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风仪无边,煞意难掩。…… - 皇太女 - 清淮晓色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皇太女 >

第91章风仪无边,煞意难掩。……

这场发生在茶楼里的寒暄很简单,也很平常。

但考虑到双方的身份,这应该是近两年以来南方最令人期待的一场会面。

南方年轻一代四位名士,沈允长居吴郡,杨桢娶妻之后很少出门,裴七行踪不定,是最难找到的一位,唯有王悦露面稍多些。

简短的问候结束,三人在桌边坐下。

王悦与裴令之很自然地避开了船上的偶遇,开始谈论诗词文赋,黄老道学,每一句话看似文雅浅显,其中却蕴含着无尽深意,三坟五典信手拈来,先王圣哲尽在言外。

他们二人声名在外,果然名不虚传。

就算京城里苦读多年的白头翁,在典籍上的造诣都未必有他们深厚。

哪怕是辩才精深的名家弟子,清议辩论之道也及不上他们敏捷。

若是他们今日的对谈传出去,只怕人人会争着抢着,只为获得倾听他们对话的一席之地。

景昭坐在一旁,帷帽没有摘下,托腮静静听着,垂纱后的表情很是无聊。

她对这些不感兴趣。

南方世家再如何追捧,天下士子再如何称颂,不喜欢就是不喜欢,没人能说服她喜欢。

这种态度来自于皇帝的言传身教。

论起清谈,北方不如南方。

要问如今南方最擅清谈的名士是谁,还需打个问号,裴沈杨王四人声名在外,各自的支持与崇拜者如过江之鲫,恐怕会为这个问题的答案打破头。

但要问二十年前,南方上一代最擅清谈的名士是谁,那么根本不会有第二个答案。

江宁景容,举世无双。

要论清谈,他才是冠绝南北,力压天下的无双之人。

但事实上,景容对女儿关于清谈的唯一教导,就是那些都该烧掉。

在皇帝看来,公允地说,清谈并非全然无用。

然而时时以清谈为上,那便是取死之道。

南方崇尚谈玄,从齐朝至大楚,始终不曾更改。皇帝年少时谈玄论道、辩才无双,是由于他生来夙慧,自然而然便能事事做得极好,更是以此养望的一种手段。

结果荆狄南下,北方十二州全数沦陷,妻女失陷伪朝,皇帝自负辩才无双,全然无用。

皇帝不会与女儿细细剖析。

他只告诉景昭一个道理。

——智者以务实为先,愚者奉虚议为上,那些虚言高论,学来全然无用,不如一把火烧个干净。

景昭自然不会为这些小事质疑父亲,而且她自幼与母亲相依为命,父母感情极好,那时她虽然才回到父亲身边不久,已经极为信服父亲的教诲。

耳濡目染,她当然不会很喜欢这些无趣的东西,就像皇帝那样。

不同的是,皇帝不喜,却能做的极好。

景昭不喜,于是她真的不会。

裴令之与王悦的那些对谈,看似极为精彩,实际上也是极为精彩,落在景昭耳边,却味如嚼蜡,十分无聊,托腮昏昏欲睡。

茶端了上来。

茶博士仔细分茶奉茶,又退了出去。

二人的谈话暂时停止,裴令之的茶盏略沾了沾唇,品评道:“口感微涩,非上等。”

王悦道:“余香尚可。”

紧接着,他朝景昭柔和颔首,说道:“女郎可以试试。”

景昭知道,王悦肯定认出了她。

不是指王悦发现了她的身份,认定她是东宫皇太女,即将摔杯为号一声令下,五百刀斧手冲出来将她制服……

而是指王悦意识到他们曾经见过。

在城北码头外。

在滔滔大江旁。

.

王悦有一种神奇的能力。

只要他愿意,随时随地都能令人感觉如沐春风。

同时,他的观察力与判断力却又异常敏锐,即使景昭没有摘下帷帽,只说了简单两句话,他也依然能迅速回想起当日匆匆一面。

过目不忘、过耳不忘,对他们这些人来说,当真只是非常普通的能力。

景昭揭开帷帽一角,抿了口茶水,确认茶博士技艺不错,但茶叶真的非常一般。

见她不说话,王悦也不多问,若无其事,继续与裴令之论道。

虽然景昭不精于谈玄论道,但她很精通朝廷里那套故弄玄虚的说话方式,这场清谈从头听下来,非常清楚这并不只是单纯论道,话里藏着更多深意。

说的简单些,裴令之将一切问题揽到了自己身上,消金坊也好,那条船也好,所有的疑点与风险归于一身。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