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买家想见您
148买家想见您
◎艺术家3495,买家想见您。◎
“作为唐英达的保释人,您要求将她收监。”坐在桌子对面的监狱工作人员疑惑地询问道,“该名犯人给本域经济发展贡献大量税收,您为什么提出这个要求?”
沈麟默然提交一份纸质材料,已经翻译成为当地文字。
数据是托雇佣兵从余溪手里拿到的,包括已经在医药集团内部被删的一干二净的原始实验数据、检测数据、患者名单等等,一切矛头都指向唐英达的谋财害命行为。
证据确凿无疑。
工作人员推推眼镜,妥善收好材料,“好的,我们会对她重新评估。”
但工作人员继续问道,“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掌握这些内容的?”
严格来说,很久之前沈麟就知道了。但之所以没有向狱方举报,是因为她再也不想充当任何资本家的工具人。
如果唐英达正常经营,自己可以坐享分红,为什么要大费周章将其举报掉、给唐英达的商业对手提供便利?
只是父亲最终去世让她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多么冷漠自私,世界上有无数个家庭都因唐英达而面临同样遭遇。
正直记者余溪一直在奔走,但惨遭失败。以患者健康为代价迅速扩展市场的医药巨头,世界上似乎无人能够制裁。
除了沈麟。
她是在阴差阳错之下与唐英达形成制约关系的保释人,在目前境地,似乎只有她能够利用唐英达的把柄。
有时扭转局势的人不一定是风云人物,像她这样普普通通的隐居者也可以做到。
数天之后,监狱宣布撤销对唐英达的减刑,永久取消保释资格。
新罪旧罪一起清算,经过衡量之后判定终身监禁。
树倒猢狲散,唐英达所创大量企业陷入一片混乱,萧墨趁机入场,捞到不少好处,并且凭借对唐英达底细的了解,成功将其商业帝国改旗易主。
胜者通吃,败者昔日再辉煌,也没有话语权书写史书,唐英达在商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日子已经一去不返,萧家与唐英达之间长期商战,以萧家最终胜利而告终。
沈麟也知道自己将唐英达重新送进监狱的行为在客观上导致萧墨大获成功,但,她不在乎。
她本意也不是想帮助萧墨;萧墨只是趁机捡漏而已。
这个曾经喜欢过的人现在已经和她没有任何关系,两人在地球两端各自生活永不见面,是她想一直保持的状态。
在接下来的半年时间,她一直潜心创作,为新一场画展做准备。
不同于以前任何一次,这场画展是十年以来世界规模最大的画展。各个流派、风格各异的艺术家们都会将新作品投稿,是艺术爱好者们津津乐道的艺术盛宴。
只是与沈麟参加的匿名画展不同,这是一场普通的实名画展。
但沈麟不想错过这个展示作品的绝佳机会,要求艺术家实名,根本难不倒她。
沈麟每一幅投稿作品都按照主办方的要求进行署名,只不过,艺名与她在匿名展览的编号相同,3495。
这个曾经作为匿名编码的名字,已经在绘画圈里广为人知,正式成为她的艺名。
展览占据了世界某艺术中心的全部五层展厅及延伸出的数个特建展棚,观展路线蜿蜒如一条艺术的河流,总长近五公里。
挑高近二十米的主厅穹顶之下,光线经过精密计算,自然光与人造光完美融合,如同为每一件作品量身定制的聚光灯。
空气恒温恒湿,极度洁净,唯有极细微的、属于画布、油彩、新媒介材料与无数种心情混合的独特气息,在无声地诉说其承载的价值与岁月。
人群如潮,却奇迹般地保持着一种近乎虔诚的低语,脚步声被厚实的地毯吸收,形成一种庞大的、充满期待的静默。
全球艺术家都迫切想要通过这场活动展示自己的作品,是无数艺术家的顶级角逐,能够入选一幅作品已经可喜可贺。
但沈麟的作品,入选了整整十五幅,甚至占据一整个专门展览区域。
画展迎来一位特殊的客人。
她将脸遮的严严实实,在经过其它展区时只是匆匆穿过,目标明确,直奔艺术家3495专区。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副巨型画作。
画面主体是一艘由锈蚀齿轮与管线缠绕而成的骸骨舟舰,船体表面覆盖着浓稠的工业废油与铜粉混合形成的深绿色痂壳。
船帆由撕裂的亚麻布与废弃安全网拼贴而成,在展厅光照下会悬浮起细小的金属尘埃。
背景模拟被酸雨腐蚀的工厂外墙肌理。灰黑色基调中隐约浮现城市废墟的轮廓,所有结构皆被扭曲成类似生物肋骨的弧形,仿佛整个文明正在被无形的工业巨兽缓慢吞噬。
这位观众心中思考,这幅画是艺术家在表达对工业时代环境污染的反思,让观看者产生窒息般的感觉。
然后她将目光移到第二幅。
由无数乌鸦羽毛组成的人形轮廓没有面孔,只有一片深邃的虚无。
人形的“双手”捧着一颗用真正动物骸骨雕刻而成的、结构精密的心脏,心脏的主动脉被替换为锈蚀的怀表链条,垂落下来,消失在画幅底部。
背景中无数双凝视的眼睛和扭曲的古老文字,让整个画面笼罩在一层朦胧光泽下,仿佛刚从地下室中取出。
她没有看懂这幅画的故事,只能感受到强烈的暗黑风格。
于是继续向前走,来到第三幅。
画面呈现为深邃的黑色漩涡,展厅内任何光线都仿佛被其吞噬。
从中心向外辐射,是用银色颜料画出的蛛网结构,蛛网上有两个女性人物,一个身体并无异常,正在转身离开,另一个却被蔓延的黑色漩涡所吞噬、拉扯变形,表情夸张,充斥着无尽的绝望与哀伤。
特殊观众静默地站在这幅画前良久,突然想到自己的感情经历,与画面内容引发强烈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