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基第十七天(修)
登基第十七天(修)
“众爱卿有什么提议吗?”
满朝文武大臣,竟是支支吾吾,凑不出一句话。
卫宁倒也不着急,气氛突然安静下来,右相顶着巨大的压力,站了出来。
“启禀陛下,依臣看来沧州之事涉及太多官员,理应给他们将功赎罪的机会。”
“流放犯人闹事不过小打小闹,加强人手看管捉拿必定能平息。天花蔓延迅速应该封锁周边,患病之人不能久留。”
“至于流民,我们卫国的粮仓都不够本国人用,哪里养得起这些能吃光一个森林的乞丐!”
卫宁皱起眉,她听懂了右相的意思,敢反抗者要杀,有传染病者杀,流民无用驱之,官员牵扯之大得缓。
这属实是抓住了事情的矛盾体。
左相撇嘴,这就是为什么这么多年她一直和右相不合的原因,天天打打杀杀,就不能和平点吗?更何况那老家伙平日公私分明,如今却再沧州一事上一缓再缓,肯定是下马的官员有右相的人,就算扯不出幕后保护伞,也要断其一翅。
“陛下,依臣看,要采取温和些的手段,听取民意,但是只有沧州一事却不能姑息,右相处事一向干净利落,虽不知为何今日竟有些犹豫,这百姓被压迫对官员们肯定大失所望,官员们有了一就会有二,陛下不可再任用这些人啊,以免新仇旧恨激化矛盾。”
真是红脸白脸都唱完了,合着让我唱黑脸是吧。
卫宁摆摆手,“行了,朕今日不想讨论这个,你们先给朕把这个增加税收的事情办好。”
增……增税!
新君上任不到一个月就要增加税收,本来这几年就收成不好,加上打仗、天灾等各种原因,卫国已经好久没有在收税上做文章。
可如今战乱开始,流民奔逃,疾病四起,这时候说增税,陛下这不妥妥拉高仇恨值吗?
有官员欲言又止,“可如今战争才刚平息,恐怕会起民怨。”
其他人皆是一脸不认同,财政大臣木梓梨却眼前一亮,税收作为国家的主要收入来源,国库的钱却与日俱减,积攒数辈的财富如今只剩下一半。
打仗就是个无底窟窿,更不要说天灾。
太上女帝因为国库充足、体贴百姓,加上之前楚卫大战,家中年轻力壮的女子们都出去打仗了,这赋税几乎就是意思意思,现如今连俸禄都得从自己腰包里先垫着,再晚几天,估计财政大臣就要第一个造反了。
前几年她也不是没想过对策,可惜皆被太上女帝驳回,若是真的苛税重赋,只会一步步压缩百姓生存空间,到最后外战未结束,内部起义,只会得不偿失,木梓梨只能放弃。
但是不到一年国库必定见底,就是百姓不反官员都要反了。
陛下上任不久,就能立刻发现了这个隐患,甚至积极地想出应对方案,木梓梨难掩激动。
陛下真的是目光长远啊!
听到民怨这一词,卫宁心里就是一阵舒心坦。
“朕才不在乎什么民怨,众爱卿听令。”
“臣等听令。”
“从即日起,卫国上下按人头征税,不管是偏远的山村还是繁华的都城,凡是在卫国属地发生交易的事项都要交税,钱越多交的税自然越高才是……”
“当然,以免部分偷税漏税的情况木梓梨爱卿带人严查这几年所有支出,包括上缴的所有收入,特别是地主啊、富商,无论是王亲国戚还是平民百姓一律同罪。”
“最后,完善税收制度这边就交由左相和木梓梨爱卿为主要负责人,木爱卿和右相待会留下来,朕有另外一件事交代。”
巴拉巴拉,把年纪轻轻却经常掉发的财政大臣听得全是倍感亲切,看吧,人穷了就是会发疯的,想当初每写下一个赤字,她的发际线就好像高了一毫米。
左相瞪大眼睛,这管钱的事怎么还有她一份,这税收问题一个处理不好那可是惹火上身啊。
右相绷着脸,不知道在想什么,眼底闪过一丝忧虑,整个人看上去却更加凶。
“是!”
……
“陛下……”
待众臣散去,沉默许久,右相忍不住先开口。
卫宁却不慌不忙在纸上挥笔,表情极为认真,听到问话她加快了速度。
“哦,是这样的,朕想给卫国上下做一次人口调查。”
陛下……
臣卿觉得被拐至深山的人大多命运凄惨……
脑海莫名想起楚朝云的话,卫宁停下笔,盖上私印。
“右相是朕最信任的臣子,既然沧州一事右相有自己的想法,朕就全权交给你了。”
“陛下!”
右相愣在原地,她心虽向着君王,可平日的行事都不免会被人断章取义,接连几任女帝与她也生出嫌隙。
可陛下不问缘由,这种完全信任让位居多年高位却摇摇可危的右相心中格外感动。
“这个文书和一个免死金牌就交给你了,对了右相,若是遇到拐卖的组织绝对不可姑息。”
“是!微臣定不负陛下信任!”
虽然不知道右相要干嘛,但是会极度加大左相一派的不满,沧州乃穷凶极恶之地,山匪横行霸道,却有一地金矿,官员与山匪勾结谋取私利,如今全都落马,谁都想分一杯羹。
卫宁还是记得要打压维新派的,看了许多情报,也觉得右相行事稳准狠,本就是武将出身,更是很难低下头打交道,树敌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