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强硬碰撞 - 南明亦明 - 吴地书生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南明亦明 >

第140章强硬碰撞

第140章强硬碰撞

清军从两侧进攻造成的声势,一点也不比集中兵力进攻小。相反,给明军带来的心理压力反而更大了。尽管每一名铁甲军都经过了严格地训练,但是毕竟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实战经验很少。望着远处漫天飞扬的尘土,和微微颤抖着的大地,一些士兵甚至隐隐出现了一丝紧张,感觉这次的压力比刚才蒙古人进攻的时候要大的多。

传令官也感觉到了这种不正常,按理说第二次面对骑兵冲击会比第一次时好很多。于是高声说道:“铁甲军自成立之日起,不就是为了对付满洲骑兵的吗?区区铁骑的冲阵有啥好怕的,你们每个人都经历过多少次了。调整好呼吸,集中注意力,按照平时训练的来。”

果然传令官的一席话,起到了作用,很快这些铁甲军又恢复正常了。

传令官高喊道:“后排长矛手注意,向阵前5米外抛投铁蒺藜。”

自从上次“东湖大捷”神机营以步克骑后,钱默发现铁蒺藜这种古老的武器对付骑兵还是管用的,尤其是步兵列阵面对骑兵的时候,这些小东西往往可以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所以就在科目中增加了快速抛投铁蒺藜的训练,明军一把把的抓起铁蒺藜往外抛,只需要20秒的时间就能形成一道布满铁蒺藜的障碍区。虽然该区域纵深并不大,但可以在对方骑兵即将撞击到盾牌前影响对方的速度,从而减小冲击力。

按照明军“三段击”射击的要求,当敌军进入100步范围是火铳手就要做好准备,90步开始射击;3队火铳手依次射出,给予敌军打击。

清军进入100步时,火铳手已经做好了射击的准备,可是传令官却在90步时却迟迟没有发出射击的命令。

因为清军使用的是一个锥形的方阵,头部人最少,然后依次增加。如果按照预定方案射击,会有相当一部分火力被浪费了。

一番挣扎之后,传令官终于在清军骑兵距离70步时,高喊道:“火铳手开始射击。”

“砰,砰,砰”

随着阵阵白烟冒起,两翼冲锋的清军开始纷纷中弹倒地。

也幸亏是明军卡到了70步再射击,冲在前方的八旗都是最精锐的“白甲兵”和“红甲兵”,他们身着三重重甲,最外面是铁甲,内层则是棉甲,最里面还穿了一层锁子甲。这样的防护弓箭几乎无效,就是明军的鲁密铳在60步外也很难造成致命伤,如果明军依旧在90步开始射击,估计杀伤力相当有限。

三轮射击过后,虽然不少满洲八旗中弹落马,但仍然有一些八旗兵中弹后,继续带伤冲阵;加之明军450人的火力,又分散在了两边;故而每一边也只阵亡了五六十人的样子,虽然有一些影响,但是并未能有效阻滞清军冲击明军的节奏。

可以说明军的火器攻击效果并不理想。在远处观战的钱默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紧张,这就是最精锐的满洲重骑兵吗?

无论是战力还是战法都要比之前的蒙古骑兵强太多了,接下来只能靠铁甲军硬碰硬了!

明军的鲁密铳射击完一次最快也要30秒以上的装弹时间才能再次发射。

对于骑兵来说这个时间足够他们冲到明军阵前了。

看来对于遂发枪的改进要加快进行了,目前天目山的工坊已成功的仿制出了佛朗哥带来的燧发枪。但是射程以及点火率和耐用性方面还需要继续加强,现在的水平基本一场大战下来这枪就要用废了。除了射速比鲁密铳快,整体的性能恐怕还不如鲁密铳,这也是明军没有大规模换装遂发枪的原因。

幸亏列阵的是铁甲军,如果换成神机营,虽然给清军造成的伤亡会大不少;但是清军最多损失500人就会冲击到神机营的阵前,然后就是一场屠杀了。神机营不借助工事在平原列阵恐怕是挡不住这些满洲重骑兵的。

此时在后阵观战的巴山也露出了笑容,奴尔泰哈不愧是久经沙场的宿将,这个两翼冲锋的阵型,果然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明军火器的伤害。

满洲重骑冲阵的能力可不是那些蒙古轻骑兵可以比的。

清军距离明军就只有三四十步的距离了,八旗兵们纷纷掏出马上携带的短矛,飞斧以及流星锤等武器,开始向明军投掷。

按照八旗的传统,重骑冲阵时前排骑兵会用这些投掷武器攻击敌军;而位置稍远的骑兵再会利用弓箭发起攻击。这样就会形成一道立体远程火力攻击,给予敌军很大的打击。

不过这次面对的是明军的重甲步兵,弓箭应该没啥用,清军所幸也就放弃了射箭。

清军投掷过来的武器,密密麻麻地向铁甲军袭来。

铁甲军的盾牌手卯足力气将盾牌高高举起,来阻挡这些武器;一阵嘈杂的撞击声后,大部分投掷物都被明军的盾牌拦下了。

不过仍有少量武器通过抛物线,越过了明军的盾牌。飞斧和短矛这些武器击打在明军的盔甲上并没有造成实质性的伤害;但是流星锤这类钝器的伤害比较大,即使隔着头盔和面甲依然给铁甲军造成了伤害。

一些铁甲军因为身受内伤而痛苦地倒地,有两个运气不好地明军更是被流星锤直接击穿了面甲,当场毙命。

不过好在清军流星锤的比例并不高,只有十几名铁甲军因为重击而失去战斗力,虽然造成了一点点波澜,但是对整体的阵型并没有啥影响。

此时双方的手段也都用尽了,清军铁骑距离铁甲军的盾牌已经近在咫尺了,很快就要迎来直接的对抗了。

铁甲军能不能扛住八旗重骑兵的冲击?谁都没有把握,所有人此时都屏住了呼吸,静静等待着这次惊天的碰撞。此刻时间仿佛停止了一般,过的异常缓慢。

让人大跌眼睛的是,期待中双方的猛烈撞击并未出现。

高速奔驰的战马踏上铁蒺藜后,瞬间狰狞起来。它们的急促呼吸声,伴随着一声声嘶鸣,响彻了整个战场。而那些坚硬的铁蒺藜,如同锋利的刃片一般,嵌在它们的蹄中,让它们疼痛彻骨。

这些战马明显是吃不住痛了,纷纷痛苦的倒下,顺带将马背上的骑手也震了下来,而后续的战马因为收不住马蹄而直接从这些士兵身上踩踏过去。

这一突发的变故使得清军冲击的速度大大减弱,等清军骑兵撞击到明军的盾牌时已经没有了原来的冲击力。

尽管金属的撞击声依旧响彻云霄,但失去了冲击力的骑兵根本无法击穿明军的阵型。重甲骑兵对阵重甲步兵,这是一次钢铁的碰撞,很显然清军并未将骑兵的优势发挥出来。

很快明军后排的长矛手,纷纷上前将长矛刺向清军。很可惜,在铠甲的保护下明军的长矛也很难直接刺穿清军的身体。同时清军的战刀和长矛虽然在铁甲军的铠甲上摩擦出阵阵火花,也难以产生一击毙命的效果。

此时清军没有面甲保护的弱点体现出来了,明军的银色长矛直接刺穿了一名清军的咽喉。当明军抽回长矛的瞬间,鲜血从清军的脖颈出喷溅出来,也预示着这场战斗正式进入浴血奋战的阶段。

而另一侧,一名身材魁梧的清军八旗正骑在马上向明军挥舞着狼牙棒。巨重无比的狼牙棒在他手中仿佛如同玩具一般,飞舞着一道道弧线,每次落下都有一名明军被其击飞。尽管有用铁甲的保护,但是这种钝器力道实在太大,被击中的明军都身受内伤,大口吐着鲜血。

“砰,砰,砰”

随着火铳声再度响起,这名清军瞬间被打出了好几个血洞,他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议地看着前方,仿佛在说:“明军,你们不讲武德。”

很快第二轮和第三轮的火铳又如期而至,骑在马上的清军瞬间倒下了一大片。这个距离实在是太近了,任你身披几重甲胄,也是抵挡不住的。

奴尔泰哈心在滴血,刚才被火铳击毙的那些人大多是最精锐的白甲兵和红甲兵,是他这2000人的精华所在。

即使是满洲八旗也不是人人身披三重重甲的,穿着重甲的大多是那些白甲兵和红甲兵,总人数也就是三成的样子。

明军这一波火力直接带走150人,实在太伤了。

如果面对普通的步阵,骑兵冲击一波没有冲垮敌阵,肯定是暂时后撤一下,再发动第2波冲阵。

但面对明军的火铳,他要是撤退了,再重新发起冲锋,起码要多死好几百人。

此时他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高喊道:“前排和明军接战的八旗勇士全部下马步战,后排的骑手下马后用弓箭吊射明军步阵后方的火铳手。”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