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南北城较劲 - 布衣首辅 - 霁雪斋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布衣首辅 >

第十二章南北城较劲

西市院墙外有株硕大、古老的樟树,不知何年月长在这里,如今已经两人合臂都勉强拢住了。树干在离地一人多高处劈裂,弯下的一半居然又发出枝桠,如今独立生长枝条,也能郁郁葱葱。

整树远看去好像母亲抱着个调皮的娃儿,故此当地人叫做“抱子树”。

此时露出地面如虬的老根和子树的树干上或坐、或站着数名少年,这些人都是李丹的好友、伙伴,被他约来商议“大事情”。

“丹哥儿,你是说,要去上饶?”身材魁梧的顾大抱着两臂靠在树干上皱眉问。

他这人厚嘴唇、浓眉毛,一对大耳朵,大手大脚,胸前是浓密的胸毛,不过看上去凶恶,实际却是对兄弟非常义气的人。

他看看别人:“我们这些人可都没出过远门,而且这次还不是一般的差役,是给军队做役夫,这能行吗?”

“顾大哥,这有什么不行的?”杨乙叫道,手里抓着一根不知哪里来的半截胡瓜(黄瓜),嘴巴有些口齿不清道:“要说背书写字咱们不行,挑担子走路还能不会?”

“咳,你别打岔!”顾大将手一挥:“我不是担心这个。我是想咱们谁也没出过远门,往哪里走都不晓得。

而且光运粮倒也罢了,万一遇到匪徒怎么办?谁知道怎么对付他们?咱连个刀枪都没有,甲胄就更别想了!

战场上刀剑无情,若是有了伤亡,谁家爹娘不心疼?反正,要是我招来的兄弟,我肯定心疼啊!”

“我同意顾大说的,这事情咱们谁也没做过,要慎重!”穿一身蓝布衣褂的是刘宏升,他是膳坊酒家掌柜的次子,人称坐地太保,整个人矮墩墩的,身形却很灵活。

“慎重个屁呀,不就是去搬运东西嘛,一百二十人有什么难找?去万年、戈阳甚至上饶都无所谓,我倒想去,就看这胳膊是否争气了!”

手臂上着夹板吊在胸前的是张钹,也就是上次赵老三来闹事打折了胳膊(实际是脱臼)的瘦金刚。

他这人风风火火,与其兄铜算盘张铙是本县武艺比较有名的哥俩。“要不丹哥儿你得给我指点事情做,老这么吊着手闲逛我实在受不了!”

“你长点记性,下次别冲得那么靠前。”李丹笑着说。张铙可是这些人里最能打的,这回他受伤让李丹紧张好几天。

不过出发的日子是固定的,他也不确定到时候是否张钹的胳膊就能好,要再过若干天由信医堂的大夫拆开夹板看过之后才知道。

“丹哥儿,那韩先生和苏四娘的意见你问过没?”顾大问。韩先生指李丹的书法、绘画老师韩安,苏四娘是他浑家(妻子),李丹对他们是执弟子礼的。

“我还没来得及,想先问问大伙儿意见再找老师。”李丹回答:“不过我先说说自己意见。出去是好事情,可以练身子骨,可以看到外面,开阔眼界、长些本事。”

他低头想想:“问题不是没有,比如刚才顾大提出来的没出过远门、万一遇上匪徒等等,但这些都能够想办法解决。”

他跳上块大石头:“我打算这样,和赵老三说说,看他们敢不敢出一半人数。咱们不能都走,总得留人守着北城、保护西市,不能全去嘛,这是其一。

其二是我想请县令大人拨给少量刀枪自卫,我会教大伙儿几个小阵法,让弟兄们有自卫和保护的能力。

至于出门在外的事,如果大家支持我,那就由我来教你们,因为咱们这些人里恐怕只有我走过上千里路,我知道该怎么做和做些什么。”

大家互相看看都没什么意见。的确,李丹当初随姨娘从山东回到江西,那在他们看来可谓见多识广!虽然,他那时似乎才五、六岁,不过这人从小老成,年龄问题可以忽略。

“丹哥儿,那赵老三他怎会同意和我们一起去出夫子?他家可是勋贵哦!”宋小牛提醒。

“赵老三当然自己不会去,他肯定找个奴才替他呗!”米店伙计廖二咧开嘴巴:“我猜最有可能是叫赵丞那厮去!”

“嗯,有道理!”顾大他们也都笑,那赵丞虽也姓赵,行事却像赵煊身边的书童般,整日里被他呼来喝去,是出了名的狗儿。

“问题倒不在于谁去。”杨乙丢开黄瓜头儿:“他家是皇族勋贵,出夫子、调差役根本轮不到赵姓,丹哥儿你怎么让南城出人也轮不到赵家出的。”他很明白李丹的意思。

李丹的影响力没那么大,最多在北城说话好使些。县尊老大人说要出一百二十个人,如果南城不出,难道全部从北城出么?

那样就会像李丹担心的,这边出现巨大的空子,等他们一出发,南城就会乘虚而入。大伙儿回来的时候,地盘没有了,还得重新斗一番给找回来!

所以李丹的意思是要找赵老三谈,两家各出一半人。人家姓赵,凭什么陪你去应这苦役哩?

李丹“嘿嘿”地笑,好像个苦力似地将下摆卷上来,后摆掖在汗巾子里,往地上一蹲。揣着两手抬头看大家:

“他肯定不会主动去,县尊也不会找到他家门上。不过,我可以去和他打个赌哇,到时他自然老实上钩,你们等着瞧罢!”

他说得很认真,几个小伙伴互相看看也就无话。通常丹哥儿自己有了主意就能做到,看来这回赵煊又得出血了。

“那咱们都走了,留谁看家?”最后顾大问道。

“瘦金刚肯定得留下,你那个伤可不是一、两天能好的。”李丹话一出口张钹就唉声叹气,他也不管又朝廖二点点头:“你也留下吧。”

“这、为什么?”

“夏收之后米店肯定要忙,你去不得!”李丹这么一说,廖二只好闭上嘴巴。“再说,我们不知道要去多久,行粮是不是带得够足。

你留下还可以帮我们解决购粮这类事情,万一时间拖久了,我派人回来找你联系。”廖二这才笑了,使劲点头。

第二天,李丹就遛遛哒哒来到县学附近,这里是南北城谈好的分界线,对面的人一发现就马上去报告给赵煊,很快他带了二十几个人过来查看究竟。

“喂,李家的,你在这里晃来晃去,什么意思啊?”

“怎么这样没礼貌,没看到我在忙公事吗?”李丹皱眉。“忙公事?你李三郎能忙什么公事?”

“府里来了公文,官军剿匪,要本县出一百二十名夫子随军。县尊要我招募人手并领队前往万年报道。”李丹背着两手从上往下看赵煊:

“本队正看你也不像个能做事的人,还是走远些,莫妨碍了本队正的公务。”

“嘁,说白了不就是出个差役嘛,神气什么?”赵老三和他的人哄笑起来。

“若是平常差役,那的确没什么。”李丹点头:“不过大老爷说了,这次回来要从中择优,录用人手做县里的乡勇。”

“啊?”赵煊没觉得什么,他手底下这些小子们可眼前一亮,这相当于要组建城管大队呀,能拿县里的薪饷,还能让人看得起,这种机会有点诱人。

“呃,李三郎,你现在是只在城北找人,还是南城的也行?”有人忍不住问。

“闭嘴!”赵煊瞪了身后一眼。

“瞧,你们老大拦着,我能找南城的人吗?”

“县大老爷空口白牙,你们还当真呀?”赵煊真想扇这些不长进的家伙。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