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信 - 去世后,在侯府当戏精的日子 - 天涯无乡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来信

来信

马车刚到茶园时,姜慈还没醒,迷迷糊糊间听到有人在说话。

她起初没在意,也不关心说了什么,只是困得眼睛都睁不开,巴不得睡到天亮。

那边赵洵下了马车,常超等候在边上,听赵洵吩咐接下来的事。

“郭越应该回来了,不知书院那边进展如何,一会儿你让他到我屋里来一趟。”

“是,大人。”

常超应下来,再一擡眼,看见赵洵还没走。

犹豫不决不像是他的风格,常超疑惑道:“大人还有别的事?”

赵洵看了马车一眼,半晌说:“另外,要是郭越带郎中回来,你记得领人去看。”

领什么人?自然是马车里的人。

常超心领神会,“明白,大人。”

有句老话说得好,说曹操,曹操到。这边两人刚说完,那边就看见一个人影从竹屋里冲了出来,一路狂奔,裹挟着沿路寒意来到他们面前。

才一站定,只听郭越一声惊天动地,声泪俱下:

“大人啊啊啊,您可算回来了!”

常超:……

赵洵:……

马车外的人显然对此见怪不怪,脸上甚至没有一丝动容。

但马车内,熟睡的人却被这一声给惊醒了!

当时,姜慈正梦到自己跟小王的车去拍戏。有一次,他们路上遇到点麻烦,差点要迟到,急得片场当时打了好几个电话来催。前面几个电话小王都没注意,等到她们终于接电话的时候,对面开口就是一通惊天大喊,其效果和郭越这个差不多。

这会梦境和现实重叠,梦里接电话的一幕顿时无比真实,让姜慈有种重返片场的错觉,一瞬间就吓醒了!

睁眼,起身,跳出马车——整套动作一气呵成。

她甚至没搞清状况,默认周围站着一圈都是片场的人,抢在所有人开口前道歉,“不好意思,我马上去准备!”

她说完,好一会儿,都没人回应她。周围更是一片寂静,没有一点剧组平常会有的喧闹,也没有晚上拍戏时大灯的灯光,只有马车两侧挂着的小小灯笼在风中轻轻摇晃。

甚至不远处传来的一声遥远幽怨的狼嚎……

姜慈就算再没睡醒,现在也恢复意识了,她先是察觉出一丝不对劲,低头时又看见自己身上穿的衣服,最后看到黑夜中安静的茶园……

哦,想起来了!

那刚刚的声音……还有面前这几个人是……

姜慈后知后觉,感到不妙,擡头一看,果然周围三个人六只眼睛正齐刷刷地盯着自己,每个人的脸上都是一副难以言喻的神情,各有各的精彩。

常超想到赵洵交待的事,此时已将姜慈安危视作十分重要的任务,便关切道:“姜姑娘?你没事吧?”

姜慈面上微微一笑,心里正盘算着拿什么理由混过去呢,只见郭越又在一旁好奇地往马车里看了一眼,“这是怎么了,这马车里有东西在追你?”

姜慈道:“郭大人说笑了。”

郭越穷追不舍,“姑娘方才说要去准备?准备什么?”

要说郭越这个人,胆子虽然小,但是记事却很好,刚才那样慌慌张张的,竟然还能注意到姜慈说了什么,姜慈不得不佩服起这位大理寺丞察言观色的能力。

但姜慈也不会自乱阵脚,她立刻拿出一副一本正经的样子,认真道:“哦,我刚才在马车里听到大人叫我去查案,还以为自己小睡片刻耽误了大事,所以才……”

姜慈说着,还往几人身上看了一眼,常超好心道:“不曾唤过姑娘。”

“哦,那是我听错了……也有可能是做梦呢。”

郭越却被另一句话吸引了注意力,一时愣住,“等等,姑娘说大人叫你去查案?为何??”

他想的是,自己仅仅这一个下午没有同行,怎么事情有点往自己看不懂的方向发展了?

常超没他想法复杂,在旁听见他问,便如实相告,“在画舫查案时,姜姑娘颇有想法,帮我们查到了很多线索。”

姜慈谦虚道:“谬赞了。”

郭越一听,更是震惊了,且不论姜慈是怎么在短短时间里对办案颇有心得的,那大人不是还怀疑此人的身份吗?他到底是错过了什么发展?

郭越想来想去不得其解,又拿眼神偷偷看赵洵,后者察觉到他碍眼的目光,并不想知道他现在在想什么。

赵洵按了按有点疼的头,先问:“你刚才急急忙忙,想说什么?”

郭越哦了一声,一拍大腿,这点八卦的心顿时抛到九霄云外,在众人的目光下,他喊道:“大人啊,书院出事了!”

入夜,茶园竹屋。

一层的茶室很宽敞,设有一张黄花梨木四方桌,配四张镂空雕花靠背椅,窗下摆满了绿植,屋内一年四季都是春意盎然。

此时,桌上正燃着一盏烛灯,赵洵和姜慈各坐一边,而郭大人正站在桌前,绘声绘色、声情并茂地讲述这一下午的书院见闻。

“……后来老翁告诉我刘书生死了。就吊在我站着的那棵树下,人们发现时,舌头都老长了……大人,可吓我一跳!”郭越说到这,已是口干舌燥,他回到桌边坐下,给自己倒了杯茶,“也是因此,书院这两日没人敢去,学生们恐怕要过一阵子才会回去上课了,大家都吓得够呛。”

赵洵问:“老翁是什么人?”

“就是书院杂役。他见着那信魂都没了,我见他也说不出什么,就回来了。”郭越仰头将茶一饮而尽,继而叹气,“总之是白跑一趟。”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