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水暖鸭先知 - 农家小福女:锦绣皇后 - 花柒迟迟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554章水暖鸭先知

第554章水暖鸭先知不说大殿里铺地的金砖,就是几十根蟠龙柱据说也不是刷了金漆,而是实实在在的金子铸成。

公治明坐在黄金龙椅上,大殿门外射进来的阳光,被各色金饰和地上的金砖折射,晃得他皱起眉头,微微眯了眼睛。

也许两个皇子这般竭力想抢皇位,不见得是为了治理天下,恐怕就是舍不得这些金砖和金柱子吧。他心里这般想着,倒是把自己逗得嘴角翘了起来。

帝王喜怒,从来不是单纯的喜怒。特别是伺候了那位眼睫毛里都是算计的老皇帝几十年,大越的文武百官,几乎是立时挺直了脊背,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各自肚里肠子转了多少圈儿,盘算自己负责的差事是不是有何纰漏。

楚老将军眯着眼睛,把一众新同僚的神色看在眼里,也是心里偷笑。

若是说起当初在东昊,几位阁老和丞相整日都要在宫里蹭过午饭才回家,或者说起他家闺女几乎把皇后的住处当平地走,不时就要带着大包小包回家。而安哥儿大宝几个孩子更是时不时骑在皇上肩头看看风景。这些人怕是大牙都能惊得掉下来!

帝王无情,这四个字自然没错,但却是用不到大将军一家身上。

再想起,即将开始的征讨反王,老爷子忍不住是热血沸腾。

本来以为楚家自从老大犯了那样大错之后,退出朝堂,就再也不能崛起。没想到东昊巨变,大将军转战大越。而且大越还是百废俱兴,又留了两路反王,正好给楚家做了垫脚石!

这一次出征,一定要打出楚家的威风!

这一次朝会足足开到太阳西斜,才算散去。

公治明一回了寝宫,连翘就迎了上来,“将军,换套衣衫就吃饭吧。”

公治明点点头,温水洗了手,又换了一套半旧的棉布衣袍出来。

小周大夫正在挨样“品尝”菜色,其实是在试毒。

虽然大越皇宫里也有专门试毒的太监,但连翘却是抱着怀疑一切的态度,根本不相信皇宫里任何人。

自从到了主子身边,吃穿用度,什么都要经过她的手。

而试毒这样的活计,也被小周大夫主动接了过去,毕竟他是大夫,比普通太监更懂药性,也更稳妥三分。

连翘小心翼翼盛了一碗鲍鱼粥,一边双手捧给公治明,一边抱怨道,“将军,以后不要再留那些大人吃饭了,主子送来的年货都要吃光了。主子在岛上,不知道精心给将军准备的呢,结果都进了那些大人的肚子。”

公治明好笑,虽然也舍不得娇妻准备的吃食,但身为帝王,这点儿胸襟还是有的。

“放久了也怕坏掉,吃了就吃了吧。”

连翘撅了嘴巴,眼见小周大夫尝完了汤,还要再尝一口,就道,“将军,您看,我又抓到一个偷嘴的!”

小周大夫是个斯文的性子,听了这话有些脸红,笑道,“我尝着这汤里又山参味道…”

“对啊,我特意放了几片山参给将军补补气。看着老大人说话慢条斯理,一件事翻来覆去念叨一日,我就跟着憋气。”

连翘泼辣的撅了嘴巴,“依我看啊,这些人就是怕办砸了差事,不肯担责任呢。”

众人都是笑起来,公治明如何会不清楚这事,但百官如此,虽然对政务有所耽误,但总比盲目锐进好许多。

大越已经是千疮百孔,如今只适合温养,却是最忌讳激进。

正巧,尉迟悔同程大友从门外进来,见众人都是如此欢喜,就问道,“咦,难道连翘姑娘听说我从东昊带东西过来了?”

“什么?程大哥,你又带东西来了?怎么不早说,我正犯愁那些大人们把主子送来的年货都吃光了呢。”

连翘欢喜的如同蝴蝶一般跳过去抓了程大友的袖子,“程大哥,东西在哪里?”

“已经让人抬进来了,就在院子里,你记得看看封条。这两日忙,我不能天天盯着。”

“好,周大夫快跟我来!”

料峭立刻就带了小周大夫去检验食材,留下尉迟悔立时跑去盛了一碗粥,一边秃噜鲁喝着,一边含糊抱怨,“连翘妹子越来越厉害了,我都不敢过来陪大将军吃饭了。”

程管事也是笑起来,“我再泉州装粮食的时候,楚老夫人还说呢,尉迟将军在大将军身边,这吃食一定要多装点儿。可见,尉迟兄弟的名头有多响亮。”

这下,连公治明都是笑起来。

没一会儿,见猎心喜的连翘又炒了两个新菜端来,结果满桌子只有残羹剩菜,气得她掐腰撵人。

好在正事也谈完了,尉迟悔一溜烟就跑去寻护卫一起巡逻了。

留下程大友说起船队回去的事,公治明就把一只小箱子交给了他,连翘更是大包小包的取出来一堆。

有给主子和小主子的针线,有在街边买的小玩意儿,还有给当归准备的添妆,零零总总加一处,程大友带走了整整两只大箱子。

连翘扶着门扇,眼见程大友带人走远,长长叹气,“桃源岛上这个时候正热闹呢,妇人和孩子们挎着篮子去赶海,捉了小蟹子送去海鲜酱作坊,卖个几文贴补家用。男人们也有去礁石上坐了,一边吹海风一边喝酒。小主子们保管在石堡顶楼跑来跑去,程嫂子几个追在后边照看。主子就依靠在软塌上,或者说闲话儿,或者给小主子们讲故事。。。”

她这般感慨,倒是听得公治明出了神。

待得平定了两路反王,春播也结束了,他一定要回趟海岛。安哥儿还好,已经懂事很多,但悦哥儿和晴儿两个还不知道爹爹长什么样子…

初春的清晨,北风依旧有些寒凉,但都城外的护城河已经是开化了,河堤上成排的柳树已经隐隐约约有了些绿意,不知道谁家的鸭群嘎嘎叫着在河水里肆意遨游,偶尔一个猛子扎下去,吞下一条无名小鱼,就会越发欢喜的拍打着翅膀,在河面上半滑翔,惹得附近的孩子因为别老娘严令不准下水,嫉妒心起就捡了石子扔过去。

但是很快,家里的老娘就撵了来,赶了鸭群,扯了淘气小子们回家。

原因无它,今日是大军出征,讨伐两路反王的日子。

钦天监里所有术士,焚香沐浴,斋戒三日,最终推算出一个最适宜出征之日。

十万大军齐齐列阵在城外十里,高高的点将台上,身着金色盔甲的公治明,亲手解下了要上佩剑赏赐给楚老将军。

将军出征,天子授剑,从此将军之令将是整支大军的最高指令,这也是保证令行禁止,统一指挥的最有力保证。

楚老将军单膝跪地,郑重接过宝剑,末了站起,转身抽出宝剑,直指向天!

“天命所归,旗开得胜!”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