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盛会,盛宴将起(1) - 沸腾时代 - 瑞根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沸腾时代 >

第410章盛会,盛宴将起(1)

第410章盛会,盛宴将起(1)

正月初二。

伴随着机器轰鸣,整个益丰公司的厂区全面运转起来了。

厂区分为几大块。

一是面饼生产区。

打粉、为料、压片、蒸面、切割、油炸、冷却、检测,到最后输送,这是一套十分繁复但又相对自动化的工序。

最重要的几个环节,和面,蒸煮,油炸,三大环节,基本上决定了整个面饼制作成为成品之后质量的关键。

这一环节也是吕云升和郑永才最重视的环节。

所谓面饼决定方便面的下限,调味决定方便面的上限。

如果面饼制作出来口感不佳,比如易碎,没有筋道,不入味,那么无论你调味做得多么好,都很难赢得消费者的欢心。

这一块是吕云升和郑永才都轮流盯着,就是为了防止出现纰漏。

好在前期已经试生产了一段时间,也出了不少小差错,到这个时候已经基本没有太大问题了。

另一块是调味料生产区。

这个一样十分关键,但是在基本确定了味料的成分搭配之后,这一块反而相对简单了,基本上就是按部就班了。

第三块就是包装区了,制作好的面饼和调味料在这里进行封装。

印刷厂印刷好的彩塑包装纸和各种包装材料会在这里进行自动封装,采用的是配套的桂林生产的bz——801a包装机进行自动封装。

最后就是成品仓储区了。

因为考虑到前期需要大量备货,所以仓储区的面积也是扩建了之后又进行了再次扩建,以便于能够达到满足三万箱的存储条件。

看着工人们有条不紊地操作着机械设备,生产线匀速运转,从面粉输入到和面,再到压片蒸面,可谓行云流水,张建川也是心怀大慰。

经过这半年的筹备,总算是看到了这条生产线的全面正式运转了。

事实上前期的试生产也已经有一个月了,只不过生产线都是时开时停,经常要检修和重新调试,即便如此也已经有一两万盒方便面生产了出来,不过这些都不算是正品,倒是可以用来给工人们作加班后的夜宵。

还别说,工人们对自家生产的方便面相当喜欢,甚至当成了一种享受性的奖励。

当你看到全面运转时,才能真正感受到工业化食品生产的魅力。

一连串的机器运行起来,将一袋袋面粉和一桶桶棕榈油结合在一起,最终就会变成一块块圆润可爱的面饼出来,然后被送到包装车间。

通过自动包装机进行封装,而精美鲜艳的封面和碗盒则迅速与其有机结合,变成一盒盒精致漂亮的碗面。

哪怕是在厂区里转悠了两三个小时,张建川依然是意犹未尽。

到了下午,又忍不住到厂区里去转了一圈,弄得吕云升和郑永才都觉得他是不是有些魔怔了。

“没魔怔,就是有点儿说不出的感慨。”张建川双手叉腰,站在办公室窗户前,遥望远方。

“在民丰你不也经历过这一切么?”简玉梅倒是对生产厂区没多大兴趣,半个小时看了一圈就回到办公室了。

她要操心的事情太多了,尤其是像相关的水电和配套厂家的联系接洽,现在更是出不得半点差池,需要随时盯着。

一旦某个环节出了纰漏,就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生产线的运行。

康跃民初三就去了嘉州,还得要把嘉州几所大学的万人试吃活动搞完。

虽然这个试吃结果已经不影响公司的决定了,但是作为事先就承诺了勤工俭学活动,而且还有宣传造势的影响,都能够起到很好的正面作用。

“不一样,民丰是在尖山饲料厂基础上改头换面出来的,本身就有底子,我不过是用了一些战术措施来调整而已,但现在益丰不一样。”

张建川摇头:“这是咱们一手一脚搭建起来的,从生产线到工人培训,再到原料采购,乃至经销体系,这种感觉还是不一样的。”

“嗯,是不是很有成就感?”简玉梅笑着问道。

“当然,不过要等到我们的产品源源不断地销往大江南北,那种感觉可能还会更美好。”张建川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我很期待。”

“嗯,我也很期待,而且充满信心。”简玉梅沉吟着道:“市场部那边我建议再多安装两部电话,免得到时候开经销商会议之后,他们那两三部电话应接不暇,打不进来。”

张建川乐了,“玉梅姐,你就这么有信心?真的比我还有信心啊。”

“哼,我比你了解的情况还详细还具体,我凭啥没你有信心?”简玉梅反驳道。

“好,好,好,我就喜欢听这个。”张建川哈哈大笑,随即又道:“老杨和高唐这一次初五就走了,这一趟可能要出去十来天,我的意思是,这一趟之后,市场这部分就主要由高唐来负责了,老杨主要负责原材料采购、后勤基建这一块,顺带要为新的生产基地做准备了。”

“还说我比你有信心,结果你才是信心爆棚啊。”简玉梅打趣道:“那你和老杨说了么?”    之前市场这一块一直是杨德功带着高唐一起再跑,现在眼见得市场经销体系大体架子搭起来了,高唐也基本熟悉了,就要让老杨让出位置。

简玉梅虽然不觉得老杨会有什么不适,但还是觉得要提前打招呼说好,免得生出什么误会,这个时候公司可出不得乱子。

“老杨主动和我提出来的,他说经销体系短时间内,也就是一两年内肯定不可能大动,尤其是外省这些经销商,咱们一两年内都要依靠他们,自身经销体系的建设没有两三年根本无法成型,所以高唐完全可以胜任了,……”

张建川理解简玉梅的担心。

“而且我也考虑新生产基地建设必须要早些准备,华北华东两个点要尽早敲定,所以老杨这次回来,他基本上就要腾出手来去天津河北和江苏安徽考察了。”

简玉梅半晌没说话,张建川有些惊讶,还以为他对自己调整杨德功的工作分工不太认同,可这是早就有考量的,内部也早就议过啊。

“玉梅姐,你觉得有什么问题?”

“不是,我有些走神了,老杨的事情是早就有定议的,没啥,我只是觉得我们公司发展太快的话,人才还是有些跟不上,但现在就成了一个循环,公司现在声名不彰,很难物色和招聘到出色的人才,但如果没有人才跟进来,我担心下一步我们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所以有时候自己都睡不好,……”

简玉梅沉吟着道:“假设我们要在天津或者安徽新建一个生产基地,现在谁能扛得起从建设到生产的担子?我觉得恐怕除了你我和老杨,老吕和高唐都够呛,老杨如果被你安排去负责,那半年时间恐怕都没发回来,采购和后勤这一块就得有人来挑起担子,谁能行?”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