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恶作剧 - 清穿之十皇子的咸鱼日记 - 碧水青莲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第九十一章恶作剧

“十弟,四哥瘦了好多啊。”看着四阿哥的身影消失在景和门后面,九阿哥凑到胤俄身边小声说了一句,语气十分的感慨。

九阿哥自来跟四阿哥没什么交情,两人天生相性不合,玩不到一起去。

但九阿哥也只是面对四阿哥时本能地有些发憷,并不是对四阿哥抱有什么不满,也不会在四阿哥难过时幸灾乐祸。看到四阿哥那副憔悴至极的模样,九阿哥心里也不好受。

长长呼出一口气,胤俄也说不出佟佳皇贵妃吉人自有天相,一定不会有事的安慰话,只小声说:“只希望四哥别太难过,不要伤神伤身。”

其实四阿哥现下状态这么糟糕,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佟佳皇贵妃将四阿哥的身世告诉了他。

而四阿哥心知肚明,知道康熙为什么突然给他指婚,也明白为什么和大福晋、太子妃的先例不同,要将费扬古之女接进宫中教养。

养母的重病垂死,突然揭晓的隐秘身世,生母的身份以及德妃的态度,这些都让四阿哥备受煎熬。

再加上四阿哥并没有彻底停课,每天还要负担尚书房太过繁重的功课,也难怪不过一个月的时间,他就憔悴到骨瘦形销。

“九哥,我们也走吧。”望了会儿景和门的方向,胤俄就招呼了九阿哥一声,准备从隆福门离开干清宫。

康熙每日下朝后都在干清宫批阅奏折、处理宫务,经常有前朝的大臣进宫来干清宫求见康熙,向他禀报各种事务。

干清宫不是他们能肆意玩耍的地方,还是不要在这个方面挑战康熙的神经,万一他反悔提前把他们拎去尚书房让师傅们管教就不好玩了。

九阿哥半侧着头呆呆地望着四阿哥刚才过来的方向,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像是出了神,胤俄出声喊他后久久没有答话。

正当胤俄打算喊第二次,或者凑过去拉一下九阿哥提醒他的时候,仿佛大梦初醒,九阿哥突然扭过头来对胤俄说:“十弟,我们现在在干清宫。”

本来想喊九阿哥的话被憋了回去,胤俄一脸古怪地看了眼九阿哥:“对啊,我们现在是在干清宫。”

胤俄不知道九阿哥为什么要特意强调这个,闹不懂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所以又问了一句:“怎么了?”

纤长浓密的鸦黑睫羽像小扇子一样扑扇着,九阿哥指了指四阿哥刚才过来的方向,脸上的表情兴奋好奇与排斥不喜交织着,语气也十分纠结:“尚书房就在那边。”

胤俄愣了一下,紧接着反应过来:“对啊,尚书房在干清宫,在日精门附近,五哥和七哥现下应该在尚书房跟着师傅们读书。”

这还是胤俄第一次来干清宫,他只想着办完事就离开,倒是忘了他们在离开干清宫之前还可以去尚书房转一圈,见一见在尚书房读书的五阿哥和七阿哥。

尚书房功课繁重,胤俄、九阿哥和已经进学的五阿哥、七阿哥平常见面的机会并不多。

除了在各种需要皇阿哥出席的重大宴会

上他们能见一面,就只有他们各自生辰时能聚一聚。大多时候,胤俄和九阿哥想见五阿哥跟七阿哥都要从御花园溜达到干东五所去找他们。

“去吗?”指了指尚书房的方向,胤俄问九阿哥。

康熙日常处理宫务的干清宫当然容不得旁人随意撒野,可干清宫这个宫殿群中包含的其他宫殿却没有那么要紧,那么不容亵渎。

胤俄觉得去尚书房走一遭也没什么,再有三个月,他和九阿哥就是不想进尚书房读书,也会被逼着进去。

呲了呲牙,九阿哥一脸牙疼的表情,精致昳丽的五官皱巴成一团,纠结得不要不要的,犹豫了好一会儿,才吭吭哧哧地说:“去…去吧?”

胤俄不想太早进尚书房读书,但他对尚书房没有惧怕的情绪。此刻好奇心压过了抗拒不喜,再加上还能借机去见五阿哥跟七阿哥,倒是并不排斥去尚书房转上一圈。

九阿哥也没有去过尚书房,天然地对尚书房抱有好奇。

但五阿哥进学后屡次在私底下向他们抱怨尚书房的功课太过繁重,师傅们管教得太严。

以至于九阿哥这个学渣虽然还没有进尚书房,但已经听过尚书房的太多事情。在九阿哥眼中,尚书房就跟魔窟似的恐怖十分恐怖。

“是那间?”九阿哥指了指最中间的那间宫殿,压低了声音悄声问胤俄。

胤俄和九阿哥从干清宫一路偷偷摸摸地溜达来尚书房,要不是他们太矮,说不定为了氛围他们还要躬着身体增强隐蔽性……虽然他们身后跟了一堆人怎么也算不上隐蔽。

到了尚书房胤俄和九阿哥才发现,尚书房虽然面积不大,但也没有寒酸到只有一两间屋子,他们想立刻找到五阿哥、七阿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尚书房门向北开,一共有五间屋子。

现下还在尚书房读书的皇子有三阿哥、四阿哥、五阿哥、七阿哥、八阿哥五人。一起在尚书房面积最大的房间中统一由谙达教学,根据学习进度不同安排不同的师傅。

比如三阿哥跟四阿哥是一拨的,七阿哥跟八阿哥是一拨的。而五阿哥则单独一拨,且学习进度是最慢的,进尚书房一年多只完成了满文、汉文的启蒙,四书五经都没有学全。

除了这五位皇子,现在太子也在尚书房读书。只是太子并不和五个皇阿哥一起,而是单独在尚书房的偏殿接受师傅们的私家教导。

康熙二十五年,康熙在汉人大臣中精挑细选了几名学问优秀的大臣给太子当讲师,在太子出阁读书后辅导太子学习汉文经典。

当年康熙为太子挑出了达哈塔、汤斌、耿介三个讲师,让他们在畅春园无逸斋教导太子读书。

但太子早在出阁读书前就已经在康熙的教导下勤学苦读了好几年,康熙安排给太子的三位讲师也教不了太多太子没学过的学问。太子出阁读书实际上只持续了一年多就结束了,太子又重新回到宫中读书。

只是这一次,康熙将太子安排在了尚书房,让他在尚书房的偏殿单独读书

,和皇阿哥们做邻居,不像之前那样完全隔绝太子和皇子们,连读书都不在一处。

“过去看看。”胤俄也压低了声音回答九阿哥,“七哥说他们在尚书房最中间的那间屋子里读书,应该就是那一间。”

在鸡娃这方面,没有几个家长比得过康熙。毕竟也没有几个家长会强制要求孩子在读书时将文章反复诵读一百二十遍以便深刻记忆。

尚书房五间学堂中面积最大、位处最中间的那一间明亮殿堂中,三阿哥坐在靠窗的位置上摇头晃脑地诵读着一篇经典文章。

通过一遍遍的反复通读,三阿哥将整篇文章尽数背下来,并领悟文章内蕴含的真意。

三阿哥背得正顺畅,眼角余光突然瞥到身旁的窗户外“咻”地一下子冒出来两个头颅。

心头一惊,几乎将全部心神都倾注在背书上的三阿哥却已经下意识地扭过头朝窗户外看了过去。

三阿哥这一转头,两张眼睛使命往上吊、舌头长长吐出来的大白脸就在窗户外浮现出来,直接怼进了三阿哥的视野里,蛮横不讲道理地闯进他眼中。

“啊!!!”

转过头骤然看到了这样的画面,将全部注意力都放在诵读文章上的三阿哥措手不及,猝不及防下猛地被吓得尖叫出声。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