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基第八天
登基第八天
卫宁忍着激动的心,这么多年了,她很少跟人闹红脸,她怕事又胆小,生怕别人凶起来打她,吵不过还要背黑锅。
白脸、黄脸,就是她闹花脸都没人敢和她公然叫板了。
“宣,楚国使臣觐见!”
一名身穿淡绿色长袍的女子款步而入,拱手拘礼:"参见陛下。"
她语气温和,不急不慢,脸上也没有什么表情变化。
卫宁撑着脑袋,说得很轻,“免礼。”
“谢陛下。”
楚国使臣挺起腰板,呈上一封烫金册子,“陛下,这是新的议和书,还请陛下过目。”
这议和书上有太上卫帝的字迹和个人签章,她翻阅过以前的奏折,十分眼熟,后面又多加了几页楚帝新增的条件,已经盖上了楚帝的签章和国印,只等卫宁盖章,这就算议和成功了。
阶梯下就有宫女用木质托盘端给乐吉,再由乐吉查阅后,再递给卫宁。
嚯。
原来,母皇有底气想议和就想议和是因为自家大将军擒住了楚国亲王——楚国女帝唯一的胞妹楚采彤。
嗯……
所以只是因为被抓住了把柄勉强示弱吗?
那就,
真的太好了!
有把柄当然要作妖了,必须成为小作精。
卫宁欣喜地翻开册子,定睛一看,接着,百官就眼看着陛下的面色逐渐凝重了起来。
发生什么了!
就是遇刺都十分淡定,事业心极强的陛下,竟然会露出这般表情。
难不成,楚国又搞什么幺蛾子了!
唰唰。
楚国使臣感到无数眼刀暗戳戳飞来,却因为随时要等着陛下的回应,不敢动作。
不是,
她就呈个议和书而已,至于吗,那议和书她也看过了,那卫国的太上女帝完全狮子大开口好吗!
怎么还一个个冤枉起她来了。
唉。
太上女帝句句不说钱,但字字都钻钱眼里了,楚帝当然不肯,就让楚国使臣去议亲的时候,给卫国小女帝画大饼,又圆又大,好让这初出茅庐的野凤凰吃个哑巴亏。
甚至,可以借此探探这新任女帝的虚实。
楚国使臣见势不妙,那当然是立刻说尽好话,给卫国的女帝开始画饼。
什么和亲之后,楚卫两国可以团结一心统治中原,还有什么,楚国带来的嫁妆中自带数名侍卫、侍男,珠宝无数等等。
这和亲,最常见的是由于政治联姻或者拉拢手下。
不过只有在战乱时候,和亲只是议和的代价之一,作为战败国,她们不仅需要献出貌美的皇子,割地赔款都是正常的。
不过,楚国使臣想到这,心都是虚的,她都难以想象六皇子嫁到这的日子。
毕竟楚国虽说是联姻,但是心里也清楚,后宫位分最高是君后,依次是皇贵君、贵君、四君、贵卿、选侍、陪侍。
六皇子是楚国求和的赔礼之一,嫁过去顶天了也不过是个贵君。
加上卫国与楚国长达三年的恶战,积怨已深,六皇子便是被这新帝百般折磨都不能回娘家哭诉,还要用心讨好。
毕竟议和失败,他便是楚国罪人,议和成功,必然要在卫帝手中讨生活。
明眼人都知道六皇子就是缓和楚卫两国关系的工具人和吹吹枕边风的,主要是能找个理由把亲王接回家。
本来自己打了败仗后就穷,嫁个皇子还要把本赔进去,这不傻子才干嘛。
楚国使臣和和亲队伍是一路的,本就了解自家陛下和君后的心思,又跟了这么久对那嫁妆里面的实数还是有点清楚的。
所以,这嫁妆的真实情况是……
珠宝无数仅指六皇子带的的首饰数几。
侍卫、侍男也就几十人,而且其中不少是混进去的奸细。
若不是宫中守卫太严,女帝受伤时也不过通融六皇子与贴身侍从两人进宫,早就全混进去当眼线了。
楚帝的真正意图是将大半要还的账款全划给楚朝云的嫁妆,宫中贵君及以下位分的侍君的嫁妆是夫方自己拥有,并不需要给礼部过目。
这样一来,等待东窗事发也已经是和亲之后了,楚朝云即使有所察觉也只能一起瞒下这事,卫帝堂堂一国之君也不能对自己的侍君张嘴就要钱吧。
甚至在这个事情上,楚帝的做法是既得财又得人心。
看起来为议和委屈成全,对待嫁出去的六皇子又出手大方,活脱脱一个被逼无奈却心疼儿女的仁慈君主。