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 在北宋造反的日子 - 想见江南 - 纯爱同人小说 - 30读书

第47章

当祝家庄被攻克,祝家满门尽遭屠戮的消息传来之时,二龙山一行已快要到了青州。

栾廷玉得知此事,虎目含泪,当即要孤身回去为祝家报仇,才走两步就被人强行拦住。

赵淳楣皱眉道:“祝太公让你离开就是为了给祝家留下血脉,现在马车里的两个孩子,一个五岁,一个才三岁,你回去送死,难不成让我帮着养?”

栾廷玉语塞,半天,重重捶打了下手边的岩石。

赵淳楣叹了口气,正所谓“人家江湖飘,哪有不挨刀。”祝家横行已久,有今天倒也不算冤枉。只是听闻那宋江在拿下祝家庄后,因着清点祝家家财觉得数目不对,恼羞成怒地命令手下将依附于祝家庄几百农户屠戮殆尽。

在得知此事后,不光是赵淳楣,就连山贼界其他势力也都震惊了。说白了,大家都是泥腿子出身,平日里劫道强粮的都算正常,但要是真屠杀农民,不光自己这关过不了,连底下小弟都说不定要反,毕竟谁也不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保不齐有个三叔二大爷的就在人群里面,宋江此举也算是开了先河了。

难不成钱少了真让他如此破防?

赵淳楣有些疑惑,祝家的家产,确实有一部分在他们这儿,大多是些金银,二龙山富的流油祝太公也不担心东西会被密下。

但是,不应该啊……

晃了晃脑袋,想不通干脆搁置到一边。队伍一路行驶,眼看到了青州府门口,结果却被黑压压的人头吓了一跳。

“这、这些是什么人!?梁山的?还是官府?”扈太公紧张道。

赵淳楣安抚道:“莫慌,来接我的到了。”

言罢驾马上前,与最前方的青年将军笑了笑,“花将军。”

花荣沉着脸,原本准备了一肚子谏言,然而时隔一个月总算再次见到寨主,这气却怎么也生不起来,最后只得强行绷住,有些别扭地撂下一句,“以后……可不能这般了。”

“那是自然,”赵淳楣眉眼弯弯,“这段时间辛苦你们了,咱们回家。”

花荣微愣,之后重重点了下头。

……

虽说离开月余,但二龙山却丝毫没乱,一来是因为花荣第一时间稳住了局势,为此甚至半囚禁了吕方郭盛两人,只与几个首领商议。其次则是赵淳楣在扈家庄一直跟闻焕章等人保持联络,甚至攻打密州、登州这样的大事都在书信中敲定了。

对此,赵淳楣也非常满意,毕竟这意味着二龙山如今已经成为一个成熟的组织,于自己不在的时候也能自动运行。

而如果说谁最希望见到赵淳楣,那还得是吕方郭盛。小哥俩这些日子担惊受怕,每每想起自己弄丢了寨主都悔不当初,要不是闻焕章不让,绝对早早飞奔去独龙岗。

看见眼泪汪汪的两人,赵淳楣心中也有些过意不去,严格意义来说这场闹剧主要还是怪自己。是她偷偷摸摸上厕所导致失联,但不这样也没其他办法,曾经赵淳楣也光明正大地通知过,然而结果就是身边人不光要寸步不离地跟着,还提出想跟赵淳楣比试谁尿得远……

好不容易安抚好两人,赵淳楣之后又给扈家庄一行提供暂时食宿,等忙完这一切,已经几日过去。

打从赵淳楣回来,后勤便一直在为战争做准备,其余人多多少少也感觉出来,这次的规模应该不小。没有人有异议,这些年在二龙山过得已经是他们不敢想的日子,回忆起之前的浑浑噩噩,如今好似踩上云端。对于赵淳楣,他们百分百忠诚,这里面不光是感恩,同时也是捍卫自己的生活。

不过虽然大体上定下来了,具体的事宜也要再商议。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二龙山基本已经扩张到极限,上战场的兵将近两万。

这数量听着不多,像史书中记载的两军对垒,动不动就数十万,但这些人里很大一部分都是没有任何装备武器的贫民,还有负责后勤的、军队内的仆从工匠,古代管这些人叫食粮军,经常占据一支军队的大部分。

但二龙山这两万人都是训练有素,个个身手不凡的精兵,再加上铠甲兵器的加成,只要指挥得当,保守一点说横扫山东、河北等地应该不成问题。

这次攻打密州莱州赵淳楣打算亲自领兵,原本以为这个决定会遭到众人反对,谁知大家只是稍作劝说便同意了。对此赵淳楣有些惊讶,不过仔细一想倒也不奇怪。

自己在二龙山有着绝对的权威,

手下都是聪明人,明白既然她已经这般决定,那只能尽量完成。况且大家本就是当贼的,成日把脑袋别在腰带上,山匪头子又不是皇帝老爷,哪有那么多礼仪规定,得知赵淳楣要带兵跟人干架,不光不劝阻反而颇为欣赏。

因为密州莱州都离得很近,不用太考虑补给的情况下可以充分发挥骑兵的机动性,于是赵淳楣打算以闪电战快速攻下两地府衙,待到控制好州府后再慢慢扩散全境。

说是两州,其实真要打的只有密州。像莱州,这些年与二龙山往来密切,当地知府的亲戚还在赵淳楣手里拿到了白糖经营权,只不过实在不好直接倒戈,双方便约定做做样子。只要赵淳楣领兵到城下,莱州知府立刻以“不忍伤害城中百姓”为由打开城门。终宋一朝,对士大夫都是很优待的,像这种情况,他说不定连贬官都不用,罚两年俸就轻轻揭过了。

而赵淳楣给他的那些好处,怕是二十年俸禄都赶不上,所以怎么选择很清楚。

剩下的密州狮子大开口,几次下来都没谈拢,如此便只能动武了。

密州知府虽然昏庸,但也知道防患于未然,提前布置了守军严加巡视。

但正所谓“一力降十会”,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都是纸老虎。宋军的兵力全部集中在中央,哪怕是一州之地,能调动的最多也不超过两千人。这两千还基本都是些战斗力低下的残兵,对上二龙山的上万大军想都没想就直接投降了。

密州知府一看不妙,干脆紧闭城门想要以此来拖延时间,等待朝廷救援。

见此情此景,赵淳楣但笑不语,给了时迁五十个人,让混进城中与早就策反成功的守备汇合,不过一天时间,城门便被打开了。

赵淳楣领着大军进入,面对惴惴不安的百姓,张贴榜文,表示他们这次行动只为了对付官府,与百姓秋毫无犯,倘若有人违背军令,大家还可以积极举报。

百姓虽然免于劫难,但衙门那帮人可就没那么走运了,密州知府等人负隅顽抗,再加上平日里为人也不怎么样,直接便拖出去斩了。

余下的家产赵淳楣一分没留,全部分发给这次随军人员,如今已经是秋天,算是给大家过个好年了。

这次出证,虽然只是小范围的打了几仗,但对于赵淳楣个人而言意义却非常重大。不光是帮她熟悉了战场,同时通过对于战争前期的准备分析工作,也让她增长了见识。

怪不得都说打仗的最高境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情报工作马虎不得啊!

赵淳楣拿出小本子记录下来,回去后第一件事便是扩大情报机构。

二龙山这边顺风顺水,梁山那处却不好过。

宋江怎么也想不到,费心费力地攻打祝家庄,最后却被林冲捡了漏,想着当初的约定,谁杀了祝彪给晁盖报仇谁便是下任寨主,宋江不由沉下脸。

不光是他,就连手下其余的也都颇为不满。说白了这也是次站队,若是真失败跟错了大哥,以后在山上的日子就难过了。

眼看局势越来越紧张,最后还是林冲站出来表示,自己这次胜之不武,面对祝家的铜墙铁壁毫无办法,还是宋江更适合当寨主。知他心意的白胜等人无奈,只得捏着鼻子认输。

宋江松了口气,虽说赢了,但心中也不是个滋味,如此他始终名不正言不顺,再加上发现祝家财物少了许多,一怒之下命令众人屠村。

不光如此,他连隔壁的扈家庄李家庄也不打算放过,然而等到了却发现那两家早已人去楼空。宋江是个精细的,只略微一打探便知道这他们与赵淳楣勾搭上,再加上被救出的张顺陈述,立刻就觉得这是二龙山给设下的圈套,希望借自己之手侵吞独龙岗,顿时气得火冒三丈。

那张顺见大哥这般,也跟着骂道:“赵淳楣奸贼一个,也不知从哪儿听到我李俊兄弟的名号,说什么是故交,以此骗取我的信任,待下次见了我非要活剐了这毛头小儿!”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