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剑指谭泰 - 南明亦明 - 吴地书生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南明亦明 >

第178章剑指谭泰

第178章剑指谭泰

上饶城的清军哪里见过这个场面,巨大的气浪将不少人都直接震下了城墙,而城上更是被轰的面目全非。这个结果不仅将清军炸的目瞪口呆,也直接超乎了张小凡等人的意料。

他说道:“这臼炮还真是攻城的利器,可谓无坚不摧!”

黄玉则说道:“这炮威力巨大,确实很适合攻城,不过弱点也很明显。首先射程很近,你要先完全压制了城上的敌军才能将他推到城下。”

“其次射速超级慢,比一般的大炮要慢很多,如果敌人城上也有火炮,很容易将他摧毁。”

张小凡有些遗憾的说道:“看来这世界上没有啥武器是无敌的,不过我们拥有射程优势,这臼炮还是很适合我们攻城的。”

两人谈话的功夫,明军就攻入了上饶城,半个时辰后,明军彻底占领了这里。

攻占上饶后,明军又陆续占领了贵溪、弋阳、铅山、兴安四县,至此广信一府七县全部落入了江浙督府手中。

但是分水关上的清军,依仗着高大的关城仍然没有投降。

分水关外,漫山遍野的明军举着盾牌,高喊着口号向关城发起了冲锋。

清军广信总兵方志国高喊道:“赶紧放箭,不要让敌人靠近关城。”

城上的清军万箭齐发,很快就压制住了冲锋明军;然后不少滚木又从城上被推了下去,不少明军被掉落的滚木砸中,瞬间殒命。

随后分水关上的大炮也朝着关下的明军发射,打的明军狼狈不堪。

见到这个场景城上的清军哈哈大笑,很快明军便如同潮水般退去。

分水关上爆发出了巨大的欢呼声,这已经是他们第七次击退明军了。

但此时方国志却高兴不起来,他发现虽然明军每次进攻都把声势造的很足,但一接近城关就放慢了脚步,而且抵抗一阵后就轻易地撤退了。

很明显这只是明军的佯攻,他对边上的士兵说道:“明军如此攻城,一定有古怪,快去府城看看,其他方向是不是有明军杀来。”

他的话音刚落,就发现关后也有大批明军杀了过来。

关后的地形相对平坦,并没有关前的地形险要,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大炮都对准关前,此时根本就来不及调整大炮的方向。

但是明军的炮火很快就打了过来,搞的关上一片混乱。

“砰、砰、砰”,明军的鲁密铳也开始发威,不断射杀城上的清军。

刚才还洋洋得意的清军很快就被明军的火力压制,显出了原形!

另一边,施琅说道:“少提督,是炮声,看来张总兵他们已经攻下了上饶城,末将这就带人发起冲锋,我们两面夹击一起拿下分水关。”

李元胤心下一惊,这才2天的时间,江浙督府的明军就从衢州一路打到了分水关,他们的战力实在是强悍,难怪清军的主力在他们身上讨不到半点便宜。

在明军的两面夹击之下,分水关的清军很快就放弃了抵抗。

张小凡也依照约定,带走了3000俘虏后,就将分水关交给了施琅;而李元胤则带领3万人马北上配合明军继续推进。

鄱阳城下,谭泰郁闷的不行。原本他率6万大军南下,想要一举攻下饶州好同何洛会合兵攻打南昌。

却不料徽州的5万明军在他眼皮底下退到了鄱阳城,加上原本的守军,金声桓在鄱阳足足有十万大军。加上明军的水师利用鄱阳湖不断给城中输送各种补给,清军在攻城时经常遭到明军战船的炮击,谭泰始终无法完成对鄱阳的合围。

期初几天清军士气高昂,曾经数度攻上鄱阳城头,但城上的明军实在太多,金声桓亲自上阵硬是将清军给赶了下去。

正当他准备一鼓作气,利用连续作战攻下鄱阳时,传来了钱默从湖州北上逼近南京的消息。谭泰作为沙场宿将焉能不知这是钱默围“围魏救赵”的把戏,可是接下来明军在溧水大败正红旗,钱默拜谒明孝陵并炮轰南京城的消息接连传来。

眼看钱默这是要假戏真做,直接拿下南京城。谭泰只得无奈选择回师,派出3万骑兵日夜兼程救援南京。却不料钱默最后还是虚晃一枪,趁机伏击李本深,拿下了苏州府。

虽然不久后马国柱重新稳住了南京局势,谭泰的兵马也得以调回继续进攻鄱阳,但这一下子浪费了不少天时间,让明军得到了足够的喘息机会。

在士气上更是此消彼长,此时明军士气高昂,而清军则是士气低落。如果说开始阶段清军还能轻易的攻上城头,之后上城就变得异常困难了,即使偶尔再攻上城头明军也能从容的将他们击退。

这一个多月来,他非但没能攻下鄱阳城,自己倒是折损了上万兵马。不久后更是传出来朝廷将派博洛南下代替自己的消息,让他觉得颜面扫地。

俗话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清军在江西攻击受挫,一筹莫展的同时,缓过劲的南明则是继续增兵,李成栋北上福建一路攻城掠地,钱默也趁机拿下了浙南4府,大清的闽浙防线几乎全部崩溃,只有陈锦仍然在坚守福州城。

数万明军攻打分水关,广信府告急的消息传来后,让他觉得压力山大。他现在只剩下5万人马,兵力实在是拙荆见肘,可要是广信也丢了,则是彻底断绝了和福建的联系。

最后他还是决定派出1万蒙古骑兵南下支援广信府,毕竟这些蒙古人不擅攻城,留在鄱阳也帮不了啥忙。

弼尔塔哈尔是蒙古科尔沁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的三子,同时也是大清的固伦额驸,作为博尔济吉特家族的继承人,被吴克善给予了厚望。

本次弼尔塔哈尔率领2万科尔沁蒙古骑兵同谭泰南下,就是想借此机会建立军功,好迅速增加威望。

早年蒙古人跟随满洲人入关,每次都是收获颇丰,既能分到大量财货,还能趁机刷声望,是人人都抢着干的肥差。可惜如今时过境迁,大清在江南屡屡受挫,别说枪东西了,能留着小命回到蒙古草原就算是烧高香了。

所以多尔衮再次南征的时候,吴克善是说啥也不愿意再派兵南下了,连大清的铁杆盟友科尔沁蒙古都这样,更别说是其他蒙古部族。

虽然心里很不乐意,但是谭泰的军令弼尔塔哈尔不得不遵守,他还是率领1万蒙古骑兵南下支援上饶城。

弼尔塔哈尔心想这江西的地形是真不适合骑兵作战,到处是湖泊河流,要么就是连绵不断的群山,骑兵的速度优势完全就发挥不出来。

大军整整走了一天一夜才进入广信府。

此时向导说道:“上饶地势险要,东西两侧分别是弋溪和上灵溪这两条大河,灵山则横亘在这两条大河之间,要想南下上饶,这里是必经之路。”

弼尔塔哈尔高喊道:“科尔沁的勇士们,穿过这个山谷就是上饶城了,大家再加把劲,到了上饶我们就能休整了。”

受到激励的蒙古骑兵,加快了脚步,很快就就进入了山谷之中。

弼尔塔哈尔发现这个山谷居然是一个喇叭状的通道,越往里走道路越狭窄,便放慢了脚步。不过向导说这里是整个峡谷最窄的一段路,穿过了这里前方就会逐渐变宽。

蒙古人战战兢兢的走过了这一段,果然发现前方越来越宽敞。

此时斥候来报:“前方有明军列阵,拦住了去路。”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