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不介意搞个先例 - 带空间往返时空,我赢麻了 - 木子余声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70章不介意搞个先例

陈安离开公用电话亭后,缓缓朝着胡同里面走去,目标直指陆老师家。

这短短的一段路,他的思绪纷繁复杂,心情可谓是喜忧参半。

一方面,他满心期待着能得到陆文卓的帮助,毕竟罐头作坊的发展急需专业人才;另一方面,他又担心陆老师和陆文卓会拒绝他的邀请。

毕竟,从国营罐头厂到乡下的罐头作坊,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的转变。

在那个时期,“铁饭碗”的概念深入人心,人们无不以拥有一份稳定且不会被辞退的工作为荣。然而,陈安深知,再难他也要尝试一下。

不一会儿,陈安便来到了陆老师家门前。他轻轻敲了敲门,门很快就开了,开门的依旧是陆文卓。陆文卓看到陈安,脸上露出一丝惊讶。

“陈安,你怎么来了?”陆文卓问道。

陈安不自然的笑了笑,说道:“文卓哥,我有点事想找你和陆老师商量。”

陆文卓侧身将陈安让进屋内。“行,快进屋,正好我爸也在。”

屋里,陆老师正坐在椅子上,满脸愁容。看到陈安进来,陆老师勉强挤出一丝笑容。

“小陈来了,坐吧。”陆老师说道。

陈安坐下后,看着陆老师和陆文卓,决定开门见山。

他整理了一下语言,说道:“陆老师,文卓哥,我今天来是想请文卓哥去我们那里帮我。”

“我除了做个罐头啥也不会,我能帮你啥?”陆文卓疑惑道。

“我要的就是文卓哥这个做罐头的能力。实不相瞒,我们那里建了两个罐头生产作坊,但实在没有懂技术的人。我想请文卓哥过去帮着把把关,顺便给大家做一下培训。”陈安诚恳地说道。

当时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阶段,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的管理较为严格。

如果个人未经单位允许,利用职务之便,将本应服务于公有制企业的技术、知识等资源用于个人获利的事务,很容易被认为是在损害集体利益。

因此,陆老师对此比较担忧,陆文卓虽然情况稍好,但碍于当时的社会大环境,也还是有些犹豫。

陆文卓和陆老师对视了一眼。陆文卓开口说道:“陈安,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是我在国营罐头厂工作了这么多年,一下子要去乡下,我还真有点犹豫。”

陆老师也接着说道:“小陈啊,你文卓哥这工作虽然现在有些不顺心,但毕竟是国营单位,稳定。去乡下的话,风险太大了。”

陈安理解他们的顾虑,沉思片刻后说道:“陆老师、文卓哥,我明白你们的担忧。但现在的形势已经在慢慢变化了。如今虽然还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阶段,但大家也能看到一些新的趋势。

就拿这罐头行业来说,国营罐头厂现在看似稳定,可也面临着不少问题,就像文卓哥之前说的,厂里被一些不良风气影响,工作开展得并不顺利。

而乡下的罐头作坊虽然现在规模小,但正因为小,才更有发展的潜力和灵活性。

文卓哥有着专业的做罐头技术,在国营罐头厂可能受各种限制无法充分发挥,可到了我们乡下的作坊,那就是技术骨干,能大展身手。

而且现在国家也在鼓励一些新的尝试和探索,说不定以后乡下的企业也能发展得很好,甚至不输给国营单位呢。

再说了,文卓哥去帮忙也不是完全放弃国营厂的工作,只是暂时去指导一下,等我们的作坊走上正轨,文卓哥要是想回国营厂,随时都可以。

而且我也会确保文卓哥在我们那里的工作安全和合理待遇,绝对不会让文卓哥吃亏。”

陆文卓听了陈安的长篇大论,心中有些动摇,但还是没有下定决心。

“文卓那孩子在市里国营罐头厂工作再不顺心,那也是国营单位的正式工,铁饭碗。去了你们那儿咋保证他的工作稳定性。”陆老师担忧地说道。

早在还没来到1980年的时候,陈安就知道,要想拿下陆文卓,得下点功夫。于是他在网上查到的一些资料,现在正好派上用场。他决定给陆启贤父子灌输一个新的概念。

“文卓哥,陆老师,你们听说过‘停薪留职’吗?”陈安问道。

陆文卓和陆老师摇了摇头,表示不知道。陈安解释道:“停薪留职就是保留原来的职位,但是暂停发放工资,去做其他的事情。等以后想回来的时候,还可以回到原来的单位。”

陆文卓和陆老师听了,都露出了惊讶的神色。陆文卓说道:“还有这样的好事?”

为了有更好的说服力,他之前查到的资料都是发生在1980年的事情。

陈安点点头,说道:“现在有些地方已经开始实行了。”

随后他给二人讲了长沙房地产管理部门的李静,和康奈企业创始人郑秀康的事。

这二人都先后在1980年提出停薪留职,一个由省长亲自批准,一个由工厂批准,算是开创了先河。

随后这一举措越来越多被使用,在当时也算是一种比较创新的方式了,为一些想要尝试新的职业发展但又希望保留原有单位身份的人提供了一种选择。

陈安不介意在东安市率先搞出个例子来。

陆文卓听了陈安的话,心中更加意动。他觉得这个停薪留职的办法不错,可以给自己一个尝试的机会。但是陆老师还是不放心,他担心陆文卓去了乡下后会遇到各种困难。

陆老师却想等下午大儿子醒了,问问大儿子。大儿子性格比较沉稳,或许会有主意。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