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味道
各人,有各人的担忧。王大眼生怕,半颗土豆,激起流民的贪念。
让马周好不容易,救下的母子,丧命路边。
而李安,看着越来越乱的泾阳城周边,脸上的怒意,越来越浓。
乱世和盛世。
这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秩序的是否存在。
可如今。
大唐已经进入了贞观年间了。
最后一个分裂的军阀梁师都,也被李安,在月前扫灭了。
现在。
各地还能看到的战事,也就是川蜀那里,僚人的叛乱了。
但这样的叛乱,微不足道。
有宿国公程知节领兵镇压,僚人掀不起任何波澜。
从贞观开始。
完全可以说是大唐,已经迈入了盛世的开端。
可既然如此。
泾阳的政事,为什么还会如此的混乱?
莫不成,此地的官员,难道还以为,自己处在,中央腾不出手来的乱世吗?
这里可是靠近近畿的地方啊!
户部难道也不管上一管吗?
若只是从这一点上来看。
户部全员定罪,一点儿都没错。
而户部尚书韩仲良,确实也是死不足惜。
但怒火归怒火。
李安一点都没有下马的心思。
正如马周所说。
早一天理顺了这件事儿之后,就能拯救更多的人。
让开躺的横七竖八的流民。
一行队伍,直接入城而去。
李安并没有向城中的县衙走去。
而是打马,直接奔赴常平仓所在。
常平之法,是战国在魏所行的平籴。前隋于开皇三年,设置义仓,备凶年赈给。
唐承隋制。
尽管朝廷之中,制定属于大唐的礼法。
但在地方之上。
依旧还在沿用,从隋朝流传至今的制度。
非大唐制度,深入人心,不可替换。
据李安,从中书那里了解到的消息。泾阳这里,是由户部度支郎中,亲自操持的。
如今。
金部郎中和仓部郎中已经下狱。
度支郎中,也要回京待罪,等御史台核实。
谁知道,离开了户部,泾阳的赈灾情况,会乱成什么样子。
李安一上来,直奔义仓所在,就是为了稳住城中的动荡。
在他想来。
赈灾之事,多少应该有点儿混乱。
可是等李安一行,到达义仓所在之后。
事情,在一帮小吏的操持之下,居然在有条不紊的进行。
连运往各个粥棚粮食的数量,都没有短缺。
让李安心目之中,每逢赈灾,必有贪污的刻板印象,都彻底的落空了。
唯一让人忧心的是。
义仓之中的存粮,支持不了多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