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253 食物链
如果没有效果,那可真是灾难。
她关注着楼下动静,过去很久,既没有人回来,也没有再听到任何尖叫,锅里的粥熬好时,走廊里的喇叭响了。
【紧急通知,凡家里没有老人孩子需要照顾的男职工,立刻到食堂集合,立刻到食堂集合。】喇叭重复了四遍,刚回宿舍里的男生们集体探头,朝食堂方向喊,“什么事啊?”【准备进行消杀...】宿舍楼沉默了,不多时,几排握着警棍的警卫从外面进来,为首的方脸警卫粗声粗气的吆喝,“请所有男生立刻到食堂集合。”
楼里的人不再墨迹,抓起制服,疲惫的出去了。几分钟时间,四栋楼就空了大半,警卫一层楼一层楼的提醒,经过冒着烟雾的炉灶边,严肃提醒顾明月,“这几天风大,注意不要引起火灾。”宿舍密集,走廊没有配备灭火器,着火的话,就真的雪上加霜。“好。”顾明月回答,转而问,“地下情况如何了?”警卫脸庞黝黑,面无情绪的往前走,“在控制之中。”
这话说得有水平,说了相当于没说,其他人好奇,“蚯蚓怎么会争先恐后的冒出来?是不是有地震?”
动物敏锐,碰到危险会向人示警。
“没有地震。”警卫一间宿舍一间宿舍敲门,声音沉而稳,“地表降温,蚯蚓不适应当前气候,迁徙而已,大家不用惊慌。”他面相端正,莫名给人信服感,“如果是地震,政府肯定会帮助大家转移的。”又有人质疑,“地震预警器是好的吗?”
“好的,气象灾害局持续监测中,若有地质灾害,会提前预警,请大家不信谣不传谣。”警卫放慢脚步,“越到这种时候,大家越要保持理智,不要被带节奏。”“我们也不想啊,实在太害怕了。”背井离乡来到基地,以为有个栖息地,哪晓得灾难并未过去,内心的绝望跟谁说?
一个倚靠着围栏的黄皮肤女人哭了起来,“我都不知道离开这儿还能去哪儿?”
每天活得提心吊胆的,甚至都不知道为什么活着,太痛苦了。
警卫递上一张纸,“天下一家亲,只要我们团结,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可不是谁都有警卫这种强心脏的,当天晚上,宿舍楼好几个人跳了楼,白天消杀结束,蚯蚓看似被消灭了,但之后还会不会冒出来没人知道,脆弱的人承受不了,趁大家熟睡后,翻过一米五高的围栏跳了下去。几十上百斤的人砸在地上,啪的一声,好像平地惊雷,宿舍里的人翻身跳起,开门就跑了出去。
走廊的感应灯亮起,霎时响起无数人的叹息。
心情跌落过谷底,人们连开导别人的勇气都没了,顾建国悄悄出去看了眼,回来便唉声叹气。肖金花睡不着,睁眼望着天花板的吊灯,自言自语的说,“咱们算好的了,有闺女在,没受过罪,你看其他人,哪个不是家破人亡过来的?”
顾建国重重长叹,难得没有附和。他白天跟组去地下消杀,数量庞大的蚯蚓像三血虫般密集,它们盘踞着草叶,像蛰伏许久似的,一想到那幅场面,他就浑身汗毛倒竖,好多人都吐了,受不了也正常。走廊的灯熄了,他揪着被子翻了个身,在吱吱吱的床架晃动声里,他极小声的问,“闺女,草药种好了吗?”药地乱起来的时候,他趁机撬了许多幼苗塞进背包里,幸好警卫忙着疏散人群,没有注意他的反常,否则他现在恐怕挖煤去了。
隔壁市是全国最大的煤矿基地,基地耗电全靠那边支撑着。
“好了。”走廊安静,不像发生悲剧的夜晚,顾明月竖着耳朵听了会儿动静,“咱们这层楼没人跳楼吧?”
“不知道,警卫禁止围观,没人伸脖子出去。”
地上血淋淋的,他也是仗着身高优势粗略的扫了眼,警卫没有开灯,只看到模糊的轮廓,几个跑下楼的家属跪在边上,整个人麻木得都哭不出来了。
顾建国说,“再这样下去,所有人都得疯。”已经熬过了水灾,虫灾,雪灾,极寒,社会最乱的时候都过来了,为什么不能再坚持坚持呢?他心里不是滋味,“闺女,你说实验室那边早就收到了消息是真的吗?”“我亲眼看到的,蚯蚓变异是寄生虫引起的,这种寄生虫只寄生动物,被寄生的动物体积大增,喜血喜肉。”
“那可怎么办?”
“你喷杀虫剂的时候要格外注意,任何奇怪的动物都不能碰。”
顾建国的工作要近距离接触后那些动物,她怕他粗心,遇到危险不知道闪躲。
顾建国说,“你爸我这点知识还是有的,放心吧,我们领导说了,等几天就会发放阻挡动物攻击的制服。”
白天的时候,有两个同事打退堂鼓,领导说新制服下来,再锋利的牙齿都咬不烂衣服,他以为领导画大饼,回来听闺女一说,他觉得是真的。
“总之你要多小心。”人食动物,动物食人,人已经不再是食物链顶端的生物,而是卷入到了最底层。“老鼠真的会从地里钻出来?”快睡着时,顾建国忍不住又问了一遍。
下班回来,闺女告诉她会有偌大的老鼠打地洞钻出来,他觉得不可思议,老鼠喜欢脏乱差的环境,从污水管道冒出来他相信,从地里...“会不会地下有什么啊?”他仔细思考,“要不要找个人问问?”
顾明月问,“问谁?”顾建国答不上来了,他来的时间短,同事们的性格没有摸清楚,哪儿敢交心?
这时候,他有些想念赵程了,“也不知道赵程去哪儿了。”是啊,离她写纸条已经大半个月了,赵程始终处于失联状态,她说,“要不我明天请假回家一趟?顺便去赵家看看?”“不行,路上遇到危险怎么办?”顾建国坚决不同意。
“基地全是水泥路,没有蚯蚓。”有土壤的地方才有蚯蚓聚集的情况,基地是安全的。“人多力量大,蚯蚓拱开水泥怎么办?”顾建国沉声,“你们好好待在宿舍,哪儿都别去,你们要是死了,我也不活了。”
“......”
顾明月打消了念头,倏地,走廊的感应灯又亮了,她不由得屏气凝神,心想来了,有人跳楼了。许久过去,也没重物砸落声传来,倒是隔板外的顾建国吐出口浊气,“应该是上厕所的。”后半夜还算太平,顾明月跳进空间,给草药浇水,这些药,算她帮基地种的,有合适的时机,她会全部还回去的。专业事必须交给专业人,世界能变好,只能依靠国家。借空间种植草药是她能做的最大的贡献,她重新清理了一遍空间的物资,冬空间的肉类有了一块缺口,消耗比较大,而米面粮油剩得非常多,哪怕送了些小姑,也够全家吃七八年,实在没了,还能自己种,比如辣椒茄子,菜苗长得好,两天就能收一波,以致空间的蔬菜是呈增加的趋势。
蛋也如此。
鸡鸭鹅适应空间后,一只鸡每天能下两到三个鸡蛋,鹅蛋已经囤了半箱子了,等下次去小姑家,又能送些过去。
从空间出来,她忽然感觉心脏剧烈跳了跳,血液翻涌,不明怒火堆积,有种想骂人的冲动,这种情绪在寂静的深夜格外明显。
她放缓呼吸,慢慢平复心底的情绪。戴昀说检验结果没任何问题,那她的情绪应该跟空间有关,或许是空间感知到了什么,老鼠吗?她缓缓闭上眼,祈祷能通过梦境感知即将会发生的事儿,结果一夜无梦。可能死了人的缘故,太阳升起得比之前早,来这儿后她发现,太阳亮度高,但没什么温度,而自然的太阳,光芒越盛的地方温度越高,她怀疑科学家对人造太阳做了降温处理。上面发了通告,男人上班,女人留在宿舍楼,一闲下来,多数人都不习惯,从走廊这头走到那头,聊的全是人类灭绝的话题,人心越来越烦躁,越来越焦虑。顾明月索性回了宿舍,梅姐则不安的走来走去,“怎么去了这么久?不会出啥事了吧?孃孃,顾叔出门时有没有说啥时候回来?”“没说。”肖金花闲不住,拿出平底锅,搅了半碗面糊摊饼,温声道,“那么多人,不会出事的。”“哎,你不知道,那些蚯蚓比蚂蝗还恐怖,钻进衣服就吸血...”梅姐说,“昨天被警卫带走的人回来魂都丢了。”顾明月拿着拖把拖地,闻言,问,“那些人没死?”“死了一个,据说是吓死的,其他三个没事。”
“他们回来了?”
“在检验科那边呢,蚯蚓清理掉了,已经没有生命危险,医生的意思是多观察几天。”梅姐说,“有个是我同事隔壁宿舍的。”大清早她就到处串门,听了不少小道消息,“蚯蚓没有三血虫恐怖,就怕将来一直这样。”真相了,变异动物恢复不到从前了。除非专家能研究出药物。
但什么药物能让一个适应环境而生的物种灭绝啊?顾明月觉得科学的手段也难办到。
肖金花摊了一盘子饼,给梅姐的孩子送了两张,小女孩瘦巴巴的,眼眶凹得厉害,肖金花说,“带莺莺做过检查吗?”
莺莺是梅姐夫妻领养的孩子,特别内向,从早到晚几乎听不到她的声音。
梅姐说,“体检过好几回了,医生说正常的。”
物资匮乏,连个胖子都很难看到了,小孩子营养不良很正常,梅姐看着女儿的眼神满是心疼,“跟着我们遭罪啊。”“有爹疼,有娘爱,哪儿就遭罪了?”肖金花摸摸小姑娘的辫子,慈眉善目的说,“多乖巧啊。”
语声刚落,地板震动起来,炉灶上的锅乓乓乓响,肖金花手里的盘子跟着晃,下一秒,眼前有人影闪过。
“地震,地震啊。”一个女人抄起板凳,如离弦的箭冲了出去。众人齐齐变色,随手捞起孩子就跑,肖金花被人撞到围栏上,手里的盘子摔了出去,四分五裂地的砸在地上。
紧接着,地震预警响起。
4.5级地震,不会对房屋造成损坏,让大家待在屋里即可。然而恐惧蔓延,好多人都冲下楼不愿回去,顾明月杵着拖把,不知道是不是抽太多血没有恢复的缘故,头晕目眩,眼睛都睁不开。等这阵不适过去,见周慧双手搂着两个孩子,浑身战栗,“明月,我们要不要下楼?”
这层楼好像没人了,衬得她嗓音略尖,甚至尾音在颤。
楼下闹哄哄的,都在抱怨预警慢了,要去问个明白。昨天刚辟谣说不会有地震,今天地震就来了,基地不保持这种公信力,会失去群众的信任,顾明月跑到走廊看了看,“慧慧姐,外面人多,我们就在宿舍里吧。”顾小轩附和,“妈妈,不要出去。”
周慧搂着兄妹两,心口直打颤,“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