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未读消息99+
相关数据表明,在1980年,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电视机仅为0.4台,那时的电视机在农村无疑是绝对的奢侈品。而在海洋红大队,陈永强拉回来的那台电视,乃是整个大队独一无二的一台。不知为何,陈永强带回一台电视的消息迅速传播开来,短短片刻便传遍了整个陈家沟。
傍晚时分,陈建国家的院子里围满了人,来的人比生产队开会时还要齐。众人七嘴八舌,表达的意思只有一个——要看电视。昨晚,陈建国家的院子一直到十点才渐渐散去。在陈安看来,那些枯燥无聊的电视节目,竟能让社员们看得如此津津有味。他不禁感慨这个时代娱乐的极度匮乏,以至于好多人连黄鳝甲鱼都顾不上抓了。陈安懊悔不已,觉得自己真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没事弄台电视回来干嘛呢?不过,从村里的现象来看,他倒是觉得下次回来可以带些电视给六爷,想必能卖个好价钱。
一夜悄然过去,次日清晨。门外,陈永盛不停地敲着门,嘴里还不断呼喊着:“哥,起来啦!大伙都来给你送黄鳝老鳖了。”陈安猛地起身,胡乱穿好衣服。此时,他的脑海中已然浮现出已满的进度条。算算时间,想必是昨天夜里就可以回去了,只是自己睡得太香没有察觉而已。
他推开门,院子里的场景让他大吃一惊。看了一眼手表,时间才刚刚早上5点,由于是夏季,天色已完全大亮。院子里站满了人,差不多有大半个生产队的人。人们身旁放着水桶、竹筐、背篓等,各种各样的容器应有尽有。微风轻轻拂过,带来一阵浓郁的鱼腥味,一时间陈安感到头大如斗。
眼角的余光看到站在门旁的陈永盛,陈安嘴角不自觉地上翘。心想:“老爸,给你一个赚钱养儿子的机会。”随即开口道:“永盛啊,你帮大伙过一下秤,我来记录。”“哥,你瞧好吧。”陈安回屋里拿出一个小本本,装模作样地开始记录起来。陈永盛则在人群中拽出一个和自己同龄的小伙伴,两人忙碌着给社员们带来的黄鳝和甲鱼过秤。
做完一个记录。陈安拍着刘启山的肩膀。
“不错呀,目前来看就你家抓的最多。”
刘启山憨厚的挠挠头。
“陈哥,我家人也多。”
半小时后,所有人都离开了。陈安看着本子上的记录,心满意足。果然是人多力量大,黄鳝甲鱼加起来差不多有1000斤了。他把院里的东西都收到仓库空间后,慢悠悠地来到隔壁敲响房门。
“是谁?”屋里传出徐书雅警惕的声音。
“我,陈安。”陈安话落,屋里传出凳子被碰倒的声音,紧接着是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随后房门打开,屋里的徐书雅面色潮红,上身穿着一件花布衣服。
“陈安,你怎么起这么早呀?”语气中带着小小的埋怨,但难掩其中的兴奋。
“书雅,我一会儿准备去市里,帮大伙卖掉甲鱼黄鳝。这次可能去好几天,你有什么需要我给你带的吗?”徐书雅微微低下头,思索片刻后说道:“也没什么特别需要的,你去市里要注意安全呀。”
陈安看着徐书雅,温柔地笑了笑:“放心吧,我会尽快回来的。等我回来的时候,给你带个小惊喜。”徐书雅的眼睛亮了起来,好奇地问道:“什么小惊喜呀?”陈安神秘地一笑:“现在不能说,说了就不是惊喜了,等我回来你就知道了。”徐书雅轻轻推了陈安一下:“你就会卖关子。那你注意安全,我等你。”
陈安告别徐书雅,回到自己的院子。他用担子挑着装有甲鱼黄鳝的箩筐,大摇大摆的去了公社,他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看到,并认为他真的去了市里。而他则是在去公社的路上趁四下无人把东西收入仓库空间。
为不被怀疑,他只能辛苦一下往返多次。若是有人问起,他就会说在公社找了个地方寄存。就这样他把院里黄鳝甲鱼都存入仓库空间后,又偷偷潜回知青点的院子。
回到院子后,他打开房门进入仓库空间,通过这个中转站,再次回到21世纪的老宅。看到老宅里墙上挂着的空调,他突然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就在他感慨之时,口袋里的手机“叮叮”地响个不停。他纳闷不已,平日里个把星期都没有一条消息,这次仅在1980年待了四天,微信未读消息竟然来到了99+。他点开微信,这些消息竟然来自同一个人——常胜。
很快,电话拨通过去。电话只响了一声,便被接起。
“喂,是陈安吗?”语气中充满焦急和担忧。
“是我,胜哥,你咋给我发那么多消息?”
“你还有脸说,你都消失三天了。你到底去哪儿了?我今天要是再联系不上你,我可就要报案了。”陈安汗颜。
“我这不是去抓黄鳝和甲鱼了吗?之前和你说过呀。”
“你少忽悠我,你去哪抓了?居然连个信号都没有,我这几天给你打了几十个电话,都提示不在服务区。”陈安想到80年的陈家沟确实挺偏,没信号也正常。
“那地方确实有点偏,经济不太发达,也确实没信号。”
“你觉得我信吗?行了,知道你没事就好,我也不听你胡扯了。你有空给黄总回个电话吧。起初是他联系不上你才找我的。”
两人挂了电话,陈安又拨通了黄茂华的电话。按照微信上的消息来看,上次他去到80年的第二天,黄茂华就联系他了,到底是什么事儿呢?电话很快接通,对面传来黄茂华的声音。
“哎哟,我的陈老板呀,你可终于给我打电话了。老哥哥等的花都谢啦。”陈安不由打了个寒颤,他实在有些无法接受一个40多岁的油腻胖男人对自己撒娇。
“黄总,不知您找小弟啥事儿?”
“陈老板,您上次搞的那批货还能搞到吗?我这有几个老主顾,从我这买的黄鳝甲鱼拿去化验。数据亮瞎眼呀。现在使用化肥农药多,野生的黄鳝甲鱼体内多少都有一些有害物质残留。可你这一批货也太好了。那帮老主顾一个劲儿地催我,我也没办法呀,只能来找老弟你了。”
“黄总,我还正准备找你呢,这次我又搞到一批货,数量可不少,大约有千八百斤的样子。”
“你可真是救了老哥哥的命了,地址在哪?我马上就去。”
“还是上次那个地方。”
“一小时后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