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076 发现
孩子多的家庭有同理心,威胁没那么大,崔华提着羽绒服走了过去,“你要我们怎么帮?”
“我爸用电钻,我们合力把冰弄开就行…”不知道冰层多厚,顾建国不敢钻太深,以防冰块粘回去,范围也不敢太大。
崔华老公看他畏手畏脚的,把羽绒服短外套套上,嚷嚷道,“大哥,你别怕钻出洞掉下去,政府试验过了,这下面全部是冰!”顾明月讶异,“你怎么知道?”“政府在城郊钢材厂捞钢材,我是那边志愿者。”崔华老公说,“如果不是借你们电钻用,这种事我是不会说的,洪水发生后,政府就组织人手潜水打捞物资了…”
其他人明显也是清楚这事的,顾明月望着顾建国努力的身影,“我们怎么不知道?”“说出来大家都钻水里捡漏怎么办?那个活可不轻松,政府筹备不足,最先下水的那批志愿者死了好几个…”
崔华老公本来也在那批志愿者里面,但前一天不小心崴脚在家休息,没想到捡回条命。顾明月冒昧问他以前做什么的。她以为政府招志愿者是面向社会,公开透明的呢。“游泳教练…”难怪。顾明月再问,“政府怎么招到你们的?”
“熟人介绍的。”崔华老会公说,“要不是因为做志愿者,我们也买不到新房…”
所以买房资格能通过志愿者获得?崔华老公看她什么都不知道,推测出她的身份,“你们家没有受灾吧?”这种危险高的工作基本都是针对受灾群众的,风险大,回报高,他也只能把命豁出去。
崔华若有所思的望着她,顾明月知道她的意思,没有受灾,挖床板的借口自然是假的,她坦然说,“嗯,我们来挖玻璃的,降温太厉害了,想把阳台窗户给封了。”
崔华明显不再相信她的话,顾明月不在意她怎么看自己,“你们新房装窗户了吗?”
“没,砍树叶编成帘子挡着的。”崔华老公反应过来,“我们合伙,挖出来的东西平分怎么样?”
“行。”人多力量大,顾明月没道理不同意,况且她们既然想到来挖以前用的锅具,想来真心想安顿过日子的。她问过顾建国,她们挖的位置以前的确是卖酸辣粉的,崔华这事上没撒谎就行了。
“你们怎么想着来挖灶?重新买个不行吗?”崔华看向自家老公,纠结要不要说实话,她老公先开口,“我们不挖灶,那下面有冰柜和物资…”
铺子是他妹妹的,暴雨那天他也在,当时积水迅涨,大家慌了神,将肥肠节子,粉条,鸭肠,大米,血旺塞冰柜就去铺子躲雨,本想等雨小点回来搬,没想到雨把铺子也淹了。
肥肠粉店生意好,酒水饮料卖得畅销,光是啤酒就是20箱,还有10几箱矿泉水……顾明月惊奇,“当时为什么不搬呢?”“我妹说灶贵,大家搬灶去了。”
“……”顾明月又说,“会不会冲走了?”“应该不是,公园边有石墩卡着的。”
顾明月对物资没有对装修材料感兴趣,说把这边挖出来,到时再挖那边。
观他们言行举止没有饱经风霜的沧桑,不由得多嘴问,“你们几家都受灾了吗?”崔华给她介绍旁边人,最年轻的35岁,最大的56岁,崔华自己54,她们全部是某培训班的老师,水灾发生后,大家凑钱租房住,目前都在彷山买了房。说话间,顾建国回头催,“冰块钻出来了,先弄走……”考虑到装修公司的面积,以及位置可能会有些误差,这一钻,就钻到了天亮。经过调整位置,缩小范围,确认了装修公司三楼窗户位置,只是十几米深的冰窖太冷,顾建国全身贴满暖宝宝都熬不了太久,只能另外找机会。崔华问她,“你们什么时候再来?”
顾明月想了想,“白天我们也要上班,晚上,到时换你们下去。”
顾建国是用绳子拖上来的,连续灌了好几口姜汤才缓过劲儿来,瞠目,“晚上咱们还来?”“来。”顾明月说。“那我们天黑在这集合…”回去路上,顾明月又给他背上贴了十几张暖宝宝,顾建国说,“我没啥了,就觉得这么干身体吃不消,真要门窗,把咱家里的拆了不就行了?”
一晚下来,顾明月也觉得自己把事情想简单了,电钻钻了一晚上除了乱七八糟的垃圾什么都没钻到,要想从窗户进去把里面的东西弄出来恐怕没想象中的容易。“今晚我们再来,实在不行我们想想其他办法。”顾建国抖着肩,不住点头,周慧全程没说话,顾明月知道她心里迷惑,过去挽着她,“慧慧姐,待会我和你说。”运尸队5人一组,考虑到顾明月答应了陆老师替他,以防另外个人埋怨不公平,顾建国就把那人调到了其他组。
多个人多份力,其他组自然不会拒绝。
这样一来,她们组就只有她们三人。顾建国给大家划分每组寻找的区域,再把装尸体的袋子发下去,让组长领着他们去找。散开前,他警告大家,“责任到组,一旦你们负责的区域有其他人看到尸体,是要扣钱的,还望大家眼睛放尖点,既然干这一行,就不要害怕,我们的使命就是让他们入土为安!”西区班五个字,每个组都有个组长,且组长都是男性担任,听完顾建国的话,二组组长撇撇嘴,明显不屑。
顾建国看他,“有什么意见就说,只要不过分,我能采纳就采纳!”
“为什么给我们分这个区域?”二组组长说,“这个区域太远了。”“看你帅,让你人前多露露脸,你要觉得委屈。”顾建国顿了顿,“忍忍着,巡视冰面也就这一次,一个大老爷们,有啥好斤斤计较的?”“……”有人噗嗤声笑了出来,顾建国绷着脸,气势如虹道,“散会!”
“……”
明明是上班,怎么就是散会了?这文盲!顾建国可不管大家怎么想,转身给顾明月和周慧指她们要负责的区域,抬脚走去前边,“爸刚刚威风不?”
顾明月竖大拇指,“非常威风。”
周慧也点头。
“二组组长的嘴脸你看到没,他有亲戚在警察局,本以为班长是他的,没想到人家指名道姓要我当班长,当时他给气得呀,就差没扑过来咬我了。”顾建国挠了挠发痒的耳朵,“他现在肯定在骂我。”
顾明月:“……”
一个运尸班班长,不至于搞得像权谋争斗吧?周慧莞尔,“爸,你是不是长冻疮了?”“没有吧,我以前从来不长冻疮。”他掀开耳帽,“是不是这毛扎皮肤啊?”
顾明月看了眼,耳朵有点红,其他还好。她们走的这片区域时往超市方向,昨天就看到没尸体了,不怪二组组长不舒服,约莫觉得顾建国以权谋私了。
“慧慧姐…”顾明月偏头看他,“你不好奇我和爸为啥晚上去凿冰吗?”周慧说,“你不是说挖门窗吗?”她想到那天几个男人踹门,顾明月虚张声势说有两扇门的事儿,现在没了约束,楼里什么人都能来,再装扇门很有必要。
“嗯。”顾明月问她,“周大姐给你打过电话没?”
话题转得太快,周慧有些懵,“打了。”
周大姐全家做志愿者的工资没发,想借点钱去超市买米,她没借。
如果是周大姐和侄子,她肯定借,但还一大家子人,借再多钱都不顶用,与其借了钱遭人嫌,不如心硬点,一分都不借。周慧说,“她跟我借钱,开口就是两千,我去哪儿弄那么多钱给她?”楼里人说超市物价高,但限购政策在,只买米面肉菜也就三百左右,周大姐买个普通柴火灶,买点柴也就六七百,她借两千还不是想给她小姑子,周慧自然不借了。
“周大姐上门哭呢?”
“我没钱,她怎么哭都没钱。”周慧说,“她看不起我在家带孩子,借钱也不该来找我。”
“她还是没饭吃求你收留呢?”
周慧明白过来,她是怕自己帮衬娘家人,“只要勤快,现在哪儿都招志愿者,怎么会没饭吃。”她老家也是农村的,知道今年庄稼没有收成,超市的米是政府粮储中心的,前些日子闹鼠灾,粮食有没有沾细菌都不好说,家里的米是要吃到明年秋收的。给周大姐,小轩他们可能就要吃超市买的米,她当然不乐意。
“明月,我知道你的意思,她虽然是我亲姐,现在有自己的家人,我没义务养她。顾明月插话,“我们在彷山后山买了新房,手续已经办妥了。”
那天赵程来拿东西就领着她们去把相关手续全部办完了,9栋701。
周慧有点跟不上她的节奏,不是聊周大姐吗?怎么又聊到房子上了?“周大姐这么多年都没凑出首付,如果知道咱们买了新房,心里恐怕不平衡,那边购房资格卡得严你是知道的,我怕她举报咱。”
房子写的是顾建国的名字,按照老一辈的传统思想,房子是要留给儿子的。既是顾奇的,那就是周慧的。周大姐怕会嫉妒到疯。周慧咂了咂舌,没有否认这件事,“最好别让她知道。”
举报这事周大姐真做得出来。
“我想着等装修好再告诉你的,但装修价格翻了好几倍,咱们得自己找材料装修…”
10楼想封窗,最初对方要20万,后来直接要45万,给10楼气得要打工商局电话举报他,工商局提醒他理智消费,半句不提惩罚结果,10楼气冲冲挂了电话,发誓这辈子阳台就那么敞着,再也不封。周慧是知道这事的,“最近房价不错,毛坯房也能租个好价。”
没必要像昨晚那么折腾。
“这么大的风,总得把门和窗户给人家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