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臭名昭著的晋王 - 重生选病秧子当爹,小苦瓜我不当了 - 安柒七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04章臭名昭著的晋王

“能不能保你一家性命我说了可不算,不过我可以帮你给崔大人带个话。”

对立了那么久,关键时刻,还是顾景之会施以援手,生平第一回,顾景和诚恳的说,“这样就够了,谢谢你老四。”

“你不必谢我,你刚才一直说祖父的愿望是振兴侯府,眼下这种情况,就算你能勉强活命,这侯爷的位置竟然是保不住了,侯府的将来有我和长宁,祖父不会失望的。”

顾景之说完这句话,头也不回的走了。

顾景和突然大笑不止,“说的冠冕堂皇,最后还不是惦记着侯爷的位子,顾景之,你可真虚伪。”

如今,他说什么顾景之都不会放在心上了,那些所谓的兄弟情义,到此为止了。

有了顾景和的账本,赵氏被扒了个底朝天,那些恃宠而骄,肆意妄为的行为,都成了铁证。

赵氏男丁系数被诛杀,女眷也被贬为奴为婢,京城最有势力的大家族,短短月余就从京城消失了。

太子也因为此事受到牵连,被废黜太子之位,全家被软禁。

顾景和检举有功,全家发配边疆,永世不得回京。

皇上感念平昌侯府早些年的功绩,特意下旨,让顾景之继承了爵位。

赵氏这颗毒瘤被除,金城百姓张灯结彩,都赞皇上仁德,皇上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他寄以厚望的太子竟然背着他做了那么多见不得人的勾当,他忌惮晋王和端王,这个皇上都能理解。

可这么些年,他在自己面前一副孝顺的模样,背地里到处培植自己的实力,还同赵家一起走私盐铁,削减了大魏一半的税收。

他还四处招兵买马,看这个样子,若不是东窗事发,用不了多久,他就能带着自己的士兵逼宫了。

皇上因此郁郁不安,思虑过重,刚调理好的身子又出了问题。

他拒绝太医院的诊治,只让顾景之和顾长宁到宫里来陪他。

顾长宁其他调理身体,顾景芝陪他下棋解闷。

“景之,朕是不是一个特别失败的父亲,朕最用心教导的儿子迫不及待想要取代我,都立他当太子了,他还有什么不放心的,这大魏江山迟早都是他的,他怎么就这么迫不及待?”

威严无比的皇上,如今苍老又憔悴,顾景之心里五味杂陈。

“皇上,您别多想了,太子他只是年轻气盛,想证明自己而已。”

不想皇上太难过,顾景之值避重就轻的说。

“他组建了自己的军队,走私盐铁搞空国库,甚至开始接触敌国,这哪里是想证明自己,只是想要灭掉我这个皇上灭掉大魏。”皇上说着,因为激动剧烈的喘息着。

顾景之赶紧给他服下一颗保命丸,劝他早点休息,可皇上哪里睡得着。

几个皇子,只有废太子勉强有点君主的样子,二皇子沉迷雕刻,连封地都管理不好,三皇子性格软弱。

四皇子,也就是端王,虽然练得一身好武功,可心思单纯,全然不懂治国之道。

五皇子,也就是晋王,倒是聪明些,可自幼没了母妃,也不知道孩提时受了什么委屈,性格越长越不对劲。

一个大老爷们,就喜欢那些花红柳绿的装扮,女里女气的。

“景之,大魏国是不是后继无人了。”皇上不愿承认,可这是他的心病。

唯有跟顾景之,他才能畅所欲言,没头任何负担。

“皇上,您还有四个儿子呢,怎么能说这种丧气话。”顾景之好言好语的宽慰着。

“他们……”皇上欲言又止。

过来好一会儿,他才缓缓开口,“景之,不立太子,恐怕他们又要兄弟相残了,可他们兄弟四人,无一人可以担当大任,这太子之位,真是愁煞朕了。”

“皇上,此事也不必急在一时,您可以多观察观察。”皇上不把顾景之当外人,可他自己不能蹬鼻子上脸,这种事情,皇上肯定早就有了主张。

果然,没过多会儿,皇上又絮絮叨叨的说,“要说能力,老五更出众一点,可是他那放浪形骸的样子,满朝文武谁能愿意他当太子?”

“晋王有很多优点,可就是太不拘小节,所以大家对他的印象就停留在了外表上,皇上,您可以试着真的了解一下他。”

自幼就跟晋王熟识,顾景之比谁都了解他。

“每天穿红戴绿的穿梭在花楼酒肆,他早就臭名昭著了。”皇上气愤不已,早知道晋王有朝一日会成为最合适的皇位继承人,他应该多加约束些才是。

“若如不是如此,晋王又如何能平安活到现在,您只是让他出来历练历练,他就背上了走私玄铁的罪名,连我这个好朋友也不能幸免于难,当初晋王不过五岁,若是不反常的喜欢那些女里女气的东西,他会遭遇什么?”

想到这些,顾景之眼窝发热,“皇上,宫里的孩子可没少夭折。”

皇上难以置信的看着顾景之,晋王如此放浪形骸只是为了活命?

这话他怎么都不肯相信,可是,他突然想到,老五是在几个皇子接连出事之后爱上女装的,当时他生气的斥责过老五,老五甚至还挨了打,可他就是不改。

难道,他真的是为了活命?皇上不敢继续往下想。

既然顾景之让自己好好了解一下老五,那他就让人好好查一查。

这一查,还真让皇上大吃一惊,老五天天逛花楼,可到了花楼,几乎都是一个人在包厢休息,他豪掷千金的那些个花魁、名伶只能在外头候着。

他府里那些丫鬟,不少是他从花楼救下来的孩子,小小年级被卖掉,晋王替她们赎身,还把他们安置在王府里,让他们不会再被人欺辱。

他还和顾景之一样会赚钱,那些钱,大多被他拿来接济老弱妇孺,他甚至还办了个慈济堂,专门收留那些无家可归之人。

最让人吃惊的是,从晋王十岁起,但凡大魏境内发生了天灾人祸,他都会捐上大笔钱。

只是以上这些事,都是他用别人的名义做的,所以除了顾景之,无人知晓。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