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长宁说的算
“小五,你就别安慰我了,我那个母妃完全没有看上去那么温柔淡雅,我这就去找她理论。”
“端王殿下,请留步。”顾景之出言叫住了情绪激动的端王。
“王爷正直仁厚让人佩服,那您这么冒冒然去找黄贵妃对峙,不是将她陷入一个非常危险的境地吗,废太子和皇后的教训还历历在目呢。”
晋王也劝,“是呀四哥,宫里刚出的那么大的乱子,就不要再让父皇忧心了。”
“可是我若不去同她对峙,她一定会再对你下手的,不管我怎么说,她都不肯相信,我确实不是合适的人选。”
既然晋王和顾景之对他都没有藏着掖着,端王也干脆打开天窗说亮话。
他不是不理解母妃的良苦用心,只是他从未想过要觊觎那个位置,他知道自己没有那个能力。
“端王殿下果真半点不曾想过吗,毕竟现在,宫里身份最高的人是皇贵妃,您顺理成章是最合适的人选。”顾景之也直言不讳。
“哈哈哈,这话从故事当嘴里说出来,还真让人有些不习惯呢,别人可以这般想,可你如此聪明,怎么也会有此一问。
且不说我母妃这个皇贵妃就是父皇为了掣肘皇后册封的,她出身寒微,背后没有任何势力辅佐,这一切只是她一厢情愿罢了。
再说了,我自己几斤有几两还本王能不清楚吗?大魏沿袭了这么多年,那是历任皇帝兢兢业业、励精图治的结果,我一个只会舞枪弄棒的莽夫,如何能担得起如此大任?”
不忍听端王如此贬低自己,晋王朔,“四哥,你何必妄自菲薄,你善良正直光这一点已经非常难能可贵了。”
“善良正直是非常好的品质,却不是一个皇帝最必备的品质,小五,要让大魏继续繁荣下去,需要你这样仁义又有谋略的人。”
端王的一席话让顾景之由衷的佩服,也让他对端王刮目相看,刚才没有看出皇贵妃是幕后主使,大概是因为他认为自己的母妃不会做这种事情,又或许是因为关心则乱。
很明显自己低估了端王,他对局势分析的很清楚,对自己的认知也很准确。
“四哥,这话可不能乱说,我只是一个纨绔子弟闲散王爷,这辈子的愿望就是游戏人间,别的事情我想都没有想过。”晋王说的也是实话。
他做的那些事情,从来没有想过会被人发现。
顾长宁歪着脑袋问,“爹爹,两位叔叔说的是什么,怎么感觉那是个烫手山芋,他们俩谁都不想接呢。”
“确实是个烫手山芋。”顾景之表示赞同,“而且不管他们愿不愿意接,总得有一个人得接下来。”
“两个叔叔都不乐意,干嘛不让别人接。”顾长宁觉得大人的世界太复杂,他实在是看不懂。
他的童言童语吸引了端王和晋王的主意,两人脑海里几乎同时萌生了一个主意,不约而同的问,“长宁,若我们俩非得有个人需要接这个烫手山芋,呢觉得谁接比较合适呢?”
“这个嘛?”顾长宁皱起了小眉头陷入沉思,“让我好好想想吧。”
顾景之觉得实在无语,“这么严肃的事情让一个小娃娃来拿主意,亏你们想得出来。”
“你别打岔,让常宁好好想一想。”两个王爷又是异口同声。
顾景之只能摇头叹息,别人为着太子之位争的头破血流,他们俩到好,用这么幼稚的法子推来推去。
他俩那么不靠谱,顾长宁却认真的很,皱着小眉头想了又想,终于有了定论,“漂亮叔叔,鹦鹉叔叔长宁想好了。”
“快说,是谁?”两个王爷眼睛瞪得像铜铃,一脸期待。
顾长宁认真的说,“既然是烫手山芋,那还是漂亮叔叔接着比较好。”
端王高兴的一蹦三尺高,“不愧是我们小长宁,说的一点没错。”
“不是常宁,明明咱俩先认识的好不好,要论矫情,我也比你的鹦鹉叔叔深得多吧,你怎么老护着他。”晋王不高兴了。
“不是这样的,鹦鹉叔叔老实,爱较真,他接了烫手山芋,会很辛苦的。
你就不一样了,你心思活络,性格开朗,多困难的环境你都能苦中作乐,所以你毕竟适合,对不对爹爹。”
顾景之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文武百官争论不休的问题,她就这么给安排好了,得亏现在不是在宫里,要是让皇上听了这话,不知道做何感想呢。
他教导顾长宁,“长宁,这是大事,不是你我可以插手的,今天的话就当是个游戏,过了就过了,以后跟谁都不能再说了。”
端王马上反驳道,“这可不行,小五,这事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以后咱们哥俩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定要让你顺利接了这个烫手山芋。”
“你……”晋王气得说不出来,“刚才还说一直护着我呢,现在就插兄弟两刀。”
“我会护着你啊,以后我替你守着边疆,你安心稳住朝堂就行。”
听着两位王爷的对话,顾景之不得不承认,长宁的话虽然幼稚了些,却道出了事情的本质。
只是不知道皇上拿定主意了没有,不过现在,这不是最要紧的,当务之急是要到京兆府去,把今天的事情快点结案,不要影响了皇贵妃。
不看僧面看佛面,谁让她是端王的母妃呢。
虽然事情压下来的及时,可九五至尊的皇帝岂是那么容易欺瞒的,尤其是在这个关键时候。
“老四出面给老五解围了?”皇上蹙眉问道。
“是的,端王殿下全程护着晋王,真是兄弟情深呢。”曹稳陪着小心回答着,余光却不停的去瞄皇上的表情。
见皇上没有动怒,心里才略微松了口气,太子之位悬而未决,后宫又掺和了进去,这不是给皇上添堵嘛。
曹稳顺势又拍了下马屁,“端王仁厚,晋王机敏,他们两兄弟要是联手,一定所向披靡呢。”
“但愿如此吧。”皇上叹了口气,这时有宫人来报,“薛老将军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