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引子
江南夜里起了风,京城却平静得很。
月上柳梢头,有几只不知名的小雀儿站在树枝上叽叽喳喳,檐下去岁的燕子窝还在,不知什么时候能迎回迁徙的鸟禽。
翟庄坐在桌前,面前摆着的信叠起来能有一碗饭高,他百愁莫展地扒拉着信,小猫悄无声息地靠近,仰着头不稳地晃荡两下,也扒拉着他的裤腿。
妻子在殿内哄着孩子睡觉,他于此处,头痛万分。
对面坐了三三两两的大臣,也同他一般,愁得尚书大人头发都多掉了几根。
“丞相大人来了没?”翟庄问着身旁的小厮,望向外面空空如也的夜色。
小厮弯着腰下去,想查看一番,却见丞相大人踩着夜里的寒霜急匆匆地进门了。
丞相大人刚给自己那两个女儿传信,说京城一片平静,自己也能偷得几分闲暇,谁想没几天,就接到了翟大人的紧急传召。
他这才知道,不是京城没事,而是自己才知道。
眼见当今的国丈爷、丞相大人来了,众位大人都往后挪了两步,给他挪出个地方来。
翟庄把满桌子的物件都递给他。
丞相大人:“这是什么?”
翟庄:“江南传回来的信。”
丞相大人:“这又是什么?”
翟庄:“兵防图,兵防图二册,兵防图三册。”
丞相大人:“……这个呢?”
翟庄:“几位大人同漠北的通信。”
有好心大臣提醒着,“是奸臣通敌之人。”
于是翟庄从善如流,“是几位奸臣通敌之人同漠北的通信。”
听了半天,丞相大人额角青筋凸起,合着有人要造反通敌,这人和皇上的母家还有几分关系,没准就是先皇后指使的,这些人贯通朝堂各个犄角旮旯,还有人勾搭到漠北去了,只想把楚怀信一刀宰了,推别人上位。
而他,作为楚国的丞相,竟然才知道。
他深呼出两口气,谁手下还没有几个人脉,怎么这事他从来没听说过?
翟庄拍了拍自己少年时期的老师的手背,“这事算来算去,先皇后是个引子,先皇瞒得严实,您不知道也是正常。”
丞相吹起胡子,瞪他一眼,“这事我怎么不知道?不就是那女子是西疆人,要可笑地复仇吗?”
翟庄:“……”
“皇上登基那年,什么都同我说过了。”丞相继续说,“他这几日也有同我通信,言语间颇有暗示,谁想事情已经发展成了这个样子。”
他四下扫了一圈,见周遭都是些年轻臣子,亦或是从前未在朝堂上显露过头角的生面孔,心中大概明白皇上的意思。
估计楚怀信有心肃清朝堂,先帝在位时只能说无功无过,颇有守成之能,然朝中已然溃败万分了。
楚怀信刚一登基,便雷霆手段地处理了一些人,到如今,大概会处理剩下的这些蛇鼠。
丞相叹了口气,指尖在某一页信件,“平王,和许家。”
……
徐正思在妹妹这里坐了许久,月亮高高挂,眼瞧着天色晚些怕是会起凉风,徐绾嫣便赶了她回自己的院中。
临走的时候,徐正思还带了点零嘴走,索性妹妹自己也吃不完,放到明日怕是会坏,她吃一些带一些,到底是没浪费这一盒子精致糕点。
徐绾嫣等了许久,楚怀信也没回来,只好自己洗漱准备睡下,顺手从书柜上取一本闲书看,意料之外的好看。
然而看了没几页,便觉得困倦异常,她便卷了被子缩到床榻里侧,只伸出两根手指捏住书的一角,打着哈欠想把这一小节看完。
十五坐在矮榻上,拨弄着暖炉中的炭,絮絮叨叨地同她小声说着闲话,相比于徐绾嫣的困倦,她倒是精神得很。
她将炉钩放下,想着把桌上的茶换成新烧的,以免夜里想喝水了却只得一壶凉茶。
正要走,就见徐绾嫣从被子中挪动两下,将手中书卷放下,伸手探了下自己的额头。
“十五……”她小声唤了一句,“我是不是有些热啊?”
十五动作一顿,快速小跑到床边,瞧见徐绾嫣一张小脸缩在被子里,比平时红了许多,额角还隐隐浸出些细汗来。
不用摸便知道她大概是发热,十五匆忙去院中喊人,差人去叫许太医速来。
徐绾嫣这时候还有闲心安慰她,胳膊从被中费力地挤出来,拍了拍被子,像是探路的小猫,“我没事,别害怕十五。”
“你给我拿个生鸡蛋来吧。”她瘫在榻上,觉得天灵盖都飞到天上去了,直挺挺地说出这么一句话来。
十五拧湿帕子,帮她擦拭着伸出来的胳膊,“这是什么话?”
“我给你烫个鸡蛋吃。”她依旧没心没肺。
十五本就担心她,听见她的调笑话,一时不知该气该笑,只好手下的动作重了几分,权当是表达自己的情绪。
许太医来得很快,几乎是风风火火地跑进来,打老远就听见他医箱晃荡的声音,然后是布鞋与地面摩擦,仿佛是主人紧急地停在了那儿。
院外,楚怀信裹着一身凉气。
他身上还披着大氅,更显得人高起来,冷着脸站在那儿,眉心微蹙着,几乎像一座冷峻的山,落在了许太医面前。
“怎么了?”他嗓子有些哑,咬了下嘴唇内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