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109 圈基地 - 重生之买买买 - 芒鞋女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重生之买买买 >

第109章 109 圈基地

因为李泽浩突然的翻脸,顾建国对赵程愧疚不已,和顾明月商量给他家送些辣椒。魔鬼辣椒自家吃不了,不如做个人情。顾明月去卫生间将他挑回来的井水换成之前囤的自来水,回道,“咱又没占着他便宜,用不着故意巴结。”

“我这不是心虚吗?”肖金花她们睡下了,客厅里亮着盏小夜灯,顾建国站在收纳箱前,翻里面的干货。

木耳百合莲子那些还有很多,其他全是辣椒桂皮等调料,他问,“咱家火锅底料呢?”“藏起来了。”顾明月推开厕所门,见他翻收纳箱,问他找火锅底料干什么。

“不找火锅底料,看看家里调料…”顾建国把收纳箱盖好抱开,又去开其他收纳箱,“四楼说超市调料涨价了,私下买卖价格更高,我看看要不要买些来囤着…”

年前政府发放的物资就有调料,被顾明月转手卖给邻居们了,她说,“咱家不缺调料,火锅底料那些也有,家里放不下,我藏起来了。”

顾建国直起腰,“咱家调料还多吗?”“够吃。”顾建国松了口气,“那我放心了,超市好多商品价格都稳定下来了,调料翻倍涨,我这心里不踏实。”“有我呢。”顾明月盖好收纳箱,催他,“外面冷,快回屋睡吧。”晚上客厅空调是关了的,冷得人直打颤,顾建国边朝卧室走边跟她确认,“真不给赵家送辣椒?”

“不送。”

她有心和赵程交好,还不到厚着脸皮讨好他们的程度,邻居不是他们,并不会有过多往来,各过各的,日子不会差。赵程不透露岗位,她也能猜个七八,受极寒天影响,山上的学校还没开工,政府放出来的第一批工作岗位应该是基础岗,比如政府大楼的保安,小区门卫,清洁工,还有协警那些…政府要稳定基地,这些是必不可少的,筛选要求不会以学历文凭主,应该是根据末世工作经验来的,顾建国可以说非常有优势了。

担心顾建国又心血来潮偷偷报了名,顾明月钻进被窝后,隔着墙和顾建国说,“爸,这批岗位出来咱们先观望,工作的事儿以后再说。”

顾建国翻个身,面朝着卧室的墙,低声道,“越往后工作越不好怎么办?”

工作几个月,他也有自己的判断,居民们有了存款,生活渐渐安定,生存压力缓解了很多,而且疫情得到控制,治安良好,不需要应急志愿者,这时候招人,应该是细水长流的岗位,从长远发展考虑出发的。

他分析自己的想法,自信道,“别看爸以前啥都不懂,现在可是老经验人了。”

确实有经验,顾明月完全认同他说的,但嘴上不能支持他,说道,“那也不用着急,小舅那边虎视眈眈,哪天破罐子破摔冲到楼里来,还得震住他们呢。”

肖小舅还真是个麻烦。肖金花和周慧都不是会吵架的,他不在家,可不就由着曹明华颠倒黑白抹黑他们?顾建国思索道,“要不我找机会再敲打敲打他们?”

“狗急跳墙,把他们逼急了不好,他们不来,咱们就当不认识他们,对了爸,岗位出来,你不要急着报名啊。”

“好好好。”政府岗位出来先通知区长,再由区长通知栋主,栋主通知到各栋楼的居民。顾明月脚好后去了趟山,拎了桶机油回来,极寒天发电机全天24小时运转,柴油和机油消耗大,趁着风小,她赶紧将机油过了明路。

已经好多天没下雪了,居民们清扫出来的小路铺着薄薄的冰,是风吹散的雪铺成的。小区里看不到人影,便是家属院都在寒风里静止似的,她回到楼里,刚好碰到全副武装从中庭回来的杨涛。

离元宵已经过去五天,岗位差不多该出来了。

顾明月问他是不是去开会了。

杨涛点头,仰头朝楼里吆喝,“政府即将招工,感兴趣的到2楼开会,找我报名啊。”

楼道窄,顾明月走在前面的,她问,“有哪些岗位?”

“砖瓦工,水泥匠,舂墙工,挑泥工…”

这些不是建筑岗吗?顾明月皱眉,“政府准备扩建小区?”

不应该先将居民基础设施安顿好?她问,“还有其他岗吗?”

杨涛摇头,“暂时没有。”这和顾明月想的完全不同,基础设施不完善,一味的扩建,随着搬来的人越来越多,矛盾也会增多,应该先制定新秩序才是。

她所有所思的上了楼,碰到四楼娄姐。“杨涛和你说啥了?”顾明月将岗位报给她,她高兴不已,“是不是咱们还能买房啊?”“不知道。”顾建国知道这事也觉得困惑,茨城百姓已经全部安顿好了,应该重建基础设施才是,怎么又建房子?

他问,“杨涛有没有说新房往哪儿建?”

附近的树木年前就被砍伐完了,视野里最近的树在四里外,他们巡逻都巡不到的地方。

顾明月沉吟,“暂时不清楚。”因为报名人数多,不用去办事处填表,找栋主登记姓名年龄就行,四楼父子俩都报了名,陈婆婆家也去了,全围着问杨涛是不是还能买房。

多套房能多张采购票,大家伙自然乐意。陈婆婆:“这次还是按工时算吗?”顾明月站在门口,听楼里人说话。

杨涛道:“这次不是建房,是修围墙。”“……”楼里人不解,“咱们小区不是有围墙了吗?”“防不住人,政府的意思是在800米外修四米高的围墙。”

“是不是出什么事了啊?”陈婆婆问。杨涛道,“这是政府指示,具体什么事,等开工后,每组组长会和你们解释。”政府突然大规模修建围墙,很难不让人多想,顾建国首先想到的是打仗。

顾明月想的则是政府目的。

围墙就两个作用,保护里面人,防御外面人。

“爸,你问问政府围墙包括新城那边吗?”顾建国扯着嗓子往楼下吼了一嗓子,杨涛回他,“不包括。”这就奇怪了。那就是政府为保护基地建的围墙了,顾明月凑到顾建国耳朵边嘀咕两句,顾建国又问,“新城那边的居民也要这边上班吗?”“他们有其他工作。”杨涛老实说,“政府决定全市搬迁到这边,咱们建咱们的围墙,他们建小区。”也就说新城所有的房子都不要了?

顾建国看自己闺女,顾明月摇摇头,指着屋里,示意他进门说。“闺女,政府啥意思啊?”他迷糊了。

“新城那边不方便,喝个水要走老远的路,太浪费人力,搬出来是正确的。”

“那咱房子怎么办?”“空着就空着吧。”

政府已经是想将基地打造成闭环模式管理,安居宅在这边,新小区应该会顺着家属院后面往外建,“爸,待会你问问杨涛围墙的大体范围。”

顾建国一头雾水,照她的话去问了,回来就哎哟哟惊讶道,“政府还真是要重建茨城,新城那边准备全部搬过来,咱们修的围墙要包括还没建的小区。”

杨涛给他说了个大概,他不知道哪儿是哪儿,两只手夸张的画个大圆,“所有厂房,医院,包括粮食种植地全部在围墙里,这不得和古代建长城一样啊?”

和顾明月想的差不多,政府开始圈基地范围了。她问,“政府大楼还会搬吗?”

她们现在离政府大楼五六十米,只要政府大楼在,她们这儿就算基地中心位置了。“杨涛没说,要不我去问问?”顾建国转身要出去,顾明月喊他,“算了,这个他估计不知道。”政府搬迁是大事,只有内部人员才清楚。

杨涛跟楼里人解释完,拿着报名表就走了。因为建围墙需要铲雪挖地基,挖地基有建筑工,铲雪就落在居民身上,政府强制规定,年满十四岁的所有居民都得参加,楼里有孩子的,一栋楼留一个大人。

针对这件事,杨涛又组织大家开会讨论留在家里的人。

五楼女孩难得也在,举手,“我,我留下。”顾建国看她举手,张口就反驳,“想得美,要留也是留年纪大的,你老实挑泥去吧你。”

要不是她,肖小舅不会找到他,顾建国给她记着呢,“五楼必须去。”“你有没有公德心,我才16岁,这么冷,冻死我怎么办?”

“冻死你活该,要留也是留陈婆婆,你算老几啊。”顾建国可不会看她年龄小就让着她,“你要不满意,咱们投票,看陈婆婆票多还是你票多。”

因为五楼告密出卖七楼的事儿,其他人家都有点躲着她们,真要投票,她肯定没人支持。她妈在边上,捏捏她的手,示意她稍安勿躁,“家家都想留个人看家,但一栋楼只有一个名额,怎么分?”杨涛作为栋主,提议要么投票,要么每家轮流留个人。

“轮流吧。”顾建国脑子转得快,“轮到谁留下,他要是想去上班,我花钱和他换。”房子装修是闺女给的钱,他的工资都留着呢,他说,“250一天。”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