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第135章
陆千景厌恶杜怀月之事,不是什么秘密。在人迹罕至的山林里,她更不会对人假以辞色,杨非看在眼里,心如明镜,当听到她稍显苛刻的要求也不意外。
少女昂首离去,杨非看地上女子,不禁皱起了眉:“姑娘莫慌,这点小事于在下而言早已得心应手。”
他连连保证不会出事,心中却也没底,陈列利刃尖刀的手微微颤抖,紧接着配好药方,这套流程他做过千百次,熟稔的感觉让他平静下来,一整个方案在脑中成型。
夜里,门被人从外面拉开。
杨非正和陆千景禀明白日状况,听得吱呀一声,倏地逃出后窗逃走。
陆千景望着那飞逃的黑影,心道他慌什么,叫人回来已是不行,又见门边那人突然停了脚步,似是极不自信地看了她一眼,随即快步走了过来,紧紧地抱住了自己,声音半是激动半是诧异。
“你怎么来了这里。”
江映深深看了眼窗子:“这儿还有别的人在吗?”
陆千景笑道:“刚才是一只大老鼠,还不是因为你走了那么久,我等你等不到,干脆自己来找你,干什么绷着张脸,这样不行吗?”
她说完,江依旧非常严肃,她不自觉朝墙面看去,杜怀月正躺在隔间,没死,只是有了些变化。虽然她自觉所作之事无错,但心中七上八下,非常不安,急着转移注意,随手指向屋中落下的雨滴道:“去把那屋顶修修吧。”
江映找来梯子,竟真的修补起来,修好一处砖瓦,陆千景还没来得及多吩咐些什么,他又去烧了水来。
陆千景静静盯着那个忙碌的身影,嗯,灰头土脸,任劳任怨、细致入微,仿佛是个十足可靠百依百顺的人。
如果什么都没发生,就好了。
她曾经疯狂地想过拉着他一起去死。
但很突然,就在这个瞬间,她忽地有些怕。
“江映,如果出了一些事,很大的事,会怎么办?”
少女满脸认真,引得江映反复追问,几番下来也问出东西,陆千景支支吾吾东拉西扯,他不由得害怕,思绪纷纷,手指轻轻地抚摸上她面颊。
“能出什么事?可是家里......”
“不是,我只是担心。”
江映笑了,只说没什么可怕,沈彦启早已脱身,一路地方官早已陈兵应敌,现已打赢了不少仗。
雨过天晴,未干的水迹在太阳底下反着晶莹的亮光,有种焕然一新的气象。
安王丢盔弃甲,带着残部逃回信河,已是强弩之末。眼看尘埃落定,帝王不顾群臣拦阻,御驾亲征扫清残留余孽。
名为亲征,实则含了一层亲自迎回杜妃的意思,群臣竭力劝阻,陈列诸多不可之由,譬如太子还小,朝中政事离不得皇帝,又如圣体不可受损,但种种说辞还是没能阻止皇帝。
朝中高相、张相心一下提到了嗓子眼:皇帝登基以来,朝中大事小事乃至立太子,都在他们这群老臣的操控之下完成,若是这一次由得皇帝胡来,君权相权之间的天平将会永远倒向帝王。
权力流矢,熟人能忍?何况在他们心中,皇帝并不英明、也不睿智,只配成为权臣手中的傀儡。
皇帝执意如此,固然也有他的担忧。
安王此番叛乱,最先打的是清除“妖妃”,以为天下除害,朝中不少臣子欲借机把杜妃和杜氏一网打尽。
他若不亲自去,恐有失误。
*
仍是一个晴朗的天。
在飘扬的旗帜下,明黄仪仗缓缓前行。街道上,大家拥挤着,都想亲眼一睹皇帝的威仪。
乌泱泱的人群里站着两个通身清爽的人,一个直条条绿群翩然,一个修挺如竹,面色都有些差。
人群你推我挤,叫着,嚷着,撩起下摆跪地,兴奋欢呼着:“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陆千景问:“皇上怎么到这来了。”
立刻有人顺着接道:“陛下御驾亲征,亲自擒拿反贼,现在来接杜妃娘娘回宫!”
“真想不到安王居然是反贼。”
“皇上万岁万万岁,娘娘千岁千千岁!”
“哪有娘娘,你们没听说杜妃失踪了?”
明黄仪仗迤逦逼近,江映拉着陆千景一齐跪下。
狂热的呼声响彻天空,人们都在虔诚地叩拜亲征得胜的君王,各种欢呼早把陆千景的声音淹没了。
“那轿子里头坐的是谁!”
她把音量放到最大。
明黄色轿辇后还跟着一定娉婷的小轿,蓦地让人无端联想到杜怀月。
江映大声回她:“皇帝啊!你想看皇帝为什么不回去呢?”
他指的是回王府,安王造反,其府中亲眷皆被圈禁,煊赫一时的肃王府成了空宅,府邸华丽,一应俱全,正好做皇帝的行宫。
此时城中官员都在府前跪着等候皇帝,江映告了假,与陆千景一同在道上观望。
轿中的杜妃是个极端庄的淑女,群众不停对她挥手,她竟连面也不露。
江映忽地意识到陆千景在问什么:“那轿子里大约没人,唉,寻不到杜怀月,皇帝一定会疯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