波晚稻,于是沈怀栀日日带着人晒种选种浸种催芽,而薛良他们则负责监督荒地的开垦事宜,并请了人在附近顺着河道引水造渠,以方便后期种植。

就这样,小石村因为这些忙碌的农事,逐渐变成了附近最为热闹的村子,就算位置偏僻人迹罕至,但因为沈怀栀大笔银子毫不吝啬的洒出去,竟然也逐渐变成了一个极热闹的地方。

至于不远千里非要花钱跑来这偏僻地方种地的沈怀栀,则成了众人口中的大善人,虽然大家一致觉得这位善人傻得出奇。

但只要对方肯给活干给饭吃给银子,就算是傻子又如何,他们能给主家干一辈子活。

当初期最忙碌那段时间过去后,沈怀栀在追过肥引过水源的荒地里开始移栽插秧,当然,这活不必她亲自来干,那些乐意挣钱的蛮人们很乐意为这位大主顾效劳。

她日日在田间督查,还将逐渐成熟的野稻种一一仔细回收,可以说,她这次小石村之行,现在这种情况已经是最好的开始。

沈怀栀为此欢欣雀跃,有时候她甚至觉得就连当年她初初对薛琮心动时都不见得有现在这般满足快乐。

然而,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在她光顾着高兴时,却并未想到危险已经临近。

梧州是个比较特殊的地方,因为毗邻几个边陲小国,且还有分属诸多不同寨子的蛮人,所以在管理上一向软硬兼施多管齐下。

小石村的位置虽然偏僻,但同样是特别的,在沈怀栀所不知晓的内情里,上辈子那场大火并非意外,而是有些人蓄意而为,后续还引发了一场关于梧州这边官场的大地震,牵涉其中之人不知凡几。

如今这一世,沈怀栀在小石村雇佣人手大肆垦荒种田,将这原本不引人注意的地方置于众目睽睽之下,还招来了州府那边刺史等人的瞩目,自然招了某些人的眼。

毕竟,这个地方是真的有些特殊。

于是,就在沈怀栀觉得自己事业进展顺利之时,梧州附近的边军驻地突然得到消息,说是有小国异族举兵进犯,且对方来势汹汹,竟然在边军猝不及防之时迅速越过边境线,以致于边境骤起战火,百姓人人自危。

这种情况下,州府那边自然迅速和边军联动,开始调动兵马星夜赶去救援。

沈怀栀这边虽然偶有消息传来,但因离得远,众人并未重视,只按部就班的过自己的日子,虽然薛良等人加强了防守,但若危险袭来,他们人手少必然会捉襟见肘。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