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叛军来袭 - 饥荒年:白粥管够后,我黄袍加身了! - 扁豆荚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52章叛军来袭

另一边的燕山大营中。

往日分散在各处,零零散散的叛军贼寇们,像是得到了什么重要命令一般,迅速集结在了一起,汇聚成了数万的叛军洪流。

一时间,山野之中人声鼎沸,旗帜高悬,声势浩大到了极点。

等人都聚齐之后,燕山叛军们也没有丝毫掩饰,就那么从燕山山脉之中冲出,浩浩荡荡,向着燕山县城之中奔袭而来。

这支庞大的队伍行走在道路上,扬起漫天灰尘,宛如一条凶猛狰狞的噬人恶龙,所过之处,惊动了不少人。

附近的不少村落百姓见状,纷纷吓的紧闭房门,在屋内瑟瑟发抖,生怕被这群如狼似虎的叛军殃及池鱼。

除了百姓外,还有驻扎在此地观察叛军贼寇动向的前线士卒,也发现了这个不妙的情况。

他们都是朱仓安排的在附近收集情报的细作,见到这幅叛军攻城的情景,纷纷面色焦急,立马跑回了燕山县中汇报消息。

而城中得到消息的朱仓,闻言是大惊失色。

“公子,大事不好了,根据属下派出去的探子来报,驻扎在燕山一带的叛军贼寇集结了数万大军,现在正朝着咱们燕山县奔来。”

“据说叛军来势汹汹,身上带着不少的家当,一副不将燕山县攻破誓不罢休的样子。”

“属下认为,是之前免费施粥放粮的行为,吸引到了这群穷凶极恶的叛军贼寇,让他们生出了掠夺燕山县的想法。”

“对方毫无掩饰的向着燕山县而来,路途不算遥远,只怕最多还有半天时间,就会到达燕山县了。”

“公子,咱们该如何应对,是要召集手下士卒转移,还是在燕山县中和对方拼命?”

朱仓神色略带慌张,语气中夹杂着几分担忧与无奈。

在此之前,他还计划着利用投靠而来的贼寇叛军,一点一点将对方全部吸纳过来。

可没想到燕山大营之中的贼首如此果断,立马就带着叛军不顾一切的杀了过来。

那可是数万人马,应当是燕山山脉一带叛军的绝大多数人马了,当真是倾巢而出了。

“慌什么,叛军不是还没有到嘛,你不要太过紧张,对方没有你想的那么可怕,也不要小瞧了本少爷之前的布置。咱们的城池修缮之后,又经过了几次加固,早就固若金汤一般,配合着城墙上的防御工事武器,就算再给他们几万人马,这群乌合之众也攻不破咱们燕山县的城墙防御。”

“那群燕山叛军不过是一群流民汇聚而成罢了,不懂得相互配合,不懂战略,只知道各自为战,根本就是一群炮灰;最多也就凭借人数优势在周边村落烧杀抢掠,逞一时之秀,想要攻占燕山县城,简直是可笑至极。”

“若是他们这群叛军真有攻破县城的本事,大顺王朝早就被他们搅的天翻地覆了,哪里还会被朝廷兵马吓得躲进燕山山脉之中,也就倚仗着燕山地势险要,偶尔出来骚扰一下,吓唬吓唬百姓,抢劫一下过路的商户罢了。”

“既然他们主动送上门来,那就让他们有来无回,全都留在燕山县吧,对付区区叛军贼寇,本公子自有办法。”

看着朱仓慌乱的样子,江乾微微蹙眉,神情依旧稳定,没有半分慌张的样子。

对于区区数万叛军来袭,他的眼底闪过一抹不屑之色,没有一丝一毫的慌张。

区区一群不成气候的燕山叛军,就算聚集了数万人马跑来攻打燕山县,难不成就能直接打进来了嘛,真当他的燕山县是泥巴捏的不成。

对于燕山一带流窜逞凶的叛军贼寇,江乾可从未放在眼中过,也未曾当过对手。

在他看来,不论什么时候,这群没有经过严格训练,没有武器甲胄,什么都没有的叛军贼寇,不过是一群在战场上的炮灰罢了。

比起朝廷的正规军来,由流民落草为寇的叛军,根本就没有什么杀伤性,不值得他大呼小叫。

不能令行禁止,军纪严明,更没有丰富的物资供给,以及武器甲胄,很难形成有效的强悍战斗力。

要是对方真的能够攻打燕山县成功,大顺朝估计早就被这群落草为寇的流民们给推翻了。

压下心中杂乱的思绪之后,江乾对朱仓淡淡的吩咐了一句。

“你去将城中的青壮流民百姓们都调集过来,给他们同样分发一些武器,安排到城墙之中,协助士卒守城。”

“同时,你再派一些手下,将咱们施粥的大锅全部抬到城墙上,记得里边放满了咱们的米粥,到时候放在城墙上用柴火不断的加热,保持沸腾的状态。”

话音落下,朱仓心中满是疑惑,可还是照着江乾的话照做了起来。

他深知江乾行事天马行空,不拘一格,叮嘱的事情背后都有特殊的涵义,自己不必过多的揣测,只要照做就好。

来到外面,朱仓立马按照江乾的指示做了起来。

他召集了一批信任属下,开始布置城防戒备,紧急关闭城门,安排士卒将领守城,又派人在城中各处奔走呼喊,召集百姓。

不多时,受过江乾恩惠的青壮流民百姓知道了叛军攻城的消息,立马响应号召,纷纷集合了过来,汇聚成了一大片人海。

在士卒们的带领下,无数流民百姓们有序的朝着四方城门汇聚而去。

他们有的搬运物资,有的抬缸送粥,也有人跑去捡柴火,运送到城墙之上。

在燕山叛军还未到来之时,燕山县已经做好了全方位的防御准备。

燕山县的四方城门紧闭,被安排了重兵把守,周围没有一丝漏洞,就算是一只老鼠都钻不过来。

城墙之上,施粥的大锅也被人一个个抬了上去,架在了城墙边缘的地带。

在大锅的底部,放置着诸多柴火,更是被点燃了起来,熊熊火焰在底部燃烧。

不多时,锅内的米粥便沸腾了起来,冒着咕噜噜的热气,在空气中更是回荡着一股特殊的香味儿。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