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沽名钓誉
“这是让人想象不到,这莫问心居然如此精通策论?”
“按我看,此人应该是恰好在瞎猫碰上了死耗子,或许正巧在某些古籍上看到过类似的策论也不一定。”
“萧长庆可是新科状元,又岂会真的比不过那莫问心?这必然是运气使然。”
“……”
虽然莫问心干脆利索的赢了萧长庆,但满殿的大臣却依旧不看好他。
一来,他是憨子六皇子的幕僚,二来萧长庆声名在外,又是二皇子的人,群臣自然要多给一些面子。
可他们似乎忘了,眼下是在殿前比试,容不得任何的弄虚作假。
萧长庆就算名声再响,若是输了,反倒会被扣上一个见面不如闻名的骂名。
“四书五经,有把握吗?”
对于四书五经,凌风自己肯定是一窍不通的,但莫问心却是淡淡一笑,道:
“殿下请放心,属下必胜。”
“问心若是不能对四书五经这些东西了然于心,又如何提出反对的意见?”
莫问心极为自信,这倒是颇有点王圣人的风范。
凌风笑着点了点头,便不再多话。
此时,景帝正好开口道:
“此第二局比试,以四书五经为题。”
“萧爱卿,朕先问你,《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此句何解?”
萧长庆略一思索,便自信回答:“回陛下,此句是说……大学问的道理,在于明白光明的德行。”
“哦?”景帝眉梢微挑,“那‘明德’所指为何?”
萧长庆忽然停顿,眼底闪过一丝慌张,犹豫许久才道:“明德……自然是圣贤之德,譬如忠孝节义……”
殿中顿时响起几声轻笑。
首辅慕山河摇头道:“状元郎,此解未免浅薄。”
“《大学》所言‘明德’,乃人本具之光明德性,需‘格物致知’以显发,岂是泛泛而论?”
萧长庆顿时面色涨红,额头已经渗出了冷汗。
“这个萧长庆似乎对于四书五经不熟啊!”
有大臣在私底下忍不住质疑道。
“何止是不熟,简直就是可笑!这萧长庆该不会是沽名钓誉之辈吧?”
“若是沽名钓誉,又岂能通过科举获得状元之位?”
“不对劲!很不对劲!这萧长庆明显没了刚才写策论时的底气和信心啊……”
“……”
此时,景帝也已经看出了萧长庆的紧张和不安。
他心头冷冷一笑,将目光转向莫问心,淡淡道:“莫问心,朕以同样题目问你。”
莫问心拱手一礼,声音清朗:“‘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德’乃天命之性,人人本具。‘明明德’者,即是去除私欲之蔽,复归本性光明。”
“此乃儒家内圣之学根基,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一脉相承。”
他顿了顿,继续道:“程子有言:‘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朱子亦云:‘明德如镜,尘垢拭去,自然光明。’”
满朝文武闻言,皆露惊色。
方才还轻视莫问心的朝臣们,此刻纷纷侧目。
凌尊的脸色瞬间阴沉了下来,心里暗恨这个萧长庆居然在这种时候给自己掉链子?
而一旁的凌皓,此刻却是脸色有些古怪,眼底竟已经多了一丝慌张。
“陛下,莫问心之言,竟能贯通程朱之说,实乃大才也!”
首辅慕山大笑一声,颇为惊异和赞叹的道。
景帝微微颔首,心中同样吃惊不小,便又转头问向萧长庆:“《孟子·公孙丑上》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何解?”
萧长庆硬着头皮答道:“此句是说……孟子善于培养自己的气节,譬如刚正不阿……”
他的声音已经带着一丝颤抖,就连语句都开始打起了磕巴,显得极为别扭。
“状元郎,此‘气’非世俗之气,乃‘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的天地正气!如此解经,岂不贻笑大方?”
慕山河冷冷一笑,目光锐利起来。
堂堂新科状元,绝不可能连这等问题都回答不上来。
萧长庆顿时吓得脸色一白,连忙辩解道:“是,是,首辅大人所言极是!微臣……微臣昨日忙于公务,未曾休息,以至于今日……”
他想个自己找个借口,可景帝却根本不给他机会,直接冷声打断道:
“莫问心,你来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