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母女决别,归途(5)
第356章母女决别,归途(5)
六月正在漱口,闻言半靠在一棵歪瘦杨树干上笑,“她媳妇儿没准就在山下等着。”贺锦年弹了一下六月的鼻头,顺着六月的口吻调笑,“我们家小六月也知道啥叫媳妇儿了,赶明儿,锦年哥哥也帮你寻一门亲事如何。”
众人哄笑,六月羞红了脸,将脑后的大帽子往前一翻,半盖住脸,撅着嘴不作声。
贺锦年挨了上去,牵了六月的手,却不再取笑他。
一行人整装后,开始下山。
众人终于可以揭开蒙了十几天的褐纱,冬季的树木虽然萧条,放眼过去一片枯黄,但比起一望无际的白茫茫,显得格外让人赏心悦目。
下山仍然由金闲来带路,一路只停驻过一次,在猎户的木屋里,影卫升火暖酒,各自饮上一杯后,吃了些干粮,睡了三个时辰,又开始动身。
快到山下时,天边已渐现出曙光,再翻过一个小山坡后,贺锦年看到,远远有几处露出的灰瓦屋顶。在经历困在雪山之巅七日七夜后,此时看人烟的景致,不由让人生赶恍如隔世的感觉,她激动地腾出一只手,轻轻拍了拍睡在自已肩头上的六月,“六月,醒来,我们到了!”
六月哼哼叽叽两声,没多大反应,依旧昏昏沉沉地,为贺锦年施法已耗了六月大半的精力,加上雪上山的高原反应,到此时,六月已是强弩之末。
几乎是由贺锦年一路背着一山,不少影卫提出要轮着背六月,因为贺锦年看上去文弱不堪,连身高都矮了六月半截。
贺锦年一律拒绝!
于她而言,在二十一世纪强训时,十二三岁开始,就每天负重奔跑十五公里的,背一个人,累时,还可以休息一刻时,根本就是小菜一叠。
“兄弟们,山下有大鱼大肉、美酒佳肴等着我们,冲呀!”不知是谁高声喊了一声,瞬时,整个队伍精神一震,众人加快了脚步下山。
虽然那几处的民房看似在眼前,但真正到了脚踏平地时,又是整整过了一个多时辰。
第一批先下山的四海影卫已经先他们一步联系到明州郡帝王行营中的戴少铭。几十辆马车已经等在山下。
贺锦年挑了一辆较宽敞的马车,马上吩咐驶往明州郡帝王行营。
六月又疲又累地靠在最里面,马车里烧足了碳火,温暖得让人欲裁头就倒下去睡。
贺锦年一身影卫的打扮,半眯着眼一动不动地靠在椅背上,看着西灵春给上官凝冻伤的脚上药,而后,马车里的人都各自找了个舒服的地方靠着,阖眼休息,只有她身心俱备却无一丝的睡意,茫茫然地听着马蹄和车辕转动的交错声。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她感到后腰有些僵硬,方撑起身带着一丝醺意几分疲倦地换了一个姿势,瞄到车尾边上叠放的六个食盒,她轻轻推了推阖眼休息的六月,“那里好象有吃的!”
六月倦意霎时消散,象个急不可耐的孩子般将食盒打开,扑面而来的香气几乎使西灵春等人的眼泪都要落下来。
从进入大魏牢笼之始,西灵春四人就没有象样的饱餐过。而这次攀登雪山,众人足有十三天没吃过热食,尽管那些食物的价格远远高于普通的白米饭,可谁受得了一连十几天只啃牛肉干、粟子红枣饼充饥。
贺锦年心头挂念着顾城风,只喝了半碗参汤便没什么胃口,感觉马车的速度又缓慢了下来,她便掀开厚重的窗帘,眯眼看着外面白茫茫的一片,天空又飘起鹅毛般的大雪来。
“怎么慢下来了?”贺锦年归心似箭,恨不得添了双翼马上飞到顾城风的身边。
侍卫回首喊了一声,“回五公子,马儿眼睛被雪迷蒙了,不肯放开蹄子!”
贺锦年倚着车窗,看着身后的马车全部停住,眸光夹了几许火气变得幽暗难辩,少顷,她放下帘子,转首斩钉截铁道,“我骑马先一步,灵春,你们帮我照看好六月。”说完,她掀开轿帘就步出马车,从马车头解下一只马,飞身骑上。
六月知道贺锦年心系顾城风,也不相劝,朝着贺锦年大喊,“阿锦,把褐纱蒙好脸,小心伤了眼睛!”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放心吧!”贺锦年头也不回地应了一句,她低压低上半身,双腿紧紧夹住马腹,拉车的马体形矮小,能负重,耐力强,但速度并不快,所以,没有配备马鞍,骑起来极难掌握平衡。
贺锦年艰难地骑马独自前行,雪愈下愈大,马儿时不时地排斥前行,贺锦年拨出剑,不停地用剑身拍打着马,逼迫它前行。
一日后,她身体的疲累正达极限之时,她感应到前方有影卫的气息,她的心刹时软成了水,疲累一扫而空——那是顾城风的贴身影卫!
他来……接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